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PTFE濾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包括PTFE濾袋本體,所述PTFE濾袋本體端頭外壁處復合有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底部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內側復合有膠墊,所述PTFE濾袋本體外側可拆卸連接有外襯套,所述外襯套由抗拉層、防水透氣膜和竹原纖維層組成,所述外襯套端頭處設有金屬箍圈,所述抗拉層由第一尼龍束和第二尼龍束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金屬箍圈嵌入至卡槽的內側,同時使卡槽內側的膠墊與金屬箍圈外壁相抵接,防止脫落,同時可有效的提高金屬箍圈與外殼體結合處的密封效果,通過設置防水透氣膜,使外襯套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可有效的防止PTFE濾袋本體被浸濕,從而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進行。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
[0001]本技術涉及PTFE濾袋
,具體為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
技術介紹
[0002]PTFE即聚四氟乙烯,又稱Teflon(特氟龍),是袋式過濾材料里最高端的品種之一。聚四氟乙烯合成纖維濾袋是一種獨特的材料制成的濾袋,在240℃的連續運行溫度,瞬間260℃的溫度條件下,能耐全部PH值范圍內的酸堿侵蝕。聚四氟乙烯合成纖維濾袋自潤性極佳、不吸潮、能承受紫外線輻射。但PTFE纖維濾料的耐磨性一般,所以對濾袋框架有較嚴格的要求(光潔度)。傲藍PTFE纖維濾袋比較適用于需耐腐蝕性的惡劣條件、濾料使用壽命要求高的場合。
[0003]現有的PTFE濾袋不具備防水的效果,當PTFE濾袋被水浸濕之后,灰塵會粘附在濾袋的外壁處,導致灰塵堵塞濾袋,無法使空氣流通,會影響凹PTFE濾袋的除塵,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中提出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一)技術目的
[0005]為解決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具有通過金屬箍圈嵌入至卡槽的內側,同時使卡槽內側的膠墊與金屬箍圈外壁相抵接,防止脫落,同時可有效的提高金屬箍圈與外殼體結合處的密封效果,通過設置防水透氣膜,使外襯套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可有效的防止PTFE濾袋本體被浸濕,從而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的特點。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包括PTFE濾袋本體,所述PTFE濾袋本體端頭外壁處復合有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底部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內側復合有膠墊,所述PTFE濾袋本體外側可拆卸連接有外襯套,所述外襯套由抗拉層、防水透氣膜和竹原纖維層組成,所述外襯套端頭處設有金屬箍圈,所述抗拉層由第一尼龍束和第二尼龍束組成。
[0008]優選的,所述抗拉層與竹原纖維層分別位于外襯套的外側與內側,所述抗拉層、防水透氣膜和竹原纖維層之間粘接復合相連。
[0009]優選的,所述金屬箍圈通過熱熔壓接的方式與外襯套端口處相連。
[0010]優選的,所述金屬箍圈與卡槽構成嵌入式結構,所述膠墊表面開設有防滑紋。
[0011]優選的,所述第一尼龍束和第二尼龍束均設置有多根,且多根所述第二尼龍束與第一尼龍束之間經緯交織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尼龍束和第二尼龍束均由多根尼龍單絲螺旋加捻構成。
[0013]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0014]1、本技術,通過將外襯套套接在PTFE濾袋本體的外側,同時使外襯套端頭處
的金屬箍圈與外殼體底端開設的卡槽相對應,通過金屬箍圈嵌入至卡槽的內側,同時使卡槽內側的膠墊與金屬箍圈外壁相抵接,一方面可提高金屬箍圈與外殼體結合的穩定性,防止脫落,同時可有效的提高金屬箍圈與外殼體結合處的密封效果,通過外襯套由抗拉層、防水透氣膜和竹原纖維層組成,通過設置防水透氣膜,使外襯套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可有效的防止PTFE濾袋本體被浸濕,從而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
[0015]2、本技術,抗拉層由多根第二尼龍束與第一尼龍束之間經緯交織連接,不僅提高了外襯套整體的抗拉效果,而且還使外襯套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0016]3、本技術,通過在外襯套的最內側設置竹原纖維層,竹原纖維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的外襯套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的抗拉層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
[0021]1、PTFE濾袋本體;
[0022]2、外殼體;201、卡槽;202、膠墊;
[0023]3、外襯套;
[0024]4、金屬箍圈;
[0025]5、抗拉層;501、第一尼龍束;502、第二尼龍束;
[0026]6、防水透氣膜;
[0027]7、竹原纖維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
[0029]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0]如圖1
?
3所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包括PTFE濾袋本體1,所述PTFE濾袋本體1端頭外壁處復合有外殼體2,所述外殼體2底部開設有卡槽201,所述卡槽201內側復合有膠墊202,所述PTFE濾袋本體1外側可拆卸連接有外襯套3,所述外襯套3由抗拉層5、防水透氣膜6和竹原纖維層7組成,所述外襯套3端頭處設有金屬箍圈4,所述抗拉層5由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組成。
[003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所述抗拉層5與竹原纖維層7分別位于外襯套3的外側與內側,所述抗拉層5、防水透氣膜6和竹原纖維層7之間粘接復合相連;
[0032]需要說明的是,使外襯套3具備有抗拉、耐磨、防水透氣以及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
[0033]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金屬箍圈4通過熱熔壓接的方式與外襯套3端口處
相連;
[0034]需要說明的是,通過在外襯套3端頭處設置金屬箍圈4,方便外襯套3與外殼體2相連接,從而便于將外襯套3套接在PTFE濾袋本體1的外側。
[0035]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金屬箍圈4與卡槽201構成嵌入式結構,所述膠墊202表面開設有防滑紋;
[0036]需要說明的是,通過在膠墊202表面設置防滑紋,可有效的增大與金屬箍圈4之間的摩擦力,從而防止金屬箍圈4從卡槽201內側松脫。
[0037]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均設置有多根,且多根所述第二尼龍束502與第一尼龍束501之間經緯交織連接;
[0038]需要說明的是,通過利用經編機織成基材,采用經編定向結構對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進行經緯編織,方便加工成型。
[0039]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均由多根尼龍單絲螺旋加捻構成;
[0040]需要說明的是,可有效的提高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結構強度,從而提高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的抗拉效果。
[0041]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過將外襯套3套接在PTFE濾袋本體1的外側,同時使外襯套3端頭處的金屬箍圈4與外殼體2底端開設的卡槽201相對應,通過金屬箍圈4嵌入至卡槽201的內側,同時使卡槽201內側的膠墊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包括PTFE濾袋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濾袋本體(1)端頭外壁處復合有外殼體(2),所述外殼體(2)底部開設有卡槽(201),所述卡槽(201)內側復合有膠墊(202),所述PTFE濾袋本體(1)外側可拆卸連接有外襯套(3),所述外襯套(3)由抗拉層(5)、防水透氣膜(6)和竹原纖維層(7)組成,所述外襯套(3)端頭處設有金屬箍圈(4),所述抗拉層(5)由第一尼龍束(501)和第二尼龍束(502)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PTFE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層(5)與竹原纖維層(7)分別位于外襯套(3)的外側與內側,所述抗拉層(5)、防水透氣膜(6)和竹原纖維層(7)之間粘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士亮,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康隆迪超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