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7338617 閱讀: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饋線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包括:終端本體、設置在終端本體上的轉接頭和設置在轉接頭內的連線頭;連線頭適于連接線纜,轉接頭與終端本體的電源連接;轉接頭適于沿徑向伸縮,以夾緊連線頭;以及終端本體上設置有斷線機構,斷線機構一端插入轉接頭內,且斷線機構適于沿長度方向伸縮;通過連線頭來夾緊線纜,以使限位環卡入定位環槽內,以實現連線頭的定位。通過傳感器監測線纜上的電流大小,當電流增大時,終端本體控制斷線氣缸將斷線尖頭插入轉接頭內,將纖維氣囊扎破,以使限位氣囊失去對連線頭的夾緊力,從而使連線頭與轉接頭分離。分離。分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


    [0001]本技術涉及饋線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

    技術介紹

    [0002]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饋線器終端的電源線設置在數據傳輸線的一側,饋線器內部自帶有電源模塊,并且饋線器終端通常是設置在電線桿上,其通過一個獨立的小型配電箱與饋線器終端的電源連接。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饋線器終端與配電箱直接連接,并且它們之間的線纜連接沒有額外的保險措施,若配電箱發生故障,其與饋線器終端的連接的線纜上的電流也可能會發生改變,從而引發饋線器終端的電源模塊損壞。因此,設計一種可以自動斷線的饋線終端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包括:終端本體、設置在所述終端本體上的轉接頭和設置在所述轉接頭內的連線頭;
    [0006]所述轉接頭與所述連線頭分體設置,所述連線頭適于連接線纜;
    [0007]所述轉接頭適于沿徑向伸縮,以夾緊所述連線頭;以及
    [0008]所述終端本體上設置有斷線機構,所述斷線機構一端插入所述轉接頭內,且所述斷線機構適于沿長度方向伸縮;其中
    [0009]所述連線頭插入所述轉接頭內時,所述轉接頭抱緊所述連線頭以及線纜;
    [0010]線纜內的電流增大時,所述斷線機構與所述轉接頭抵接,以使所述轉接頭松開所述連線頭。
    [0011]進一步地,所述轉接頭包括轉接座和設置在所述轉接座內的限位氣囊,所述轉接座朝向所述終端本體的一端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氣囊設置在所述限位槽內;
    [0012]所述轉接座朝向所述斷線機構的一側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所述限位槽連通;
    [0013]所述斷線機構一端插入所述連接孔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斷線機構包括斷線氣缸和設置在所述斷線氣缸活動端的斷線尖頭;
    [0015]所述斷線尖頭設置在所述連接孔內。
    [0016]進一步地,所述斷線尖頭包括尖頭端和鈍頭端,所述鈍頭端沿長度方向向所述尖頭端寬度逐漸減小;
    [0017]所述尖頭端朝向所述限位氣囊設置。
    [0018]進一步地,所述斷線氣缸與所述終端本體的電源模塊連接。
    [0019]進一步地,所述轉接頭還包括若干限位環,所述轉接頭內壁開設有卡槽,所述限位
    環設置在所述卡槽內;
    [0020]所述限位環與所述限位氣囊連接。
    [0021]進一步地,所述連線頭外壁開設有定位環槽;
    [0022]所述定位環槽與所述限位環相對應。
    [0023]進一步地,所述轉接頭還包括若干頂推塊,所述頂推塊設置在所述轉接頭朝向所述終端本體的一側;
    [0024]所述頂推塊沿所述轉接頭內壁周向均勻設置;
    [0025]所述頂推塊與所述限位氣囊連接,且所述頂推塊適于沿所述轉接頭徑向滑動。
    [0026]進一步地,所述頂推塊朝向所述連線頭的一側為傾斜面。
    [0027]進一步地,所述連線頭外壁還設置有保持環,所述保持環設置在所述連線頭的端頭和所述定位環槽之間。
    [0028]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連線頭來夾緊線纜,并通過連線頭推動頂推塊,以使頂推塊擠壓限位氣囊撐開,以使限位環卡入定位環槽內,以實現連線頭的定位。2、通過傳感器監測線纜上的電流大小,當電流增大時,終端本體控制斷線氣缸將斷線尖頭插入轉接頭內,將纖維氣囊扎破,以使限位氣囊失去對連線頭的夾緊力,從而使連線頭與轉接頭分離。
    附圖說明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0030]圖1示出了本技術的現有技術的立體圖;
    [0031]圖2示出了本技術的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的立體圖;
    [0032]圖3示出了本技術的終端本體的剖視圖;
    [0033]圖4示出了本技術的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0034]圖5示出了本技術的連線頭和轉接頭的爆炸圖。
    [0035]圖中:
    [0036]1、終端本體;
    [0037]2、轉接頭;21、轉接座;22、限位氣囊;23、限位槽;24、連接孔;25、限位環;26、卡槽;27、頂推塊;
    [0038]3、連線頭;31、定位環槽;32、保持環;
    [0039]4、斷線機構;41、斷線氣缸;42、斷線尖頭;421、尖頭端;422、鈍頭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
    [0041]如圖2至5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包括:終端本體1、轉接頭2、連線頭3和斷線機構4。終端本體1上適于安裝轉接頭2、連線頭3和斷線機構4。轉接頭2適于將連線頭3定位到終端本體1上。連線頭3適于與線纜連接并通過轉接頭2與終端本體1連接。斷線機構4適于將連線頭3與轉接頭2的連接分離。針對于上述部件,下面進行一一詳述。
    [0042]終端本體1,終端本體1整體呈碗狀,終端本體1總體上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終端本體1的外殼,第二部分為與終端本體1外殼連接的操作面板,第三部分為設置在終端本體1的外殼和操作面板所圍成的腔室內的電控模塊,電控模塊中最為重要的是饋線模塊和電源模塊。終端本體1的面板上有兩個分別與饋線模塊和電源模塊對應的連接口,饋線模塊連接的連接口的線纜適于采集線纜上的電信號,電源模塊連接的連接口適于連接配電箱。電源模塊還可以儲存一部分電能。另外,終端本體1內也包括相應的信號發射器,以發送饋線模塊處理后的信息。
    [0043]需要說明的是,現有技術中,饋線器終端與配電箱直接連接,并且它們之間的線纜連接沒有額外的保險措施,若配電箱發生故障,其與饋線器終端的連接的線纜上的電流也可能會發生改變,從而引發饋線器終端的電源模塊損壞。因此,本實施例中,采用轉接頭2、連線頭3和斷線機構4來解決上述問題。
    [0044]轉接頭2,轉接頭2設置在終端本體1的操作面板上,具體的,轉接頭2設置在終端本體1的操作面板與電源模塊連接的連接口上。轉接頭2中心開設有通孔,以方便連接連線頭3。連線頭3插入轉接頭2后,轉接頭2能夠將連線頭3抱緊,以實現對連線頭3以及線纜的定位,使得與配電箱連接的線纜與終端本體1的電源模塊連接,以對終端本體1供電。
    [0045]下面具體說明轉接頭2的結構,所述轉接頭2包括轉接座21和設置在所述轉接座21內的限位氣囊22。轉接座21整體呈矩形,轉接座21作為可選的,可拆卸的與終端本體1連接,轉接座21上開設有通孔,以方便連線頭3插入轉接座21內,并與終端本體1的電源模塊里連接。所述轉接座21朝向所述終端本體1的一端開設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氣囊22設置在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本體(1)、設置在所述終端本體(1)上的轉接頭(2)和設置在所述轉接頭(2)內的連線頭(3);所述轉接頭(2)與所述連線頭(3)分體設置,所述連線頭(3)適于連接線纜;所述轉接頭(2)適于沿徑向伸縮,以夾緊所述連線頭(3);以及所述終端本體(1)上設置有斷線機構(4),所述斷線機構(4)一端插入所述轉接頭(2)內,且所述斷線機構(4)適于沿長度方向伸縮;其中所述連線頭(3)插入所述轉接頭(2)內時,所述轉接頭(2)抱緊所述連線頭(3)以及線纜;線纜內的電流增大時,所述斷線機構(4)與所述轉接頭(2)抵接,以使所述轉接頭(2)松開所述連線頭(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頭(2)包括轉接座(21)和設置在所述轉接座(21)內的限位氣囊(22),所述轉接座(21)朝向所述終端本體(1)的一端開設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氣囊(22)設置在所述限位槽(23)內;所述轉接座(21)朝向所述斷線機構(4)的一側開設有連接孔(24),所述連接孔(24)與所述限位槽(23)連通;所述斷線機構(4)一端插入所述連接孔(24)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斷線機構(4)包括斷線氣缸(41)和設置在所述斷線氣缸(41)活動端的斷線尖頭(42);所述斷線尖頭(42)設置在所述連接孔(24)內。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自動斷線功能的饋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斷線尖頭(42)包括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愛祥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歐瑞智能電網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