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粉末涂料及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UV固化底膜;S11、制備用于形成底膜的UV固化粉末涂料,所述UV固化粉末涂料包括環氧丙烯酸酯、第一填料、光引發劑、流動促進劑和脫泡劑;其中填料包括光致發光的多孔硅;S12、將S11制得的UV固化粉末涂料高壓靜電噴涂在管道表面,使用中紅外光照射粉末涂料熔融流平;S13、UV固化交聯,得底膜;S2、在底膜表面噴涂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烘烤固化得具有雙層結構的膜層;本發明專利技術底膜有效集中熱量改善面膜的固化效率,對面膜形成支撐,成膜致密,有效降低熱量傳遞。有效降低熱量傳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粉末涂料及成膜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粉末涂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粉末涂料及成膜方法
。
技術介紹
[0002]為節省能源、響應涂料中VOC含量限制政策,現工程行業很多結構件也采用粉末涂料進行噴涂。工程中有很多輸送管道對輸送流體的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時輸送的流體對管道內壁也有一定的磨損性,這就要求管道既能保溫又能耐磨。現市場的處理方式是將管道內壁進行高頻淬火,淬火后的硬度可達62HRC,此硬度滿足了管道的耐磨性,但卻無法保溫。同時在對管道進行噴粉處理時,由于噴粉固化溫度過高,達到180
?
220℃,固化時間長達到10
?
30min,使其硬度降低為3
?
4HRC,管道外壁的耐磨性嚴重降低了管道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成膜方法,本專利技術所得膜層具有雙層結構,兼顧熱量傳導的降低以及高硬度的保持
。
[0004]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S1、UV固化底膜;
[0006]S11、制備用于形成底膜的UV固化粉末涂料,所述UV固化粉末涂料包括環氧丙烯酸酯、第一填料、光引發劑、流動促進劑和脫泡劑;其中填料包括光致發光的多孔硅;
[0007]S12、將S11制得的UV固化粉末涂料高壓靜電噴涂在管道表面,使用中紅外光照射粉末涂料熔融流平;
[0008]S13、UV固化交聯,得底膜;
[0009]S2、在底膜表面噴涂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烘烤固化得具有雙層結構的膜層;
[0010]烘烤固化的工藝條件為:180℃至190℃,烘烤時間為10min至15min。
[0011]優選所述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按照質量分數包括以下組份:
[0012][0013]優選S11中多孔硅的改性方法如下:
[0014]將100g多孔硅微粉、20ml硅烷偶聯劑、80ml無水乙醇和100ml異丙醇放置在加熱回流裝置內,控制回流溫度70
±
5℃,攪拌,回流3h;
[0015]自然冷卻,在40℃烘干得改性的多孔硅。
[0016]本專利技術利用硅烷偶聯劑對多孔硅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可以大大減少多孔硅表面的Si
?
H鍵,將不穩定的Si
?
H鍵轉化為更穩定的Si
?
OR鍵,從而增強多孔硅的化學穩定性,避免粉末涂料的結塊。
[0017]優選第一填料還包括銳鈦型二氧化鈦。本專利技術中利用銳鈦型二氧化鈦主要吸收小于360nm波長區的光,配合多孔硅提高所得底膜在厚度上UV固化的一致性,避免膜層的表層和深處固化的不一致造成后續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烘烤固化出現收縮起皺等不利于獲得均勻膜層的問題。
[0018]優選S12的成膜工藝條件如下:
[0019]噴涂電壓為70KV,供粉氣壓為0.05MPa,噴涂距離為18cm,噴粉量為120g/min,膜厚為20至30μm。
[0020]優選S13中UV固化的工藝條件如下:
[0021]高壓汞燈80KW/cm照射40
?
60s交聯固化。本專利技術底膜在該UV固化工藝條件下成膜均勻致密,成膜一致性好。
[0022]優選環氧丙烯酸酯的參數條件如下:
[0023]60℃的粘度值為3000mPa.s;酸值為2mgKOH/g,max。
[0024]優選UV固化粉末涂料中的脫泡劑包括安息香和聚乙烯微粉蠟,二者的質量比為1:1。
[002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紫外固化粉末涂料,本專利技術的紫外固化粉末涂料成膜穩定一致性好,利于雙層膜結構中的面膜烘烤固化,穩定成膜
。
[0026]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紫外固化粉末涂料,按照質量分數包括以下物質:
[0027][0028]其中第一填料包括光致發光的多孔硅和銳鈦型二氧化鈦,二者的質量比為(1至1.5):1。
[002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專利技術將管道表面依次通過UV固化和烘烤固化形成致密且降低熱量傳遞的膜層,所述膜層包括由附著在管道表面的底膜和附著在底膜表面的面膜;使用UV固化的底膜中均勻分散有作為填料的多孔硅,多孔硅有自發光特性,在UV光固化用光源照射時發生能級躍
遷,其光對粉末涂料的固化起到促進,從而獲得膜層固化一致性好的底膜;
[0031]進一步在底膜的表面噴涂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低溫快速的獲得面膜;
[0032]由于底膜中均勻分散的多孔硅的多孔結構,有效的降低了面膜和管道之間的熱傳遞,烘烤固化的熱量集中因此面膜的固化效率高,固化效果好,同時由于固化溫度低,固化時間短,所得面膜的硬度高;
[0033]穩定的底膜有效支撐了面膜,平整的底膜也利于獲得平整的面膜。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
[0035]實施例1
[0036]本實施例公開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7]S1、UV固化底膜;
[0038]S11、制備用于形成底膜的UV固化粉末涂料,所述UV固化粉末涂料包括環氧丙烯酸酯、第一填料、光引發劑、流動促進劑和脫泡劑;其中填料包括光致發光的多孔硅,具體用量詳見表1所示;
[0039]本實施例中環氧丙烯酸酯的參數條件如下:
[0040]60℃的粘度值為3000mPa.s;酸值為2mgKOH/g,max。
[0041]UV固化粉末涂料中的脫泡劑包括安息香和聚乙烯微粉蠟,二者的質量比為1:1。
[0042]S11中多孔硅的改性方法如下:
[0043]將100g多孔硅微粉、20ml硅烷偶聯劑、80ml無水乙醇和100ml異丙醇放置在加熱回流裝置內,控制回流溫度70
±
5℃,攪拌,回流3h;
[0044]自然冷卻,在40℃烘干得改性的多孔硅。
[0045]S12、將S11制得的UV固化粉末涂料高壓靜電噴涂在管道表面,使用中紅外光照射粉末涂料熔融流平;
[0046]S12的成膜工藝條件如下:
[0047]噴涂電壓為70KV,供粉氣壓為0.05MPa,噴涂距離為18cm,噴粉量為120g/min,膜厚為20μm。
[0048]S13、UV固化交聯,得底膜;
[0049]S13中UV固化的工藝條件如下:
[0050]高壓汞燈80KW/cm照射40s交聯固化。
[0051]S2、在底膜表面噴涂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烘烤固化得具有雙層結構的膜層;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組成如表2所示;
[0052]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低熱量傳遞且成膜致密的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UV固化底膜;S11、制備用于形成底膜的UV固化粉末涂料,所述UV固化粉末涂料包括環氧丙烯酸酯、第一填料、光引發劑、流動促進劑和脫泡劑;其中填料包括光致發光的多孔硅;S12、將S11制得的UV固化粉末涂料高壓靜電噴涂在管道表面,使用中紅外光照射粉末涂料熔融流平;S13、UV固化交聯,得底膜;S2、在底膜表面噴涂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烘烤固化得具有雙層結構的膜層;烘烤固化的工藝條件為:180℃至190℃,烘烤時間為10min至15min。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固性樹脂粉末涂料按照質量分數包括以下組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多孔硅的改性方法如下:將100g多孔硅微粉、20ml硅烷偶聯劑、80ml無水乙醇和100ml異丙醇放置在加熱回流裝置內,控制回流溫度70
±
5℃,攪拌,回流3h;自然冷卻,在40℃烘干得改性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躍善,周育強,金躍泉,許化瑞,邱紅,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雙金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