本申請涉及地面施工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及該地面。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圖紙劃定施工范圍,灑素土進行夯實;鋪墊100mm水泥石粉墊層;設置墊層施工模板,澆筑150mm的混凝土墊層;繼續鋪墊30mm的細石混凝土層;在細石混凝土上撒4mm強化料,待強化料潤濕后,弄平收光,形成強化料層;在強化料層上撒脫模粉;按壓出所需圖案;靜置至上述結構硬化后,洗脫脫模粉,干燥后涂抹保護劑封閉,形成保護層;得到地面。本申請的施工方法具有更適合鄉鎮鄉村使用、工藝簡單、成本低下的優點。成本低下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及該地面
[0001]本申請涉及地面施工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及該地面。
技術介紹
[0002]現在鄉村鄉鎮的巷道、人行步道、廣場等人行地面鋪裝材料普遍采用石材、石板、人造石、河卵石、瓦片等地面鋪裝材料,這些鋪裝材料市場應用比較廣泛,效果也美觀,但是鋪裝材料成本比較高,施工工藝要求復雜,導致施工造價高。
[0003]鄉村鄉鎮的使用環境比較特殊,經常會出現如農耕使用的機械橫穿巷道、人行步道、廣場等地面的情況。而由于鄉村鄉鎮對于上述的使用問題也確實存在管理困難的現實情況,所以只能任由機械橫穿等情況發生。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使用常規的人行鋪裝材料及鋪裝工藝鋪設的地面在鄉村鄉鎮的環境下不耐用,地面鋪裝材料的破損情況十分嚴重,浪費資源,也不利于鄉村鄉鎮經濟發展。因此,還有待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及該地面。
[0005]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圖紙劃定施工范圍,灑素土進行夯實;鋪墊100mm水泥石粉墊層;設置墊層施工模板,澆筑150mm的混凝土墊層;繼續鋪墊30mm的細石混凝土層;在細石混凝土上撒4mm強化料,待強化料潤濕后,弄平收光,形成強化料層;在強化料層上撒脫模粉,脫模粉的用量為0.3
?
0.5kg/m2;按壓出所需圖案;靜置至上述結構硬化后,洗脫脫模粉,干燥后涂抹保護劑封閉,形成保護層;保護劑的用量為0.5
?
0.8kg/m2,得到地面。
[0006]現有的巷道、人行步道等鋪設并沒有考慮到鄉村鄉鎮的特殊性,地面的強度多是為了適配人行或輕量級電瓶車等使用。由于鄉村鄉鎮的道路常有農耕機械等使用,現有的地面應用在鄉村鄉鎮中強度不足,所以容易破損。專利技術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地面施工中采用了強化料、保護劑等手段,鋪設出來的地面強度果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0007]但是專利技術人隨即發現,光是地面強度的提升是不夠的,農耕機械多是大型、重型車,會產生強烈的震動,地面剛性強度的提高依舊無法抵擋上述強烈震動。于是,專利技術人繼續對地面施工的層結構選材、厚度進行改進。專利技術人驚奇地發現,依次設置100厚的水泥石
粉墊層、150厚混凝土墊層、30厚細石混凝土層、4mm強化料層、0.5
?
0.8kg/m2的保護層時,特定厚度的特定材質在特定順序進行鋪設,各層之間具有特殊的配合效果,使得整體的路面結構除了剛性強度提升之外,還具有良好的回彈性,從而可以充分滿足鄉村鄉鎮的道路需求。
[0008]優選的,按照重量份數,所述細石混凝土層所使用的細石混凝土包括以下制備原料:165
?
175份水泥,300
?
400份細骨料,550
?
650份粗骨料,85
?
93份水,1
?
2.5份甲殼素纖維,1.8
?
3.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3
?
10份廢棄橡膠顆粒,10
?
20份摻合料,0
?
0.8份外加劑;粗骨料的粒徑為8
?
15mm,細骨料的粒徑為0.2
?
0.5mm。
[0009]專利技術人為了進一步提升地面整體結構的性能,繼續對細石混凝土層進行改良,致力于提高細石混凝土層的強度和回彈性,有利于地面整體結構更好適應鄉村鄉鎮的實地情況。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共同配合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三維立體網狀結構,該特殊配合的結構具有較好的強度,交織、穿梭在混凝土體系,能夠起到良好的支撐效果,從而提高了細石混凝土的強度。
[0011]廢棄橡膠顆粒屬于回收料,在本申請中被重新利用,具有良好的綠色環保意義。廢棄橡膠顆粒進入到體系、進入到三維立體網狀結構中,相當于往骨架(三維立體網狀結構)內注入了回彈性更好的填充料(廢棄橡膠顆粒)。當細石混凝土受到頂部瞬間的震動和壓力時,骨架、填充料被擠壓、震動至發生一定的形變。車輛離開后,頂部的震動、壓力也相應消失,此時骨架、填充料緩慢恢復至初始狀態,以此賦予細石混凝土良好的回彈效果。
[0012]優選的,所述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棄橡膠顆粒的質量比例為1:(1.5
?
2):(2.5
?
4)。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限定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棄橡膠顆粒之間的使用比例,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可以更好地將廢棄橡膠顆粒的移動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使廢棄橡膠顆??梢砸苿樱珔s不會脫離三維立體網絡結構,賦予細石混凝土更優良的強度和回彈效果。
[0014]優選的,所述廢棄橡膠顆粒的改性包括以下步驟:將廢棄橡膠顆粒與水玻璃溶液混合,浸泡60
?
120min,過濾后烘干得到改性廢棄橡膠顆粒。
[0015]專利技術人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廢棄橡膠顆粒與水泥之間的結合能力不是太強,所以打算進一步對廢棄橡膠顆粒的性能進行改進。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玻璃溶液作用在廢棄橡膠顆粒的表面,并發生一系列的反應,賦予了廢棄橡膠顆粒羥基基團和Si
?
O基團。經過改性之后的廢棄橡膠顆粒與水泥的水化產物之間具有更好的結合效果。并且,改性廢棄橡膠顆粒表面帶有負電,甲殼素纖維表面帶有正電,所以改性廢棄橡膠顆粒進入到體系中后,會被帶正電的甲殼素纖維所吸引,從而加快改性廢棄橡膠顆粒進入到三維立體網絡結構內的速度。同時,由于存在吸引效果,使得改性廢棄橡膠顆粒不易從三維立體網絡結構中脫離,進一步提高了兩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回彈效果。
[0017]優選的,所述廢棄橡膠顆粒為粒徑2
?
6mm的小顆粒廢棄橡膠顆粒和粒徑7
?
12mm的
大顆粒廢棄橡膠顆粒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合。
[0018]優選的,所述廢棄橡膠顆粒包括粒徑為2
?
6mm的小顆粒廢棄橡膠顆粒和粒徑為7
?
12mm的大顆粒廢棄橡膠顆粒,小顆粒廢棄橡膠顆粒和大顆粒廢棄橡膠顆粒的質量比為1:(0.9
?
1.2)。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限定廢棄橡膠顆粒的粒徑,并在特定的比例下配合,大小不一的廢棄橡膠顆粒可以更充分地填充骨架,有利于提高細石混凝土的強度和回彈性。
[0020]優選的,所述細石混凝土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將細骨料、粗骨料混合攪拌,得到待用料;然后將水泥、摻合料混合,加入到待用料中混合均勻;繼續加入水攪拌;然后再同時加入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棄橡膠顆粒混合;繼續加入外加劑混合,得到細石混凝土。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圖紙劃定施工范圍,灑素土進行夯實;鋪墊100mm水泥石粉墊層;設置墊層施工模板,澆筑150mm的混凝土墊層;繼續鋪墊30mm的細石混凝土層;在細石混凝土層上撒4mm強化料,待強化料潤濕后,弄平收光,形成強化料層;在強化料層上撒脫模粉,脫模粉的用量為0.3
?
0.5kg/m2;按壓出所需圖案;靜置至上述結構硬化后,洗脫脫模粉,干燥后涂抹保護劑封閉,形成保護層;保護劑的用量為0.5
?
0.8kg/m2,得到地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所述細石混凝土層所使用的細石混凝土包括以下制備原料:165
?
175份水泥,300
?
400份細骨料,550
?
650份粗骨料,85
?
93份水,1
?
2.5份甲殼素纖維,1.8
?
3.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3
?
10份廢棄橡膠顆粒,10
?
20份摻合料,0
?
0.8份外加劑;粗骨料的粒徑為8
?
15mm,細骨料的粒徑為0.2
?
0.5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于鄉村鄉鎮的經濟耐用的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纖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棄橡膠顆粒的質量比例為1:(1.5
?
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進勝,謝興愷,胡輝倫,蔣新生,梁子茵,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新城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