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包括耐火殼,所述耐火殼內腔靠近中心處處有電纜本體,所述耐火殼前端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與電纜本體相匹配的插孔,所述電纜本體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設有工形滑桿,兩個所述工形滑桿上靠近中心處均套設有兩個滑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支撐盤、工形限位桿、弧形擋板、導氣管以及限位彈簧各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而使得該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通過便捷的將導氣管打開,能夠便捷的將惰性氣體填充到耐火殼內腔進行防火工作,同時在限位彈簧的彈性作用下能夠便捷的對弧形擋板進行復位將導氣管進行關閉,防止惰性氣體從耐火殼中排出對耐火殼的防火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的情況發(fā)生。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的情況發(fā)生。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的情況發(fā)生。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
[0001]本技術涉及控制電纜
,尤其涉及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
技術介紹
[0002]控制電纜主要應用在工礦企業(yè)、能源交通部門、保護線路等場合,伴隨著 控制電纜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控制電纜的數(shù)量不斷上升,行業(yè)整體技術水平正在大幅提高。
[0003]目前,市場上使用到的耐火型控制電纜,不便于將電纜固定在耐火殼中,且不便于對耐火殼中填充惰性氣體,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
[0005]本技術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0006]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包括耐火殼,所述耐火殼內腔靠近中心處處有電纜本體,所述耐火殼前端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與電纜本體相匹配的插孔,所述電纜本體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設有工形滑桿,兩個所述工形滑桿上靠近中心處均套設有兩個滑套,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滑套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座,且若干個所述固定座內腔靠近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所述耐火殼頂部靠近中心處均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內腔固定連接有導氣管,且所述導氣管上下兩端均貫穿固定孔內腔,所述導氣管內壁靠近底端處共同固定連接有支撐盤,所述支撐盤內腔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若干個通氣孔,所述支撐盤頂部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限位彈簧,所述限位彈簧頂端固定連接有弧形擋板。
[0007]進一步的,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活動板遠離相鄰的工形滑桿內腔中心一側靠近后側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連接頁,且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連接頁遠離耐火殼內腔中心一側均與耐火殼左右兩側內壁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
[0008]進一步的,靠近中心處的若干個所述活動板遠離相鄰的工形滑桿內腔中心一側靠近后側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固定頁,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固定頁靠近耐火殼內腔中心一側均共同固定連接有弧形固定板。
[0009]進一步的,相鄰的兩個所述滑套均以相鄰的工形滑桿內腔中心為對稱軸呈上下對稱設置,且若干個所述滑套內腔靠近中心處均開設有與工形滑桿相匹配的滑孔。
[0010]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工形滑桿遠離耐火殼內腔中心一側靠近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且兩個所述復位彈簧遠離耐火殼內腔中心一端分別與耐火殼左右兩側內壁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擋板內腔靠近左右兩側中心處均開設有活動孔,兩個所述活動孔以弧形擋板內腔中心為對稱軸呈左右對稱設置,且兩個所述活動孔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密封圈。
[0012]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活動孔內腔均活動連接有工形限位桿,且兩個所述工形限位
桿分別與導氣管左右兩側內壁靠近底端中心處固定連接。
[0013]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術通過連接頁、弧形固定板、固定頁、活動板、復位彈簧、工形滑桿、固定座以及滑套各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該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通過兩個復位彈簧的作用能夠便捷的帶動兩個工形滑桿向著相鄰的一移動,使得兩個工形滑桿能夠帶動相鄰的四個活動板逐漸向著水平位置轉動,便于相鄰的的四個活動板能夠帶動兩個弧形固定板向著相鄰的一側靠攏電纜本體側壁快捷的相接觸,從而將電纜本體穩(wěn)定的固定在耐火殼內腔,達到了便于將電纜固定在耐火殼中的效果,便于通過耐火殼對電纜本體進行隔火作業(yè);
[0015]2、本技術通過支撐盤、工形限位桿、弧形擋板、導氣管以及限位彈簧各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而使得該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通過便捷的將導氣管打開,能夠便捷的將惰性氣體填充到耐火殼內腔進行防火工作,同時在限位彈簧的彈性作用下能夠便捷的對弧形擋板進行復位將導氣管進行關閉,防止惰性氣體從耐火殼中排出對耐火殼的防火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的情況發(fā)生。
[0016]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施例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施例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施例的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施例的部件導氣管局部仰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耐火殼;2、連接頁;3、電纜本體;4、弧形固定板;5、固定頁;6、活動板;7、復位彈簧;8、工形滑桿;9、固定座;10、滑套;11、支撐盤;12、工形限位桿;13、弧形擋板;14、導氣管;15、限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相沖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實施例之間或各技術特征之間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實施例。
[0024]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
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6]請參閱圖1至圖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0027]實施例1: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包括耐火殼1,耐火殼1內腔靠近中心處處有電纜本體3,耐火殼1前端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與電纜本體3相匹配的插孔,電纜本體3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設有工形滑桿8,兩個工形滑桿8上靠近中心處均套設有兩個滑套10,相鄰的兩個滑套10均以相鄰的工形滑桿8內腔中心為對稱軸呈上下對稱設置,且若干個滑套10內腔靠近中心處均開設有與工形滑桿8相匹配的滑孔,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滑套10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座9,且若干個固定座9內腔靠近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6,靠近中心處的若干個活動板6遠離相鄰的工形滑桿8內腔中心一側靠近后側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固定頁5,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固定頁5靠近耐火殼1內腔中心一側均共同固定連接有弧形固定板4,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活動板6遠離相鄰的工形滑桿8內腔中心一側靠近后側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連接頁2,且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連接頁2遠離耐火殼1內腔中心一側均與耐火殼1左右兩側內壁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耐火殼1頂部靠近中心處均開設有固定孔,固定孔內腔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包括耐火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殼內腔靠近中心處處有電纜本體,所述耐火殼前端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與電纜本體相匹配的插孔,所述電纜本體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設有工形滑桿,兩個所述工形滑桿上靠近中心處均套設有兩個滑套,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滑套左右兩側靠近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座,且若干個所述固定座內腔靠近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所述耐火殼頂部靠近中心處均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內腔固定連接有導氣管,且所述導氣管上下兩端均貫穿固定孔內腔,所述導氣管內壁靠近底端處共同固定連接有支撐盤,所述支撐盤內腔靠近中心處開設有若干個通氣孔,所述支撐盤頂部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限位彈簧,所述限位彈簧頂端固定連接有弧形擋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活動板遠離相鄰的工形滑桿內腔中心一側靠近后側中心處均活動連接有連接頁,且位于左右兩側的兩個所述連接頁遠離耐火殼內腔中心一側均與耐火殼左右兩側內壁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火屏蔽型控制電纜,其特征在于:靠近中心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計克云,姜緒宏,吳浩,梁麗,丁云春,劉美法,許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宏源特種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