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涉及復合電纜技術領域,包括:護套、多個光纜單元、多個通信線單元和多個動力線單元;多個所述光纜單元、多個所述動力線單元和多個所述通信線單元設置在所述護套內。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光纜單元、通信線單元和動力線單元集合到一體,從而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復合電纜
,特別是涉及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
技術介紹
[0002]電纜是傳輸各類信號的主要通道。隨著電纜逐漸老化,伴有施工意外損害、人員非法破壞等各種諸多因素,造成信號電纜故障發生故障無法避免;因此,對電纜故障的檢測日益非常重視。
[0003]另外,由于信號電纜大多是隱蔽敷設而且范圍廣泛(距離長),故障查找、處理非常困難,一旦故障必然造成延時長,嚴重影響正常的運輸秩序和使用安全。傳統的檢測方法:由于存在諸多弊端:故障修復過程中,效率低下,檢測精度不高,傳統檢測方法難以處理。
[0004]隨著工程建設行業的蓬勃發展,電纜被廣泛應用于公路、礦井、地鐵和鐵路等場所,傳統的供電電纜、信號電纜和光纖纜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是分開敷設,連接繁瑣從而造成連接點易損傷,導致電纜使用周期短等各類問題出現。而電纜的受損部位在長時間使用或因環境影響受潮后非常容易被擊穿,嚴重時還可能引發短路故障或是火災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包括:護套、多個光纜單元、多個通信線單元和多個動力線單元;多個所述光纜單元、多個所述動力線單元和多個所述通信線單元設置在所述護套內。
[0008]可選地,所述光纜單元包括:鋁塑帶、設置在所述鋁塑帶的中心的加強芯和以加強芯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多個光纜子單元;所述鋁塑帶內空隙處設有第一填充物。
[0009]可選地,所述光纜子單元包括:套管和以所述套管的中心為圓心呈同心式分布的多根光纖;所述套管內空隙處設有第二填充物。
[0010]可選地,所述動力線單元包括:第一導體和第一絕緣層;
[0011]所述第一絕緣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體外圓周表面且緊密貼合;所述第一導體內部設有第三填充物。
[0012]可選地,所述通信線單元包括:第一阻水包帶層、以所述第一阻水包帶層的中心為星絞分布的多個線組子單元和設置在所述第一阻水包帶層外圍且緊密貼合的屏蔽層;所述第一阻水包帶層內空隙處設有第一填充物。
[0013]可選地,所述線組子單元包括:第二導體和第二絕緣層;
[0014]所述第二絕緣層設置在所述第二導體外圓周表面且緊密貼合。
[0015]可選地,所述護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第二阻水包帶層、聚乙烯隔熱層、第三阻水包帶層、鋁護套、聚乙烯內護套、鎧裝層和聚乙烯外護套。
[0016]可選地,所述第二阻水包帶層空隙處充滿第三填充物。
[0017]可選地,所述光電通信復合電纜的連接點通過融接工具連接。
[0018]可選地,所述第一填充物為阻水油膏,所述第二填充物為纖膏,所述第三填充物為電纜密封膠。
[0019]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0020]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包括:護套、多個光纜單元、多個通信線單元和多個動力線單元;多個所述光纜單元、多個所述動力線單元和多個所述通信線單元設置在所述護套內。本專利技術通過將光纜單元、通信線單元和動力線單元集合到一體,從而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專利技術光纜單元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專利技術動力線單元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專利技術通信線單元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符號說明:
[0027]1、光纜單元,2、動力線單元,3、通信線單元,4、第二阻水包帶層,5、聚乙烯隔熱層,6、第三阻水包帶層,7、鋁護套,8、聚乙烯內護套,9、鎧裝層,10、聚乙烯外護套,101、第一填充物,102、光纖,103、第二填充物,104、加強芯,105、套管,106、鋁塑帶,201、第一導體,202、第一絕緣層,203、第三填充物,301、第二導體,302、第二絕緣層,303、第一阻水包帶層,304、屏蔽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9]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具有綜合性能值高的特點。
[0030]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1]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32]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包括:護套、多個光纜單元1、多個通信線單元3和多個動力線單元2;多個所述光纜單元1、多個所述動力線單元2和多個所述通信線單元3設置在所述護套內。
[0033]圖2為本專利技術光纜單元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34]如圖2所示,所述光纜單元1包括:鋁塑帶106、設置在所述鋁塑帶106的中心的加強
芯104和以加強芯104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多個光纜子單元;所述鋁塑帶106內空隙處設有第一填充物101,所述加強芯104的材料為磷化鋼絲,所述光纜單元1還包括第一外護套,所述第一外護套為低密度聚乙烯材料組成。
[0035]具體地,所述光纜子單元包括:套管105和以所述套管105的中心為圓心呈同心式分布的多根光纖102;所述光纖102為G652D型單模光纖;所述套管105內空隙處設有第二填充物103,所述套管105的套管顏色和按所述光纖102的顏色為GB/T13993.2
?
2014中規定的全色譜識別方式。
[0036]圖3為本專利技術動力線單元2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37]如圖3所示,所述動力線單元2包括:第一導體201和第一絕緣層202。
[0038]所述第一絕緣層202采用聚乙烯擠出包裹在所述第一導體201外圓周表面且緊密貼合,所述第一導體201內部設有第三填充物203。
[0039]表1動力線單元2的結構尺寸與材料表
[0040][0041]表2動力線單元2的物理性能表
[0042][0043]表3動力線單元2的電氣性能表
[0044]序號項目單位指標120℃時導體最大直流電阻Ω/km12.12交流電壓試驗(50Hz)kV/min1.5/5320℃最小絕緣電阻MΩ
·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護套、多個光纜單元、多個通信線單元和多個動力線單元;多個所述光纜單元、多個所述動力線單元和多個所述通信線單元設置在所述護套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單元包括:鋁塑帶、設置在所述鋁塑帶的中心的加強芯和以加強芯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多個光纜子單元;所述鋁塑帶內空隙處設有第一填充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子單元包括:套管和以所述套管的中心為圓心呈同心式分布的多根光纖;所述套管內空隙處設有第二填充物。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線單元包括:第一導體和第一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體外圓周表面且緊密貼合;所述第一導體內部設有第三填充物。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電通信復合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線單元包括:第一阻水包帶層、以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慧媛,孟憲華,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中間件新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