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屬于除塵器技術領域。它解決了水壓無法監測造成的安全性不足的問題。它包括風機以及具有除塵腔與集塵腔的殼體,除塵腔的底部與集塵腔的底部相連通且除塵腔內設置有水汽分離件,除塵腔內固定有集水件,集水件具有大致呈管狀的本體以及連接于本體上端的進水部,集水件于進水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于進水部和本體連接處的通流截面面積,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還包括能檢測本體內的水壓的傳感器以及當傳感器檢測到的數值小于設定值時能進行報警的報警器。它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等優點。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等優點。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激式濕式除塵器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除塵器
,涉及濕式除塵器,尤其涉及自激式濕式除塵器。
技術介紹
[0002]在對工件外表面進行拋光打磨時,會產生粉塵,粉塵漂浮在空氣中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并嚴重危害到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并且有些粉塵甚至能引發爆炸,因此采用除塵器對粉塵進行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除塵器分為干式除塵器和濕式除塵器,其中以濕式除塵器的使用較為廣泛,濕式除塵是利用水與含塵氣體充分接觸,將塵粒洗滌下來而使氣體凈化的方法,其特別適用于處理高溫、高濕、易燃和易爆的含塵氣體。傳統的濕式除塵器采用水泵供水噴淋(即利用水泵將水通過管路泵入濕式除塵器內進行噴淋除塵),但洗滌液隨著除塵時間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臟,這樣會引起水泵堵塞而導致其使用壽命變短。
[0003]為此,中國專利公開了申請號為201720075881.2的濕式拋光除塵器,它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殼體內腔底部為盛水區域,內腔的前部為拋光集塵區域,拋光集塵區域的側壁上開有操縱口;內腔的后部為出風區域,拋光集塵區域與出風區域之間采用與殼體固定連接的隔板隔開;殼體中出風區域的側壁上開有出風口;殼體上還設有用于控制盛水區域中盛水高度使隔板底緣與液面之間留有過風間隙的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出風區域內設有水汽分離結構或出風口串聯有水汽分離結構,水汽分離結構為設置在出風區域內且與殼體固定連接的多張傾斜設置的斜板。使用時,在盛水區域內盛放一定量的水并確保水的液面與隔板底緣之間留有過風間隙,拋光產生的粉塵位于拋光集塵區域內,當風機啟動時氣流會將粉塵經過風間隙吸入出風區域內,氣流經過過風間隙時氣流速度較高,由此會迫使液面上產生大量的水花,水花所形成的水霧混入氣流中,這樣一來氣流中就會混有水汽,含有水汽和粉塵的氣流經分離機構分離后(水汽分離結構由多張傾斜設置的斜板構成,斜板使氣流迂回曲折流動,水霧與斜板碰撞后會失去動能而凝聚在斜板表面上),潔凈空氣從出風口流出,而粉塵和水汽附著在斜板上,待水汽積聚成水流后裹挾著粉塵順著斜板向下回流。該濕式拋光除塵器利用風機引力使水在過風間隙處產生自激,無需再依靠水泵噴淋產生水霧,從而杜絕了水泵堵塞現象。
[0004]然而,根據國標GB15577
?
2018粉塵防爆安全規程中8
?4?
10的要求和國家安全生產行規AQ4273
?
2016中5
?2?
2的要求,為了確保除塵效果及使用安全,濕式除塵器的水量、水壓應設置監測報警裝置。在常規的水泵供水噴淋的濕式除塵器中,水量監測通過在盛水區域內設置液位傳感器實現,而水壓監測則通過在水泵供水的管子上設置壓力傳感器來實現。相比于水泵供水噴淋的濕式除塵器來說,這種自激式除塵器的水量監測可采用相同的結構,但水壓卻因為其采用的是由氣流在水面上自激產生的水花方式而導致無法監測并進行報警,因此在安全性上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自激式濕式除塵器,
它解決了水壓無法監測造成的安全性不足的問題。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包括風機以及具有除塵腔與集塵腔的殼體,所述的除塵腔的底部與集塵腔的底部相連通且除塵腔內設置有水汽分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塵腔內固定有集水件,集水件具有大致呈管狀的本體以及連接于本體上端的進水部,集水件于進水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于進水部和本體連接處的通流截面面積,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還包括能檢測本體內的水壓的傳感器以及當傳感器檢測到的數值小于設定值時能進行報警的報警器。
[0008]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在除塵時與現有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相同,也在殼體內盛入水,水位于除塵腔及集塵腔的底部并確保水的液面低于集塵腔與除塵腔連通處的上沿,在風機啟動時氣流從外部吸入集塵腔內并連帶著位于集塵腔內的粉塵一同進入除塵腔內,同時氣流會迫使水面產生大量的水花。水花激起并達到一定高度后,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落。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通過在除塵腔內固定集水件,集水件具有大致呈管狀的本體以及連接于本體上端的進水部,再結合上集水件于進水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于進水部和本體連接處的通流截面面積,這樣一來可以在除塵過程中,借助進水部對自重下落的水花進行源源不斷地收集并由不斷收集起來的水花進入到呈管狀的本體內形成持續不斷的流動狀態,水流動就會一直產生水壓(就如利用水泵將水不斷抽入管子內進行源源不斷地輸送一樣的狀態),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傳感器對水壓進行檢測,并在檢測到的水壓值低于設定值時進行報警。通過上述設置,使得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能夠在工作時對水壓進行監測并報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9]在上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中,所述的本體側部連接有伸出殼體外的接管,傳感器連接在接管位于殼體外的端部,集水件于本體上端部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于本體下端部的通流截面面積。
[0010]通過在本體側部連接伸出殼體外的接管,使得傳感器能設置在殼體外的同時又能檢測到在本體內形成流動的水的水壓,這樣既不影響報警器在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低于設定值時進行報警,同時又能借由傳感器設置在殼體外來進行壓力顯示,以方便工作人員掌握內部工作情況。
[0011]與此同時,將集水件于本體上端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設置為大于集水件于本體下端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這樣在保證本體上端能正常進下端能正常出的基礎上(即保證本體內的水處于流動狀態),從進水部收集并流入到本體內的水也能順利地流入到接管內以保證傳感器能準確地讀取到本體內流動的水的壓力。
[0012]在上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中,所述的本體的下端內連接有堵頭,堵頭上設有排水孔。
[0013]實際中,匯入到呈管狀的本體內的水從排水孔處向外排出形成流動。堵頭連接在本體的下端,而排水孔設置在堵頭上,排水孔處使得集水件于本體的上端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要大于集水件于本體的下端部處的通流截面面積,從而在除塵過程中使本體內能持續不斷地形成水流動的狀態,這樣水壓始終能夠被檢測到而保證了可靠性。
[0014]在上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中,作為另一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本體的下端內連接有閥門。
[0015]通過對閥門開度的調節來保證集水件于本體的上端部內的通流截面面積要大于集水件于本體的下端部內的通流截面面積,從而在除塵過程中使本體內能持續不斷地形成水流動的狀態,這樣水壓始終能夠被檢測到而保證了可靠性。
[0016]在上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中,所述的接管包括管體一與管體二,殼體上設有安裝孔,管體一的一端伸出安裝孔外并螺紋連接在管體二的一端內,傳感器連接在管體二的另一端,管體一外側具有凸肩,安裝孔所在的殼體夾緊于凸肩與管體二的端部之間。
[0017]安裝時,將管體一的一端經安裝孔穿出殼體外并螺紋連接上管體二,這樣安裝孔所在的殼體會夾緊固定在管體一外側的凸肩與管體二的端部之間,由此實現了集水件在殼體內的安裝固定。這種安裝方式,一方面安裝方便,同時集水件、接管及傳感器組成了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包括風機(3)以及具有除塵腔(1b)與集塵腔(1a)的殼體(1),所述的除塵腔(1b)的底部與集塵腔(1a)的底部相連通且除塵腔(1b)內設置有水汽分離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塵腔(1b)內固定有集水件(10),集水件(10)具有大致呈管狀的本體(10a)以及連接于本體(10a)上端的進水部(10b),集水件(10)于進水部(10b)處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10)于進水部(10b)和本體(10a)連接處的通流截面面積,本自激式濕式除塵器還包括能檢測本體(10a)內的水壓的傳感器(11)以及當傳感器(11)檢測到的數值小于設定值時能進行報警的報警器(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10a)側部連接有伸出殼體(1)外的接管(14),傳感器(11)連接在接管(14)位于殼體(1)外的端部,集水件(10)于本體(10a)上端部的通流截面面積大于集水件(10)于本體(10a)下端部的通流截面面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10a)的下端內連接有堵頭(13),堵頭(13)上設有排水孔(13a)。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激式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美青,
申請(專利權)人:陳美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