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環網柜設備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連接有殼體,殼體上設置有百葉窗口,殼體固定連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固定連有接擋板,殼體上設置有電機,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主動輪上設置有從動輪,從動輪固定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上設置有扇葉,扇葉外設置有過濾海綿層,連接桿上設置有軸承,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檢測傳感器,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濕度檢測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除濕散熱結構,可以達到防止灰塵進入設備內部,保證了整體裝置的運行流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節省了占用面積,除濕氣和散熱該裝置可以自行調節控制,節省人力減低成本,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提高了自動化水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環網柜設備
,具體為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環網柜是一組高壓開關設備裝在金屬或非金屬絕緣柜體內或做成拼裝間隔式環網供電單元的電氣設備,其核心部分采用負荷開關和熔斷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價格低、可提高供電參數和性能以及供電安全等優點。它被廣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區、高層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廠企業等負荷中心的配電站以及箱式變電站中。
[0003]智能環網柜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到地下水反潮、通風不暢以及底板封堵不嚴等影響,柜內凝露現象嚴重。高濕度不僅會加速絕緣材料老化,容易造成絕緣閃絡,還會加快機械零件的腐蝕,影響裝置的可靠性,濕度大還會引起智能環網柜內二次設備的短路,造成信號誤報或者開關誤動作。
[0004]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
[0005]1、現有的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傳統主流的除濕裝置和散熱裝置都用到了三葉片的風扇,這種風扇工作面積較小,在工作時經常由很多灰塵,灰塵過多會影響機柜的正常工作,同時清理灰塵的工作很繁瑣,無法做到防塵的效果,這就影響裝置的可靠性,檢查操控多為人工,費時費力,巡檢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0006]2、現有的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各個裝置功能單一,除濕裝置和散熱裝置是分開的,并且是獨立控制獨立工作,這就使得整體裝置的結構較為復雜,會給實際的使用增加難度,同時增大了占用面積,提高了裝置的能耗。
技術實現思路
[0007]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解決了現今存在的裝置復雜且有灰塵問題。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百葉窗口,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主動輪上設置有從動輪,所述從動輪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扇葉,所述扇葉外設置有過濾海綿層,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軸承,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檢測傳感器,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濕度檢測傳感器,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中央處理單元。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百葉窗口,所述百葉窗口位于殼體的一側且開口向下。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數量為兩組且位于殼體上的同一側。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機固定連接主動輪,所述主動輪與
從動輪相互嚙合,所述主動輪的齒輪尺寸大于從動輪的齒輪尺寸。
[001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從動輪固定連接連接桿的上端,所述連接桿的下端套接軸承,所述軸承位于底座內部。
[0013]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扇葉外設置有過濾海綿層,所述過濾海綿層位于殼體內部的一側,所述過濾海綿層由過濾網和海綿組成。
[001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溫度檢測傳感器、濕度檢測傳感器和中央處理單元,所述溫度檢測傳感器和濕度檢測傳感器的導線與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單元的導線與電機電性連接。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該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通過設置底座、殼體、百葉窗口、電機、主動輪、從動輪、連接桿、扇葉和過濾海綿層使得該裝置可以在除濕散熱的過程中做到防止灰塵進入內部的電子設備,保證了整體裝置的運行流暢,也讓檢測工人可以更方便的維護和檢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時該裝置的扇葉工作面積更大,極大的提升了作用效果。
[0017]2、該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通過設置底座、殼體、百葉窗口、電機、主動輪、從動輪、連接桿、扇葉、過濾海綿層、溫度檢查傳感器,濕度檢測傳感器和中央處理單元使得整體裝置可以通過一個整體結構達到除濕和散熱兩個功能,使得整體結構更加簡單,節省了占用面積,同時使得除濕氣和散熱該裝置可以做到自行調節控制,節省了人力和維護成本,減低了工作量,提高了自動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結構正視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結構左視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圖1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圖1中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2]圖中:1、底座;2、殼體;3、百葉窗口;4、固定柱;5、擋板;6、電機;7、主動輪;8、從動輪;9、連接桿;10、扇葉;11、過濾海綿層;12、軸承;13、溫度檢測傳感器;14、濕度檢測傳感器;15、中央處理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請參閱圖1
?
4,本實施方案中: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連接有殼體2,有效的加強了對各個構件的穩定性,同時加強了對整體裝置的支撐力度,殼體2上設置有百葉窗口3,使得扇葉10正常工作的同時避免了外物的進入,加強了對整體裝置操縱的實際性,殼體2固定連接固定柱4,更好的加強了整體裝置的平衡性,固定柱4固定連接有擋板5,保證了在使用過程的牢固與穩定性能,殼體2上設置有電機6,電機6上設
置有主動輪7,有效的加強了整體裝置的實用性能,拓展了整體裝置的能動性,主動輪7上設置有從動輪8,拓展了整體裝置的能動性,避免了整體裝置在運行的過程中發生互相阻撓的情況,從動輪8固定連接有連接桿9,連接桿9上設置有扇葉10,將整體裝置的運行進行串聯,加強了整體裝置的能動性,扇葉10外設置有過濾海綿層11,增強了整體裝置的可操作性,連接桿9上設置有軸承12,增強裝置的靈活性,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檢測傳感器13,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濕度檢測傳感器14,加強了整體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的配合強度,加強整體裝置使用的協調性,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中央處理單元15,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0025]本實施例中,殼體2上設置有百葉窗口3,有效的阻止了外物進入設備的同時便捷了風力的進出,百葉窗口3位于殼體2的一側且開口向下,這樣避免了下雨天或者飄落的異物進入裝置內部,增強了裝置的安全性,殼體2上設置有電機6,電機6位于擋板5的下方,避免了淋雨影響使用,延長了使用壽命,加強了整體裝置使用時的耐久性,電機6的數量為兩組且位于殼體2上的同一側,更大程度上加強了整體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的配合強度,避免了整體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部件匹配不對稱的情況,電機6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連接有殼體(2),所述殼體(2)上設置有百葉窗口(3),所述殼體(2)固定連接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固定連接有擋板(5),所述殼體(2)上設置有電機(6),所述電機(6)上設置有主動輪(7),所述主動輪(7)上設置有從動輪(8),所述從動輪(8)固定連接有連接桿(9),所述連接桿(9)上設置有扇葉(10),所述扇葉(10)外設置有過濾海綿層(11),所述連接桿(9)上設置有軸承(12),所述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檢測傳感器(13),所述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濕度檢測傳感器(14),所述殼體(2)內部固定連接有中央處理單元(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上設置有百葉窗口(3),所述百葉窗口(3)位于殼體(2)的一側且開口向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網柜綜合智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上設置有電機(6),所述電機(6)的數量為兩組且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建倫,王興根,康立欣,余俐遠,
申請(專利權)人:環宇集團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