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包括固定環、固定板、支撐組件和多向噴霧降塵組件,固定環設于固定板底部中間處,支撐組件設于固定環的底部,多向噴霧降塵組件設于固定板的兩側,多向噴霧降塵組件包括降塵豎管、噴霧頭和連接桿,連接桿兩兩對稱分布,連接桿分別固定裝配在固定板兩側的上下兩端,降塵豎管固定在固定板同側的連接桿之間,降塵豎管設于固定板的兩側,噴霧頭設于降塵豎管側壁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土建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能夠對在土建施工工地作為防護圍欄對施工現場進行圍擋,同時能夠進行噴霧降塵,減少占用施工工地的空間,提升裝置的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建施工降塵裝置。建施工降塵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土建工程
,尤其涉及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土建工程”:即土木建筑工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總稱,是一門為人類生活、生產、防護等活動建造各類設施與場所的工程學科,涵蓋了地上、地下、陸地、水上、水下等各范疇內的房屋、道路、鐵路、機場、橋梁、水利、港口、隧道、給排水、防護等諸工程范圍內的設施與場所內的建筑物、構筑物、工程物的建設,其既包括工程建造過程中的勘測、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各項技術活動,又包括建造過程中所耗的材料、設備與物品。
[0003]目前的降塵措施主要是灑水降塵,且為了方便對不同區域進行降塵,將降塵抓裝置設計為便于移動的推車形式,或者降塵車的形式在施工工地圍欄的外圍進行噴霧降塵,雖然機動性強,但是占用施工工地的空間,影響施工設備經過,甚至影響工地外圍的交通通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能夠對在土建施工工地作為防護圍欄對施工現場進行圍擋,同時能夠進行噴霧降塵,減少占用施工工地的空間,提升裝置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問題。
[0005]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包括固定環、固定板、支撐組件和多向噴霧降塵組件,所述固定環設于固定板底部中間處,所述支撐組件設于固定環的底部,所述多向噴霧降塵組件設于固定板的兩側,所述多向噴霧降塵組件包括降塵豎管、噴霧頭和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兩兩對稱分布,所述連接桿分別固定裝配在固定板兩側的上下兩端,所述降塵豎管固定在固定板同側的連接桿之間,所述降塵豎管設于固定板的兩側,所述噴霧頭設于降塵豎管側壁上,所述噴霧頭對稱分布在降塵豎管遠離固定板一側側壁上,所述噴霧頭上下間隔分布,所述固定環內固定裝配水泵,所述水泵分別與降塵豎管管線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桿、支撐橫柱和插接件,所述支撐桿對稱分布在固定環底部的兩側,所述支撐柱連接有支撐橫柱,所述插接件對稱分布在支撐橫柱的底部兩端,所述支撐桿八字形分布。
[0007]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環內壁固定設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環形間隔分布,所述水泵固定在固定柱之間。
[0008]進一步地,所述水泵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兩側分別通過固定桿與降塵豎管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兩側固定裝配加強柱,所述連接桿固定在加強柱外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支撐上桿,所述支撐上桿對稱分布,所述支撐上桿上固定裝配防護上板,所述防護上板兩端向固定板的兩側延伸。
[0011]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位于固定環上端的部分開設通孔,所述通孔均勻間隔分布。
[0012]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有益效果如下:
[0013](1)在對施工工地進行圍擋時,將裝置作為施工圍欄進行使用,將施工工地圍住進行與外部進行隔離和防護,同時可以對施工周圍進行降塵,提升裝置的實用性和功能性。
[0014](2)在對施工工地進行降塵時,將裝置移動放置在合適的位置,由于裝置為薄型,固定板上開設通孔,且利用插接件以及支撐橫柱,便于裝置的插接安裝穩定放置,通過兩側進行多角度的噴霧降塵,可以將多組本申請根據實際的施工工地情形,進行排列組合后降塵,實現多角度以及多組配合降塵,提升裝置的實用性以及功能性。
附圖說明
[0015]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
[0016]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主視圖;
[0018]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另一角度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在附圖中:1、固定環,2、固定板,3、支撐組件,4、多向噴霧降塵組件,5、降塵豎管,6、噴霧頭,7、連接桿,8、水泵,9、支撐桿,10、支撐橫柱,11、插接件,12、固定柱,13、加強柱,14、支撐上桿,15、防護上板,16、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0022]如圖1
?
3所示,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它包括固定環1、固定板2、支撐組件3和多向噴霧降塵組件4,固定環1設于固定板2底部中間處,支撐組件3設于固定環1的底部,多向噴霧降塵組件4設于固定板2的兩側,多向噴霧降塵組件4包括降塵豎管5、噴霧頭6和連接桿7,連接桿7兩兩對稱分布,連接桿7分別固定裝配在固定板2兩側的上下兩端,降塵豎管5固定在固定板2同側的連接桿7之間,降塵豎管5設于固定板2的兩側,噴霧頭6設于降塵豎管5側壁上,噴霧頭6對稱分布在降塵豎管5遠離固定板2一側側壁上,噴霧頭6上下間隔分布,固定環1內固定裝配水泵8,水泵8分別與降塵豎管5管線連接,在對施工工地進行降塵時,將裝置移動放置在合適的位置,由于裝置為薄型,固定板2上開設通孔16,且利用插接件11以及支撐橫柱10,便于裝置的插接安裝穩定放置,通過兩側進行多角度的噴霧降塵,可以將多組
本申請根據實際的施工工地情形,進行排列組合后降塵,實現多角度以及多組配合降塵,提升裝置的實用性以及功能性。
[0023]作為本申請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支撐組件3包括支撐桿9、支撐橫柱10和插接件11,支撐桿9對稱分布在固定環1底部的兩側,支撐柱連接有支撐橫柱10,插接件11對稱分布在支撐橫柱10的底部兩端,支撐桿9八字形分布,在對施工工地進行圍擋時,將裝置作為施工圍欄進行使用,將施工工地圍住進行與外部進行隔離和防護,同時可以對施工周圍進行降塵,提升裝置的實用性和功能性。
[0024]優選的,固定環1內壁固定設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環形間隔分布,水泵8固定在固定柱12之間,對水泵8進行穩定的安裝,提升裝置整體的穩定性。
[0025]優選的,水泵8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的兩側分別通過固定桿與降塵豎管5固定連接,固定桿可以替換為固定連接管,水泵8通過固定連接管與降塵豎管5管線連接。
[0026]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環、固定板、支撐組件和多向噴霧降塵組件,所述固定環設于固定板底部中間處,所述支撐組件設于固定環的底部,所述多向噴霧降塵組件設于固定板的兩側,所述多向噴霧降塵組件包括降塵豎管、噴霧頭和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兩兩對稱分布,所述連接桿分別固定裝配在固定板兩側的上下兩端,所述降塵豎管固定在固定板同側的連接桿之間,所述降塵豎管設于固定板的兩側,所述噴霧頭設于降塵豎管側壁上,所述噴霧頭對稱分布在降塵豎管遠離固定板一側側壁上,所述噴霧頭上下間隔分布,所述固定環內固定裝配水泵,所述水泵分別與降塵豎管管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建施工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桿、支撐橫柱和插接件,所述支撐桿對稱分布在固定環底部的兩側,所述支撐桿連接有支撐橫柱,所述插接件對稱分布在支撐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海龍,宋春樹,劉繼南,
申請(專利權)人:劉海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