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目標色密度;步驟二.進行油墨網點擴大率檢測;步驟三.進行油墨網點、實地密度差檢測;步驟四.用步驟三確定的油墨進行C、M、Y、K各色實地色樣印刷,并對印出的色樣進行Lab值測量,以測得的Lab值作為柔印水性油墨的標準值。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形成企業內部標準,便于采購柔印水性油墨時準確評價油墨性能及把握改進方向,屏蔽供應端的輸入影響,利于保持工藝穩定性,簡化工藝調整過程,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印刷品控工藝,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預印是指在瓦楞紙板生產之前先印刷其卷筒面紙,印完收紙成卷,然后將印好的面紙送到瓦楞紙箱生產設備上貼面成型。在做成瓦楞紙板之前預先印刷好所需圖案的工序稱為預印。現有的預印設備多采用柔性版印刷工藝(柔印)或凹版印刷工藝(凹?。?,其中柔印又以其墨層厚度、圖文細節表現力、工藝成本等各指標平衡適中而得到廣泛應用。由于國內外市場對于印刷品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水性油墨的使用量日益增長,而水性油墨目前在柔印工藝中應用最多,為此很多客戶要求將原有的膠印訂單轉為柔印訂單。但是,由于柔印和膠印工藝間存在天然的差異,若用柔印取得膠印的效果,工藝上有較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柔印水性油墨與膠印油墨的印刷性能差異就會對“膠轉柔”的實現產生較大影響。為此需要首先確定能夠代替膠印油墨的柔印水性油墨的標準。與有ISO 2846
?
1標準可依的膠印油墨不同的是,目前行業內并無統一的柔印水性油墨標準,各品牌油墨生產廠家自行定制標準,給下游用戶的使用帶來諸多不便,用戶一旦更換油墨品牌使用往往要對工藝進行一系列調整。因此,生產預印產品的印刷廠家根據自身需求自定柔印水性油墨的標準,對于準確判斷供應商提供的油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向供應商提供何種改進建議,保持工藝穩定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柔印水性油墨與膠印油墨的印刷性能存在差異,且目前業內缺乏柔印水性油墨的產品標準,制約了市場“膠轉柔”需求的推進,為克服這些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形成企業內部對于柔印水性油墨品質判斷依據,從而更利于保證生產質量穩定性及生產效率的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
[0004]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目標色密度;使用多種規格網紋輥進行C、M、Y、K各色實地色塊柔印色樣印刷,分別測試各規格網紋輥對應生成的色樣的色密度,以C、M、Y、K各色膠印實地色塊的色密度為參照基準,選擇色密度與該參照基準最接近的柔印色樣所對應的網紋輥作為基準網紋輥繼續測試;步驟二.進行油墨網點擴大率檢測;以步驟一所選的基準網紋輥進行網點柔印色樣印刷,將C、M、Y、K各色油墨分別印出網點面積率50%的測試網點,測量測試網點的網點擴大率,選擇網點擴大率為22
±
3%的油墨繼續測試;步驟三.進行油墨網點、實地密度差檢測;測量各色油墨所印出的網點面積率75%的色樣色密度及同種顏色的實地色密度,用公式計算相對密度差,選擇為35%~45%的油墨繼續測試;
步驟四.用步驟三確定的油墨進行C、M、Y、K各色實地色樣印刷,并對印出的色樣進行Lab值測量,以測得的Lab值作為柔印水性油墨的標準值。
[0005]柔印工藝中,印版是用柔性樹脂材料制成,印刷時,印版直接與承印物觸壓,將印版上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由于樹脂材料具有遠大于膠印版的厚度及彈性,印刷時柔印版更易變形,致使印出的網點變形擴大,造成與膠印產生的同樣圖案相比出現失真。另外,柔印工藝中,網紋輥從墨斗取墨,印版直接接受網紋輥供墨,而膠印工藝中,油墨從墨斗到最終承印物上會經過眾多膠輥進行串墨、勻墨、轉移,傳墨路徑遠比柔印傳墨路徑長,柔印的墨層厚度明顯厚于膠印墨層厚度。因此,柔印和膠印的工藝差異必然產生印刷效果的不同。但是,顏色的色密度以及Lab值則是用來量化表征顏色特征的參數。因此本方法的制定思路就是以膠印的C、M、Y、K四種基本色油墨的色密度為參照,通過工藝條件的篩選,使柔印水性油墨四種基本色油墨的色密度也能接近膠印油墨的參照值。本方法中,通過步驟一,可篩選出能夠提供適當墨層厚度的網紋輥,使得柔印工藝生成的各色的實地密度能夠與膠印生成的各色的實地密度對標,用篩選出的網紋輥繼續色樣印刷進行進一步的測試,其它規格的網紋輥則被排除。通過步驟二、三則通過柔印水性油墨的網點印刷性能進一步評估以篩選出能夠滿足“膠轉柔”要求的柔印水性油墨。50%網點是最能反應網點擴大程度 網點。在印刷50%網點時,膠印也會產生網點擴大,如前所述,柔印版更易變形,柔印的網點擴大現象比膠印更為明顯,綜合柔印與膠印的固有差異,將印刷后網點擴大率能控制在22
±
3%范圍內柔印水性油墨作為符合“膠轉柔”要求的柔印水性油墨。同理,75%網點最能反應網點圖文與實地圖文的密度差,綜合柔印與膠印的固有差異,將密度差能控制在36%~45%范圍內的柔印水性油墨作為符合“膠轉柔”要求的柔印水性油墨。通過這些條件的限制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柔印水性油墨。符合要求的柔印水性油墨再進行Lab值測量,獲得直觀的量化參數,便于評價油墨的性能及改進方向,從而更方便高效地與油墨供應商進行交流磋商。
[0006]作為優選,步驟一、二、四中使用的樹脂版的肖氏硬度值為67~69度。此種樹脂版硬度較高,載墨量、變形量相對較小,利于還原精細圖文從而更接近膠印效果,而且耐印力相對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0007]作為優選,步驟一中使用定制分段式網紋輥,每段對應一種網紋輥線數規格?;鶞示W紋輥特制為分段式網紋輥,將常用規格的網紋集成于同一根輥子上,色樣印刷時將各種規格網紋輥對應的色樣一次生成,提高色樣印刷效率。
[0008]作為另選,步驟一中使用多根單一規格網紋輥分別進行色樣印刷。這樣可使用現成網紋輥進行色樣印刷,無需另外定制,大大節約成本。
[0009]作為優選,本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還包括設計綜合測試樣張,綜合測試樣張上設有實地色塊區、色彩梯尺和疊印效果區。根據該綜合測試樣張制作柔性樹脂版,然后印出該綜合測試樣張,該樣張的實地色塊區可提供各色的實地色塊,色彩梯尺可提供各色從5%到95%的網點色樣,疊印效果區呈現四色疊印后的顏色范圍,展示色域大小,體現色彩的呈現力,因此綜合測試樣張上包含了步驟二到步驟四所需的測試對象,使用該綜合測試樣張可大大簡化測試過程,無需每個步驟分別進行一次色樣印刷。
[0010]作為優選,步驟二中的網點擴大率通過分光密度儀測量。分光密度儀可以準確測量出某個印刷區域的網點覆蓋率,從而準確判斷較大網點出現的網點擴大是否在允許范圍內。與人工憑經驗研判相比,用分光密度儀測量所得的承印物上網點覆蓋率的數據更為準
確。
[0011]作為優選,色樣印刷在預印生產線上實施。直接用生產設備而非打樣設備進行本方法中的測試,更貼近實際生產,測試結果更準確。
[0012]作為優選,各步驟均使用200涂布紙進行色樣印刷。200涂布紙當前是很多預印產品印刷廠家的主要承印材料,比較具有代表性。
[0013]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形成企業內部標準,便于采購柔印水性油墨時準確評價油墨性能及把握改進方向,屏蔽供應端的輸入影響,利于保持工藝穩定性,簡化工藝調整過程,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分段式網紋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柔性樹脂版在印版滾筒上的布置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網紋輥規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柔印水性油墨標準的制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目標色密度;使用多種規格網紋輥進行C、M、Y、K各色實地色塊柔印色樣印刷,分別測試各規格網紋輥對應生成的色樣的色密度,以C、M、Y、K各色膠印實地色塊的色密度為參照基準,選擇色密度與該參照基準最接近的柔印色樣所對應的網紋輥作為基準網紋輥繼續測試;步驟二.進行油墨網點擴大率檢測;以步驟一所選的基準網紋輥進行網點柔印色樣印刷,將C、M、Y、K各色油墨分別印出網點面積率50%的測試網點,測量測試網點的網點擴大率,選擇網點擴大率為22
±
3%的油墨繼續測試;步驟三.進行油墨網點、實地密度差檢測;測量各色油墨所印出的網點面積率75%的色樣色密度及同種顏色的實地色密度,用公式計算相對密度差,選擇為36%~45%的油墨繼續測試;步驟四.用步驟三確定的油墨進行C、M、Y、K各色實地色樣印刷,并對印出的色樣進行Lab值測量,以測得的Lab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寇旭,王增輝,黃睿修,花志翔,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秉信環保包裝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