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聚酰胺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酰胺樹脂35~70份;填料25~65份;接枝共聚物0.01~10份;助劑0~5份;所述聚酰胺樹脂由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質量比100:(5~60)組成;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高分子化合物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介紹
[0002]發光二極管(LED)與白熾光源相比,具備耗能低、體積小、使用壽命長、亮度高等諸多優勢,已廣泛應用于交通信號、日常照明領域、電視顯示屏領域、汽車顯示屏以及閃光燈等領域。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電子電器設備的要求越來越趨近于小型化、高性能化、低功耗等,但是小型化就意味著支架壁更薄,單位面積功率更大,初始顏色和老化后顏色保持率要求更高。然而目前專門針對這種支架平面投影后,短邊尺寸小于3mm的LED支架PPA材料的相關開發較少。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LED用高耐候性、高反射率聚酰胺復合材料,采用聚酰胺為基體樹脂,同時添加長效光穩定劑和耐水解劑,并利用鈦白粉及納米金屬氧化物遮光增白,但其反射率較低且高溫(180℃)條件下耐候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LED反射材料反射率較低且耐高溫性能較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采用高粘度聚酰胺樹脂與低粘度樹脂搭配使用,同時通過控制聚酰胺樹脂的端氨基含量,與接枝共聚物共同作用使得聚酰胺復合材料具備優異的反射率和耐高溫性能的同時,兼具良好的力學性能。
[0004]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0005]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聚酰胺復合材料在LED反射板中的應用。
[0006]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LED支架。
[0007]本專利技術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8]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
[0009][0010]其中,所述聚酰胺樹脂由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質量比100:(5~60)組成;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為≥2.15;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2.15;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由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胺通過聚合反應制得,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中碳原子數≥8;所述聚酰胺樹脂中端氨基的含量為25~70mol/t。
[0011]本專利技術聚酰胺復合材料選擇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與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
胺樹脂以特定比例搭配使用,在保持聚酰胺復合材料具備優異反射率及保持率的同時,并通過調控聚酰胺樹脂中端氨基的含量,及聚酰胺樹脂與接枝共聚物的配比關系,提高聚酰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0012]本專利技術所述填料可以為礦物填料和/或白色顏料,具體可以為二氧化鈦、氧化鋅、硫化鋅、鉛白、硫酸鋅、硫酸鋇、碳酸鈣、氧化鋁、二氧化硅、碳酸鋇、氮化鋁、氮化硼、鈦酸鉀、高嶺土、粘土、葉臘石、膨潤土、硅酸鈣、綠坡縷石、硼酸鋁、硫酸鈣、石棉、玻璃珠、碳化硅、絹云母、水滑石、二硫化鉬中的一種或多種;也可以為石墨、碳納米管和硅灰石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3]優選地,所述聚酰胺樹脂中端氨基的含量為42~58mol/t。
[0014]優選地,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與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均為PA10T和/或PA12T,優選為PA12T。
[0015]優選地,所述聚酰胺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
[0016][0017]優選地,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采用ASTM D3418
?
2003標準,測得其熔點為305~318℃;
[0018]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采用ASTM D3418
?
2003標準,測得其熔點為303~318℃。
[0019]優選地,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中碳原子數為8~12。
[0020]優選地,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范圍為2.2~2.4。
[0021]優選地,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范圍為1.5~2.0。
[0022]在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專利技術所述接枝共聚物可以由馬來酸酐(MAH)及其衍生物、酰鹵及其衍生物、丙烯腈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AM)、乙烯基硅烷和不飽合硅烷中的任一種與PP、HDPE、LDPE、LLDPE、EVA、PS、POE和EPDM中的任一種通過接枝反應制得。優選地,所述接枝共聚物為馬來酸酐接枝的PP和/或馬來酸酐接枝的POE,其中馬來酸酐接枝的PP的結構如式(I)所示:
[0023][0024]本專利技術聚酰胺復合材料中還可以包括0~5重量份的助劑,具體地,所述助劑為抗
氧化劑、光穩定劑、抗沖改性劑、阻燃劑、熒光增白劑、潤滑劑、增塑劑、增稠劑、抗靜電劑和脫模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5]本專利技術還保護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將聚酰胺樹脂、質量分數為50%的填料、接枝共聚物和助劑混合均勻后從擠出裝置主喂料口加入,再將質量分數為50%的填料從側喂料口加入擠出裝置中,然后在180~350℃溫度下熔融擠出、造粒,即可獲得聚酰胺復合材料。
[0027]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在LED反射板中的應用,也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8]本專利技術還保護一種由上述聚酰胺復合材料制備得到的LED支架。
[002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專利技術聚酰胺復合材料選擇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與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以特定比例搭配使用,在保持聚酰復合材料具備優異反射率及保持率的同時,并通過調控聚酰胺樹脂中端氨基的含量,及聚酰胺樹脂與接枝共聚物的配比關系,提高聚酰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專利技術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另有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試劑為常規購買的原料試劑。
[0032]1、原料試劑
[0033]聚酰胺樹脂,自制,聚酰胺樹脂的相對粘度測試方法參照GB12006.1
?
89;
[0034]具體測試方法:在25
±
0.01℃的98%的濃硫酸中測量濃度為0.01g/dL的聚酰胺樹脂的相對粘度ηr。
[0035]聚酰胺樹脂的熔點(Tm)測試參照ASTM D3418
?
200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Polymers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0036]具體測試方法:采用Perkin Elmer Diamond DSC分析儀測試聚酰胺樹脂的熔點;氮氣氣氛,流速為40mL/min;測試時先以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聚酰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其中,所述聚酰胺樹脂由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質量比100:(5~60)組成;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為≥2.15;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照GB12006.1
?
89標準所測得的相對粘度<2.15;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由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胺通過聚合反應制得,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中碳原子數≥8;所述聚酰胺樹脂中端氨基的含量為25~70mol/t。2.如權利要求1所述聚酰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3.如權利要求1所述聚酰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采用ASTM D3418
?
2003標準,測得其熔點為305~318℃;所述低粘度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采用ASTM D3418
?
2003標準,測得其熔點為303~318℃。4.如權利要求1所述聚酰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偉,徐顯駿,姜蘇俊,曹民,麥杰鴻,楊匯鑫,楊碩,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萬通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