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室內裝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包括包括第一門套線、門套板和第二門套線;第一門套線與門套板的一端插接;第二門套線與門套板的另一端插接;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相互配合用于將門套板固定在墻體上;門套板由若干個門套板塊組成;門套板塊兩端分別設有插接部和插接槽,相鄰的所述插接部與插接槽相互配合卡接;門扇通過天地軸合頁與第二門套線連接,第二門套線上設有配合門扇關閉的門檔;根據墻體厚度調整門套板塊的數量以滿足裝配需求;通過天地軸合頁將門扇與門套連接,門扇上預裝有門鎖,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現場測量、加工及安裝流程繁瑣,容易造成材料浪費,不能適應現場墻體厚度不均勻的問題。不均勻的問題。不均勻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室內裝飾
,具體涉及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
技術介紹
[0002]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由于粗放式施工導致建筑墻面平整度誤差大,導致室內整面墻體的對角線誤差有30~50mm,對于傳統裝修來說刮膩子、刷漆并沒有太大難度。但是,對于裝配化裝修企業則需要更多的技術方案、構件、工具來克服。且由于墻體的歪斜、厚度誤差也會帶來標準門套無法與之柔性適配的問題,每套住宅每扇門逐一測量又會帶來高昂的時間及人工成本。最終,導致套裝門廠家抽樣測量后,依據最大墻面厚度生產門套,現場安裝時門套線的側面與墻面產生的較大縫隙用膠水來做密封填充,并未從本質上解決此問題。
[0003]傳統室內門的測繪、加工、安裝全流程包括:基層清潔
→
測量
→
安裝門套前二次測量
→
裁切門套板內側墊板(安裝小木塊如下照片)
→
門套板與門洞尺寸校對
→
門洞口尺寸修正(剔除凸出部分,砂漿填充凹陷部分)
→
門洞口固定門套板(如下照片)
→
校準水平及垂直度
→
二次清潔
→
門扇上安裝子母合頁
→
將帶有子母合頁的門扇預固定在門套板上
→
校準門縫尺寸
→
合頁螺絲二次緊固
→
門套板兩側斜向補釘與墊板(小木塊)加固
→
門套線裁切、打膠分為上部、左側、右側固定于門套板上。
[0004]傳統室內門存在現場測量、現場加工及安裝流程繁瑣,成本高,周期長;例如門扇上門鎖安裝前的開孔,如電動開孔工具操作失誤,將造成整個門扇報廢;門套線現場裁切鋸長了要反復鋸,鋸短了浪費材料;傳統門套線的設計及安裝方式沒辦法適應墻體厚度的不均勻,只能通過插接到門套板的最深處才具有安裝牢固度,無法隨著墻厚度誤差做柔性伸縮調節,當需要短期內完成大批量套裝門產品的項目交付時,傳統門套對于現場的精準測量將消耗大量時間及人力成本,往往留給工廠加工,現場安裝的周期非常緊迫,一旦出現產品誤差又沒有糾錯的時間;對安裝人員的經驗、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現場安裝一旦出現錯誤將會造成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現場測量、加工及安裝流程繁瑣,容易造成材料浪費,不能適應現場墻體厚度不均勻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所述門套包括第一門套線、門套板和第二門套線;
[0007]所述第一門套線與門套板的一端插接;
[0008]所述第二門套線與門套板的另一端插接;
[0009]所述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相互配合用于將門套板固定在墻體上;
[0010]所述門套板由若干個門套板塊組成;所述門套板塊的一端設有插接部,另一端設
有插接槽,相鄰的所述插接部與插接槽相互配合卡接。
[0011]所述門扇通過天地軸合頁與第二門套線連接,所述第二門套線上設有配合門扇關閉的門檔。
[0012]進一步,所述第一門套線上靠近墻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第一門套線上遠離墻體的側壁形成第一門套槽,所述第一門套槽的大小與門套板塊的大小相匹配,用于與門套板塊插接。
[0013]進一步,所述第二門套線上靠近墻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與第二門套線上遠離墻體的側壁形成第二門套槽,所述第二門套槽的大小與門套板塊的大小相匹配,用于與門套板塊插接。
[0014]進一步,所述第一門套線上設有第一收口臂,所述第一收口臂與第一凸臺配合形成第一連接槽,所述第二門套線上設有第二收口臂,所述第二收口臂與第二凸臺配合形成第二連接槽,所述第一收口臂和第二收口臂分別用于將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固定在墻體上,所述第一連接槽和第二連接槽用于容納連接件。
[0015]進一步,所述第二門套線上還設有合頁安裝腔,所述合頁安裝腔設置在第二門套線與第二門套槽之間。
[0016]進一步,所述第一收口臂和第二收口臂均設有固定筋和限位筋,所述固定筋與限位筋平行設置,所述固定筋和限位筋之間的垂直距離與連接件的大小相匹配。
[0017]進一步,所述合頁安裝腔內設有第一方向限位臂、第二方向限位臂和第三方向限位筋,所述第一方向限位臂與第二方向限位臂相對平行設置,所述第二方向限位臂上與第一方向限位臂相對的一側設有限位槽,所述第三方向限位筋設置在第二門套線上遠離墻體的側壁內側,且位于第一方向限位臂與第二方向限位臂之間,限位槽與第一方向限位臂之間的垂直距離與天地軸合頁寬度大小相匹配,第三方向限位筋與限位槽之間的垂直距離與天地軸合頁厚度大小相匹配。
[0018]進一步,所述第二門套線上還設有止震機構,所述止震機構設置在門擋上與門配合的一側,用于緩沖關門時產生的震動。
[0019]進一步,所述止震機構包括止震墊和止震蓋,所述止震墊的一側卡接在第二門套槽上且位于門檔與門配合的一側,止震墊的另一側與止震蓋卡接,所述門擋上設有卡槽,止震蓋通過卡槽卡接固定,所述止震蓋上遠離門扇的一側設有緩沖邊。
[0020]進一步,所述天地軸合頁包括地軸合頁和天軸合頁,所述地軸合頁安裝在縱向安裝的第二門套線內的合頁安裝腔的底端,所述天軸合頁安裝在縱向安裝的第二門套線內的合頁安裝腔的頂端,所述門扇的頂端設有天軸合頁槽,所述天軸合頁槽與天軸合頁配合使用,所述門扇的底端設有地軸合頁槽,所述地軸合頁槽與地軸合頁配合使用。
[0021]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2]本專利技術通過相互卡接的門套板塊使門套板能夠適應不同厚度墻體的安裝,不需要提前到現場進行測量墻體厚度定制門套板的尺寸,根據墻體厚度調整門套板塊的數量以滿足裝配需求;通過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與墻體的連接將門套板固定在墻體上,實現了拼裝式的門套固定,通過天地軸合頁將門扇與門套連接,門扇上預裝有門鎖,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現場測量、加工及安裝流程繁瑣,容易造成材料浪費,不能適應現場墻體厚度不均勻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門套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門套線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門套線結構示意圖;
[0027]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連接件連接狀態示意圖;
[0028]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門扇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9]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天軸合頁結構示意圖;
[0030]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門套裝配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
[0032]1、第一門套線;10、第一凸臺;11、第一門套槽;12、第一收口臂;120、固定筋;121、限位筋;2、門套板;21、門套板塊;211、插接部;212、插接槽;3、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包括安裝在門洞墻體上的門套和門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門套包括第一門套線(1)、門套板(2)和第二門套線(3);所述第一門套線(1)與門套板(2)的一端插接;所述第二門套線(3)與門套板(2)的另一端插接;所述第一門套線(1)和第二門套線(3)相互配合用于將門套板(2)固定在墻體上;所述門套板(2)由若干個門套板塊(21)組成;所述門套板塊(21)的一端設有插接部(211),另一端設有插接槽(212),相鄰的所述插接部(211)與插接槽(212)相互配合卡接;所述門扇(4)通過天地軸合頁與第二門套線(3)連接,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設有配合門扇(4)關閉的門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門套線(1)上靠近墻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一凸臺(10),所述第一凸臺(10)與第一門套線(1)上遠離墻體的側壁形成第一門套槽(11),所述第一門套槽(11)的大小與門套板塊(21)的大小相匹配,用于與門套板塊(21)插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靠近墻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二凸臺(30),所述第二凸臺(30)與第二門套線(3)上遠離墻體的側壁形成第二門套槽(31),所述第二門套槽(31)的大小與門套板塊(21)的大小相匹配,用于與門套板塊(21)插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門套線(1)上設有第一收口臂(12),所述第一收口臂(12)與第一凸臺(10)配合形成第一連接槽,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設有第二收口臂(32),所述第二收口臂(32)與第二凸臺(30)配合形成第二連接槽,所述第一收口臂(12)和第二收口臂(32)分別用于將第一門套線(1)和第二門套線(3)固定在墻體上,所述第一連接槽和第二連接槽用于容納連接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還設有合頁安裝腔(33),所述合頁安裝腔(33)設置在第二門套線(3)與第二門套槽(31)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伸縮門套調節結構的套裝門,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俊杰,趙靜,梅能敏,孫春祥,王龍濤,邵俊義,
申請(專利權)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