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救援擔架設置有擔架主體、雪撬板、輪體和制動組件。其中,擔架主體用于承載傷員。雪撬板連接于擔架主體,使救援擔架在雪地環境使用。輪體可拆卸連接于雪撬板,在雪地環境下,將輪體拆卸,保證雪地環境下正常移動,在陸地環境下將輪體安裝于雪撬板,輪體抵接于地面,使救援擔架在陸地環境下正常移動。制動組件設置有第一制動件和第二制動件,第一制動件連接于雪撬板,以在雪地環境下對雪撬板進行制動。在輪體連接于雪撬板的情況下,將第二制動件連接于輪體,在陸地環境下對輪體進行制動。使救援擔架在雪地和陸地環境下使用,無需切換擔架,減少傷員運輸次數,降低在轉移過程中對傷員造成的傷害,且減少轉移時間,提高救援效率。提高救援效率。提高救援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救援擔架
[0001]本申請涉及雪地陸地救援的
,更具體地說,本申請涉及一種救援擔架。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在雪地環境下受傷,救援人員會使用雪地擔架進行救援,然而在雪地擔架功能比較單一,在地面上無法繼續使用,傷員需要從雪地擔架轉移至陸地擔架,再次運輸,在轉移過程中容易對傷員再次造成傷害,且轉移時間較長,影響傷員救援時間。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救援擔架,以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在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0005]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6]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救援擔架。
[0007]有鑒于此,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救援擔架,包括:
[0008]擔架主體;
[0009]雪橇板,連接于上述擔架主體;
[0010]輪體,可拆卸連接于上述雪橇板;
[0011]其中,在處于雪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上述雪橇板滑行;在處于陸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上述輪體滑行;
[0012]制動組件,上述制動組件包括:第一制動件和第二制動件,其中,上述第一制動件連接于上述雪橇板,上述第二制動件連接于上述輪體。
[0013]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制動組件還包括:
[0014]閘把,設置于上述擔架主體;
[0015]閘線,連接于上述閘把;
[0016]第一制動閘,分別連接于上述閘線和上述第一制動件,用于推動上述第一制動件對上述雪橇板制動;
[0017]第二制動閘,分別連接于上述閘線和上述第二制動件,用于推動上述第二制動件抵接于上述輪體。
[0018]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制動件為鰭板,上述鰭板用于抵接于雪地。
[0019]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擔架主體包括:
[0020]架體;
[0021]扶手,設置于上述架體;
[0022]把手,設置于上述架體的一端,上述閘把設置于上述把手;
[0023]固定綁帶,設置于上述架體,用于固定人體;
[0024]凸起,設置于上述架體,用于固定上述人體;
[0025]吊環,設置于上述架體,用于固定繩索。
[0026]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扶手設置有多個,多個上述扶手對稱設置于上述架體的兩側;
[0027]上述凸起設置有兩個,兩個上述凸起之間形成有放置空間,上述放置空間用于放置上述人體的頭部。
[0028]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擔架主體還包括:
[0029]加熱板,設置于上述架體,上述加熱板的線路埋設于上述架體內;
[0030]電池,設置于上述凸起內,連接于上述線路。
[0031]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擔架主體還包括:
[0032]照明燈,設置于上述架體的周側。
[0033]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救援擔架還包括:
[0034]調節部,設置于上述架體和上述雪橇板之間,用于調整上述架體相對于上述雪橇板的距離。
[0035]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調節部包括:
[0036]剪叉式升降機構;
[0037]驅動件,用于驅動上述剪叉式升降機構。
[0038]在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中,上述驅動件包括:
[0039]液壓桿,設置于上述剪叉式升降機構;
[0040]控制開關,設置于上述架體的底部,連接于上述液壓桿。
[0041]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救援擔架設置有擔架主體、雪撬板、輪體和制動組件。其中,擔架主體用于承載傷員。雪撬板連接于擔架主體,以使救援擔架能夠在雪地環境使用。輪體,可拆卸連接于雪撬板,在雪地環境下,將輪體拆卸,保證雪地環境下正常移動,在陸地環境下,將輪體安裝于雪撬板,輪體抵接于地面,從而使得救援擔架能夠在陸地環境下正常移動。制動組件設置有第一制動件和第二制動件,其中,第一制動件連接于雪撬板,以在雪地環境下對雪撬板進行制動。在輪體連接于雪撬板的情況下,將第二制動件連接于輪體,以在陸地環境下對輪體進行制動。如此設置,使得救援擔架能夠在雪地和陸地環境下使用,適用性較高,無需切換擔架,減少傷員運輸次數,降低在轉移過程中對傷員造成的傷害,且減少轉移時間,提高救援效率。
[0042]本技術的救援擔架,本技術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0043]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
[0044]為是對本說明書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5在附圖中:
[0045]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救援擔架的一個方向的示意性結構圖;
[0046]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救援擔架的另一個方向的示意性結構圖;
[0047]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救援擔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48]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0110擔架主體,111架體,112扶手,113把手,114固定綁帶,115凸起,
[0049]116吊環,117加熱板,120雪撬板,130輪體,140制動組件,141閘把,142
[0050]閘線,143第一制動閘,144鰭板,150調節部,151剪叉式升降機構,152
[0051]驅動件,1521液壓桿,1522控制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52]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通過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做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征是對本申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限定,
[0053]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54]0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救援擔架,包括:擔架
[0055]主體110;雪橇板,連接于上述擔架主體110;輪體130,可拆卸連接于上述雪橇板;其中,在處于雪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上述雪橇板滑行;在處于陸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上述輪體130滑行;制動組件140,上述制動組件140包括:
[0056]第一制動件和第二制動件,其中,上述第一制動件連接于上述雪橇板,上述第5二制動件連接于上述輪體130。
[0057]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救援擔架設置有擔架主體110、雪撬板120、輪體130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救援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擔架主體;雪橇板,連接于所述擔架主體;輪體,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雪橇板;其中,在處于雪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所述雪橇板滑行;在處于陸地環境的情況下,采用所述輪體滑行;制動組件,所述制動組件包括:第一制動件和第二制動件,其中,所述第一制動件連接于所述雪橇板,所述第二制動件連接于所述輪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組件還包括:閘把,設置于所述擔架主體;閘線,連接于所述閘把;第一制動閘,分別連接于所述閘線和所述第一制動件,用于推動所述第一制動件對所述雪橇板制動;第二制動閘,分別連接于所述閘線和所述第二制動件,用于推動所述第二制動件抵接于所述輪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動件為鰭板,所述鰭板用于抵接于雪地。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擔架主體包括:架體;扶手,設置于所述架體;把手,設置于所述架體的一端,所述閘把設置于所述把手;固定綁帶,設置于所述架體,用于固定人體;凸起,設置于所述架體,用于固定所述人體;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永,成沐澤,毛果,趙力弘,張雅馨,易雪豪,馮星齊,趙雯潔,
申請(專利權)人:阿壩師范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