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蔬果包裝箱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包括盒體與蓋體,所述盒體為空腔式結構體,所述盒體上方開口設置,所述蓋體與盒體卡合式連接;緩沖層,還包括臭氧保鮮組件,所述臭氧保鮮組件用于對盒體內蔬果進行保鮮處理,聯合組件,所述聯合組件安裝于盒體、蓋體上,所述聯合組件用于將多個蓋體、盒體組合成整體,便于臭氧水向多個盒體內流動,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臭氧保鮮組件,在蔬果運輸的過程中,通過對盒體內的蔬果進行臭氧水噴淋,進而有效的降低盒體內蔬果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同時對盒體內的蔬果產生的乙烯、乙醇氣體進行分解,進而實現了對蔬果的保鮮作用。進而實現了對蔬果的保鮮作用。進而實現了對蔬果的保鮮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蔬果包裝箱
,具體的說是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
技術介紹
[0002]眾所周知,新鮮蔬果在由產地至銷售地的運輸過程中,由于受到環境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等因素的干擾,致使新鮮果蔬在運輸過程中,極易產生變質、腐爛等問題,導致新鮮蔬果在長時間運輸過程中,損失量極大。
[0003]為了降低新鮮蔬果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延長蔬果采摘后的保存時間,針對采摘后的新鮮蔬果,在進行運輸之前通過特殊的保鮮方式用以降低蔬果過程中的損耗,如氣調包裝保鮮、涂膜保鮮、臭氧保鮮等,其中臭氧保鮮因為操作簡單、保鮮效果好而被廣泛應用于蔬果保鮮運輸行業中,臭氧保鮮技術具備良好的消毒殺菌效果、對環境有害氣體的降解作用、對蔬果釋放的乙烯、乙醇等氣體的分解作用,同時在運輸過程中,能夠調節蔬果的生理代謝,誘導蔬果表皮毛孔縮小、減少水分蒸騰和養分消耗,因此能夠有效的降低果蔬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
[0004]臭氧保鮮技術在實施時,多數通過將臭氧與水進行結合,采用臭氧水對采摘后的蔬果進行沖洗、進而利用臭氧的強氧化作用,對蔬果表面的微生物、細菌進行滅殺,隨后將蔬果進行包裝、碼放與運輸,然而在實際運輸過程中發現,由于臭氧水中含有的臭氧氣體含量有限,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當附著在蔬果表現的臭氧水中臭氧含量散發之后,臭氧對蔬果的保鮮作用逐漸降低,且當臭氧濃度過高后,還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致使臭氧保鮮具備一定的時效性,致使臭氧保鮮仍具備一定的局限性。
[0005]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總體
技術介紹
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6]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
[0007]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包括盒體與蓋體,所述盒體為空腔式結構體,所述盒體上方開口設置,所述蓋體與盒體卡合式連接;緩沖層,所述緩沖層固定安裝于盒體內壁,所述盒體通過緩沖層與蔬果彈性接觸;還包括臭氧保鮮組件,所述臭氧保鮮組件用于對盒體內蔬果進行保鮮處理,所述臭氧保鮮組件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安裝于蓋體上,所述供水管外接臭氧水生成器,用于提供臭氧水;接口管,所述接口管固定安裝在蓋體上,所述供水管與接口管對接;噴淋腔,所述噴淋腔開設于蓋體內部,所述接口管與噴淋腔導通設計,所述噴淋腔底部開設有均勻分布的微孔;
瀝水板,所述瀝水板安裝于盒體內部,所述瀝水板用于將盒體內蔬果與水進行隔離;密封墊,所述密封墊固定安裝在蓋體上,所述密封墊用于增強蓋體與盒體的密封性能;聯合組件,所述聯合組件安裝于盒體、蓋體上,所述聯合組件用于將多個蓋體、盒體組合成整體,便于臭氧水向多個盒體內流動。
[0008]優選的,所述聯合組件包括連通管,所述連通管固定安裝在盒體上,所述連通管于盒體底部開口設計,所述連通管上下兩端分別與噴淋腔、接口管連通;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安裝于盒體底部,所述排放管與接口管連通;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用于與排放管連接,所述回流管用于回收臭氧水。
[0009]優選的,所述聯合組件還包括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均勻固定安裝于盒體上,所述支撐腳與蓋體相互配合,所述支撐腳用于將相鄰的兩個蓋體、盒體卡合式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接口管內腔階梯型設計,所述接口管內腔滑動安裝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與接口管內腔通過彈簧彈性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噴淋腔內固定安裝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與接口管對應,所述分流板用于將臭氧水分流。
[0012]優選的,所述噴淋腔內固定安裝有彈力膜,所述彈力膜上固定安裝有重力塊,所述彈力膜將噴淋腔上下兩側分隔。
[0013]優選的,所述盒體內腔固定安裝有均勻分布的柔性片,所述柔性片將盒體內腔進行均分,柔性片表面均勻開孔設置。
[0014]優選的,所述盒體與蓋體上共同安裝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兩段式設計,一段固定安裝在盒體上、另一段固定安裝在蓋體上,所述通氣管延伸至噴淋腔內,且通氣管開口位于彈力膜上方。
[0015]優選的,所述柔性片上開設有均勻分布的通槽,所述通槽于柔性片表面開口,所述通槽均與通氣管導通。
[0016]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通過設置臭氧保鮮組件,在蔬果運輸的過程中,通過對盒體內的蔬果進行臭氧水噴淋,進而有效的降低盒體內蔬果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同時對盒體內的蔬果產生的乙烯、乙醇氣體進行分解,進而實現了對蔬果的保鮮作用,降低蔬果在長時間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同時盒體與蓋體以及密封墊的設置,更是有效的維持單次臭氧保鮮的作用時長,進一步增強對蔬果的保鮮作用。
[0017]2.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通過設置聯合組件,將多個蓋體、盒體連接成一個整體,在進行臭氧保鮮作業時,僅需將供水管與最頂端的接口管連接、回流管與最底端排放管進行連接,即可對多層的盒體內的蔬果進行臭氧保鮮作業,在實施時,不僅能夠有效的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增強臭氧噴淋作業的便捷性,同時多層盒體、蓋體相互組合,既保證了與外界環境的隔絕效果,又實現了多個盒體內腔的導通效果,在臭氧保鮮作業時,對多個盒體內腔的蔬果作業時間相同,保鮮效果相似,進而增強對盒體內腔中蔬果保鮮效果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組合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部分立體圖;圖3是圖2中A
?
A處局部剖視圖;圖4是圖3中C處局部放大圖;圖5是圖2中B
?
B處局部剖視圖;圖6是圖5中D處局部放大圖;圖中:1、盒體;11、緩沖層;2、蓋體;21、供水管;22、接口管;23、噴淋腔;24、瀝水板;25、密封墊;3、連通管;31、排放管;32、回流管;4、支撐腳;41、密封板;42、分流板;5、彈力膜;51、重力塊;52、柔性片;53、通氣管;54、通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
[0021]如圖1至圖6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包括盒體1與蓋體2,所述盒體1為空腔式結構體,所述盒體1上方開口設置,所述蓋體2與盒體1卡合式連接;緩沖層11,所述緩沖層11固定安裝于盒體1內壁,所述盒體1通過緩沖層11與蔬果彈性接觸;還包括臭氧保鮮組件,所述臭氧保鮮組件用于對盒體1內蔬果進行保鮮處理,所述臭氧保鮮組件包括供水管21,所述供水管21安裝于蓋體2上,所述供水管21外接臭氧水生成器,用于提供臭氧水;接口管22,所述接口管22固定安裝在蓋體2上,所述供水管21與接口管22對接;噴淋腔23,所述噴淋腔23開設于蓋體2內部,所述接口管22與噴淋腔23導通設計,所述噴淋腔23底部開設有均勻分布的微孔;瀝水板24,所述瀝水板24安裝于盒體1內部,所述瀝水板24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蔬果運輸包裝盒,包括盒體(1)與蓋體(2),所述盒體(1)為空腔式結構體,所述盒體(1)上方開口設置,所述蓋體(2)與盒體(1)卡合式連接;緩沖層(11),所述緩沖層(11)固定安裝于盒體(1)內壁,所述盒體(1)通過緩沖層(11)與蔬果彈性接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臭氧保鮮組件,所述臭氧保鮮組件用于對盒體(1)內蔬果進行保鮮處理,所述臭氧保鮮組件包括供水管(21),所述供水管(21)安裝于蓋體(2)上,所述供水管(21)外接臭氧水生成器,用于提供臭氧水;接口管(22),所述接口管(22)固定安裝在蓋體(2)上,所述供水管(21)與接口管(22)對接;噴淋腔(23),所述噴淋腔(23)開設于蓋體(2)內部,所述接口管(22)與噴淋腔(23)導通設計,所述噴淋腔(23)底部開設有均勻分布的微孔;瀝水板(24),所述瀝水板(24)安裝于盒體(1)內部,所述瀝水板(24)用于將盒體(1)內蔬果與水進行隔離;密封墊(25),所述密封墊(25)固定安裝在蓋體(2)上,所述密封墊(25)用于增強蓋體(2)與盒體(1)的密封性能;聯合組件,所述聯合組件安裝于盒體(1)、蓋體(2)上,所述聯合組件用于將多個蓋體(2)、盒體(1)組合成整體,便于臭氧水向多個盒體(1)內流動;所述噴淋腔(23)內固定安裝有彈力膜(5),所述彈力膜(5)上固定安裝有重力塊(51),所述彈力膜(5)將噴淋腔(23)上下兩側分隔;所述盒體(1)與蓋體(2)上共同安裝有通氣管(53),所述通氣管(53)兩段式設計,一段固定安裝在盒體(1)上、另一段固定安裝在蓋體(2)上,所述通氣管(53)延伸至噴淋腔(23)內,且通氣管(53)開口位于彈力膜(5)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應華,劉冬娜,方巖,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