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李彥專利>正文

    電子電路組合式實驗板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743117 閱讀: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電子電路組合式實驗板,它涉及一種電路實驗板。本發明專利技術為解決實驗板制作周期長,二次制板造成印刷電路板報廢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列排針(6),第二基板(2)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二列排針(7),連線板(5)由雙排插座(51)、小塊印刷電路板(52)、金屬襯套(53)組成,雙排插座(51)的背面設有雙排插孔(54),雙排插孔(54)的每個插孔插列在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上,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四個頂角處分別設有連接孔(3),第一基板(1)上的連接孔(3)與相鄰的第二基板(2)上連接孔(3)用連接板(4)和插件(17)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能縮短產品制作周期,可多次重復利用,能避免二次制板造成第一次制成的印刷電路板的報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路實驗板。
    技術介紹
    實驗板是實驗者在做電子電路實驗時常用的工具,實驗板具有調試穩定, 實驗方便、迅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實驗人員的勞動量、提高工作效率。實 驗者在開發電子產品時, 一般采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設計完電路原理圖后 手工制作電子電路實驗板,再進行調試,調試通過后再制作正式印刷電路板。 其缺點是手工制作實驗板不方便,且制作周期長。第二種方法是設計完電路 原理圖后直接制作印刷電路板,制作印刷電路板后進行手工調整、修改,然后 再二次制作印刷電路板。其缺點是第一次制作的印刷電路板不能再用于其它電 路上,'只能報廢,因此浪費了大量的印刷電路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手工制作實驗電路板制作周期長,二次制板使第一 次制成的印刷電路板報廢的問題,提供一種電子電路組合式實驗板。本專利技術包括第一基板l、第二基板2、連接板4、連線板5、第一列排針6 和第二列排針7,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列排針6,第二基 板2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二列排針7,連線板5由雙排插座51、小塊 印刷電路板52、金屬襯套53組成,雙排插座51內設有金屬襯套53,小塊印刷 電路板52上設有兩列悍盤55,兩橫向焊盤55之間由導線56連接,小塊印刷電 路板52設在雙排插座51的上面,金屬襯套53的上端穿過焊盤55外露在小塊 印刷電路板52的上面,雙排插座51的背面設有雙排插孔54,雙排插孔54的每 個插孔插在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上,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 上四個頂角處分別設有連接孔3,連接板4對應連接孔3的位置設有安裝孔41, 第一基板1上的連接孔3與相鄰的第二基板2上連接孔3用連接板4和插件17 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本專利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電路原理圖組成不同的電路,組合拼接容易,因此縮短了手工制作實驗電路板的制作周期,本專利技術可以多次重 復利用,從而避免了二次制板造成第一次制成的印刷電路板的報廢。 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設置單列排針),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設置對應雙列排針),圖3 是圖1的仰視圖(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用連線板5連接),圖4 是圖1的仰視圖(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用跳線帽12連接),圖5 是連線板5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俯視圖,圖7是圖5的仰視圖。圖8 是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度是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的2倍時本專利技術組合形成的 結構示意圖,圖9是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度是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的3倍時 本專利技術組合形成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是第二基板2的 板面長度的2倍時本專利技術組合形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第一基 板l、第二基板2、連接板4、連線板5、第一列排針6和第二列排針7組成, 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列排針6,第二基板2的板面上左右 兩側分別設有第二列排針7,參見圖5 圖7,連線板5由雙排插座51、小塊印 刷電路板52、金屬襯套53組成,雙排插座51內設有金屬襯套53,小塊印刷電 路板52上設有兩列焊盤55,兩橫向焊盤55之間由導線56連接,小塊印刷電路 板52設在雙排插座51的上面,金屬襯套53的上端穿過焊盤55外露在小塊印 刷電路板52的上面,雙排插座51的背面設有雙排插孔54,雙排插孔54的每個 插孔插在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上,連線板5將第一列排針6與 第二列排針7完成電連接,參見圖1和圖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四個頂 角處分別設有連接孔3,連接板4對應連接孔3的位置設有安裝孔41,第一基 板1上的連接孔3與相鄰的第二基板2上連接孔3用連接板4和插件17連接。 首先按照圖紙上的設計進行拼接,將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對齊,放上連接 板4,調整位置使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的連接孔3與連接板4上的安裝孔 41重合,用插件17緊固,或用螺絲10和螺母11緊固,實現了板與板之間的機 械連接,根據連接的需要按照板面上的標識符9采用連線板5或跳線帽12將第一基板1上的第一列排針6與第二基板2上的第二列排針7相對應的兩針腳進 行電連接,根據連接的需要按照板面上的標識符9采用單根線13或排線14將 不相鄰位置的排針進行電性連接,見圖8,根據電路原理圖設計的需要在第一基 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板面上設置各種電子元件,連接完成后進行調試。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列 排針6的縱向中心線和第二列排針7的縱向中心線距離其相近的邊線a為 1.27mm。如此設置是為使本專利技術達到標準化,組合起來更簡捷,因為標準的連 線板5內的兩排插孔的間距是2.54mm。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列 排針6的頂部邊線到第一基板1頂部邊線的距離與第二列排針7的頂部邊線到 第二基板2頂部邊線的距離相等。此種結構在組合時可使第一列排針6與第二 列排針7自然對齊,便于導線的總體連接。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本實施方式的相鄰的第一列排針6與第二列排針7上設有跳線帽12。此種結構 在組合時利用跳線帽12使第一基板1上的第一列排針6與第二基板2上的第二 列排針7連接起來,便于導線連接。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l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 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本實施方式還根據需要增加有單列排針8和對應雙列排 針15,當需要單列排針8時,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板面上左右兩側設 置單列排針8,當需要對應雙列排針15時,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板面 上左右兩側設置對應雙列排針15時。這種設計便于不同要求的電路連接。其它 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是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基板1上的第一列排針6和第二基板2上的 第二列排針7根據需要設置為雙列排針。這種設計是為適應各種電路的要求。 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的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度是第一基板1的板 面長度的整數倍。參見圖8,當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度是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 的2倍時,用兩塊第一基板1與一塊第二基板2組合,這樣組合時第二基板26的中心線I到第二基板2下方的第二列排針7頂部邊線的距離與第一列排針6 的頂部邊線到第一基板1頂部邊線的距離相等;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在 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左右兩側分別再組合拼接第一基板1或第二基板2; 參見圖9,當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度是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的3倍時,用三塊 第一基板1與一塊第二基板2組合,依此類推。這種設計使本專利技術的布局更為 標準,能滿足各種電路板的要求。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是第二基板2的板 面長度的整數倍。參見圖10,當第一基板1的板面長度是第二基板2的板面長 度的2倍時,用兩塊第二基板2與一塊第一基板1組合,這樣組合時第一基板1 的中心線II到第一基板1下方的第一列排針6頂部邊線的距離與第二列排針7 的頂部邊線到第二基板2頂部邊線的距離相等;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電路組合式實驗板,它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連接板(4)、連線板(5)、第一列排針(6)和第二列排針(7),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板(1)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列排針(6),第二基板(2)的板面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二列排針(7),連線板(5)由雙排插座(51)、小塊印刷電路板(52)、金屬襯套(53)組成,雙排插座(51)內設有金屬襯套(53),小塊印刷電路板(52)上設有兩列焊盤(55),兩橫向焊盤(55)之間由導線(56)連接,小塊印刷電路板(52)設在雙排插座(51)的上面,金屬襯套(53)的上端穿過焊盤(55)外露在小塊印刷電路板(52)的上面,雙排插座(51)的背面設有雙排插孔(54),雙排插孔(54)的每個插孔插在第一列排針(6)與相鄰的第二列排針(7)上,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四個頂角處分別設有連接孔(3),連接板(4)對應連接孔(3)的位置設有安裝孔(41),第一基板(1)上的連接孔(3)與相鄰的第二基板(2)上連接孔(3)用連接板(4)和插件(1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彥王娟
    申請(專利權)人:李彥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相關領域技術
    • 暫無相關專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