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石油回收船,涉及水面污染物回收裝置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包括吸油部、動力部和儲油部;所述吸油部吸油氈、牽引輥和壓油輥,所述吸油氈為繞設于若干所述牽引輥的環形結構,所述吸油氈包括吸油區和壓油區,所述吸油區位于所述吸油部的外部,所述壓油區位于所述儲油部,所述壓油區的內外分別設置有相互并列的壓油輥;所述動力部設置有動力螺旋槳。利用吸油氈的吸油區吸附位于水面的石油,通過壓油輥將吸油氈上的石油擠壓脫離進入到儲油部,石油收集效率非常高,采用兩個動力螺旋槳,并結合攝像頭和圖像識別,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圖像識別,以實現自動尋找石油并收集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石油回收船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水面污染物回收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石油回收船。
技術介紹
[0002]海洋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和空間資源,是全球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十年來,隨著沿海河口、港灣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海上的石油勘探與開發及航運事故中的大量溢油的污染物進入河口、海灣和近岸海域,使得沿海海域的水質、底質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近海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壓力。這些有毒污染物在環境中的積累和食物鏈的累積效應大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傳統的水面石油回收船主要靠泵體裝置進行抽吸,功耗太大,并且實際回收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受限于船體的大小,效率太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石油回收船,利用吸油氈的吸油區吸附位于水面的石油,通過壓油輥將吸油氈上的石油擠壓脫離進入到儲油部,石油收集效率非常高,采用兩個動力螺旋槳,并結合攝像頭和圖像識別,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圖像識別,以實現自動尋找石油并收集的目的。
[0004]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油回收船,包括吸油部、動力部和儲油部;
[0005]所述吸油部包括吸油氈、牽引輥和壓油輥,所述吸油氈為繞設于若干所述牽引輥的環形結構,所述吸油氈包括吸油區和壓油區,所述吸油區位于所述吸油部的外部,所述壓油區位于所述儲油部,所述壓油區的內外分別設置有相互并列的壓油輥;所述動力部設置有動力螺旋槳。
[0006]該回收船在水面作業的時候,吸油區在外部與水面的石油接觸,進而將石油吸附在吸油氈上,吸油氈通過牽引輥帶動循環轉動,吸油氈吸附在石油轉動到壓油區的時候,兩個壓油輥將擠壓吸油氈上的石油,石油從吸油氈上脫離,由于壓油區位于儲油部,因此從吸油氈上脫離的石油將存儲在儲油部。由上實現對石油的回收。
[0007]優選地,所述吸油區的上側向前傾斜設置。以便更大面積的與外部的石油接觸。
[0008]優選地,所述儲油部包括臨時油倉和儲油膨脹囊,所述臨時油倉和所述儲油膨脹囊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管道設置有泵,所述壓油區位于所述臨時油倉。臨時油倉用于臨時存儲石油,然后通過泵將石油抽取到儲油膨脹囊進行存儲,儲油膨脹囊形狀不特定,可以更好的進行收納,便于更好的轉運石油,通過膨脹存儲石油,體積不再受船體的限制,能夠收集更多的石油。
[0009]優選地,所述儲油膨脹囊位于水體內??梢愿臃奖阃羞\石油。
[0010]優選地,所述儲油膨脹囊位于所述動力部的后方。便于帶動石油在水面移動。
[0011]優選地,所述動力螺旋槳在所述動力部的兩側分別設置。通過兩側設置動力螺旋
槳,能夠更好的實現船體的轉向,以便對石油更有指向性的收集。
[0012]優選地,還包括有主板、攝像頭和信號傳輸模塊,所述主板分別電連至攝像頭、信號傳輸模塊和動力螺旋槳。以便通過攝像頭收集周圍環境圖像,以圖像識別的方式尋找位于水面的石油,進而啟動動力螺旋槳將船體移動到石油附近進行收集。
[0013]優選地,所述吸油部和所述臨時油倉設置于第一船體,所述泵、主板、攝像頭和信號傳輸模塊設置于第二船體,所述第一船體和所述第二船體剛性連接。采用第一船體和第二船體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根據圖像收集的信息將吸油區與石油發生接觸。
[0014]優選地,所述第二船體向上設置有支架,所述攝像頭設置于所述支架的頂部。可以收集到更加廣泛區域的圖像數據。
[0015]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6]本方案利用吸油氈的吸油區吸附位于水面的石油,然后轉動吸油氈,將石油帶動到壓油區,通過壓油輥將吸油氈上的石油擠壓脫離進入到儲油部,石油收集效率非常高,其中儲油部采用臨時油倉和儲油膨脹囊,能夠更好的存儲石油,不受船體的限制,本方案采用兩個動力螺旋槳,并結合攝像頭和圖像識別,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圖像識別,以實現自動尋找石油并收集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三幅,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立體圖(從后側方看);
[0019]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立體圖(從前下方看);
[0020]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吸油氈與壓油輥的示意圖;
[0021]其中,吸油部1、動力部2、儲油膨脹囊3、吸油區4、臨時油倉5、管道6、攝像頭7、支架8、動力螺旋槳9、吸油氈10、壓油輥11、壓油區12。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0023]實施例
[0024]如圖1所示,一種石油回收船,包括吸油部1、動力部2和儲油部。
[0025]所述吸油部1包括吸油氈10、牽引輥和壓油輥11,所述吸油氈10為繞設于若干所述牽引輥的環形結構,所述吸油氈10包括吸油區4和壓油區12,所述吸油區4位于所述吸油部1的外部,所述壓油區12位于所述儲油部,所述壓油區12的內外分別設置有相互并列的壓油輥11。所述動力部2設置有動力螺旋槳9。
[0026]該回收船在水面作業的時候,吸油區4在外部與水面的石油接觸,進而將石油吸附在吸油氈10上,吸油氈10通過牽引輥帶動循環轉動,吸油氈10吸附在石油轉動到壓油區12的時候,兩個壓油輥11將擠壓吸油氈10上的石油,石油從吸油氈10上脫離,由于壓油區12位
于儲油部,因此從吸油氈10上脫離的石油將存儲在儲油部。由上實現對石油的回收。吸油氈10通過牽引輥帶動循環轉動,轉動的過程實現吸油和壓油的目的,吸油氈10能夠重復使用,一方面能夠提高吸油機構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擁有更高的吸油效率。
[0027]所述吸油區4的上側向前傾斜設置。以便更大面積的與外部的石油接觸。
[0028]所述儲油部包括臨時油倉5和儲油膨脹囊3,所述臨時油倉5和所述儲油膨脹囊3通過管道6連通,所述管道6設置有泵,所述壓油區12位于所述臨時油倉5。臨時油倉5用于臨時存儲石油,然后通過泵將石油抽取到儲油膨脹囊3進行存儲,儲油膨脹囊3形狀不特定,可以更好的進行收納,便于更好的轉運石油,通過膨脹存儲石油,體積不再受船體的限制,能夠收集更多的石油。
[0029]所述儲油膨脹囊3位于水體內??梢愿臃奖阃羞\石油。
[0030]所述儲油膨脹囊3位于所述動力部2的后方。便于帶動石油在水面移動。
[0031]所述動力螺旋槳9在所述動力部2的兩側分別設置。通過兩側設置動力螺旋槳9,能夠更好的實現船體的轉向,以便對石油更有指向性的收集。
[0032]還包括有主板、攝像頭7和信號傳輸模塊,所述主板分別電連至攝像頭7、信號傳輸模塊和動力螺旋槳9。以便通過攝像頭7收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部(1)、動力部(2)和儲油部;所述吸油部(1)包括吸油氈(10)、牽引輥和壓油輥(11),所述吸油氈(10)為繞設于若干所述牽引輥的環形結構,所述吸油氈(10)包括吸油區(4)和壓油區(12),所述吸油區(4)位于所述吸油部(1)的外部,所述壓油區(12)位于所述儲油部,所述壓油區(12)的內外分別設置有相互并列的壓油輥(11);所述動力部(2)設置有動力螺旋槳(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區(4)的上側向前傾斜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部包括臨時油倉(5)和儲油膨脹囊(3),所述臨時油倉(5)和所述儲油膨脹囊(3)通過管道(6)連通,所述管道(6)設置有泵,所述壓油區(12)位于所述臨時油倉(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一凡,吳魁,
申請(專利權)人:張一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