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護坡板,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板、至少一個活動板、兩個反推機構、至少一個單向機構、X型連桿架、至少一個連接桿、第一長桿、四個對接槽、第二長桿和至少一個滑塊。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反推機構、固定板、活動板的設置,針對基坑塌陷的特點,從初始小范圍坍塌就可以及時對坍塌點進行有效的支撐,對坍塌點及時支撐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坑整面坍塌,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并且通過第一長桿、第二長桿和所有連接桿的設置,聯動所有的單向機構伸出,對整面坑壁進行預防支撐,維持基坑的形狀,同時分散單個反推機構或者單向機構的支撐力,增大對坑壁整體的承受力。增大對坑壁整體的承受力。增大對坑壁整體的承受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土木工程
,具體為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對基坑進行防護,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0003]專利號為CN113266018B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頂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支撐柱的一側開設有零件安裝腔,所述零件安裝腔中活動安裝有第一螺紋柱,本專利技術通過支撐柱內部電機的轉動帶動第一螺紋柱進行轉動,第一螺紋柱轉動時會帶動第一螺紋塊進行移動,第一螺紋塊移動時會帶動第一連接柱改變與支撐柱之間的夾角,這樣第一連接柱在運動時會通過銷軸塊與滑動塊帶動轉動塊運動,并且轉動塊轉動時會圍繞第一固定柱轉動,直至轉動塊能夠與限位環塊相連接,這樣可以達到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能夠對護坡進行加固效果。
[0004]上述專利通過第一連接柱在運動時會通過銷軸塊與滑動塊帶動轉動塊運動,并且轉動塊轉動時會圍繞第一固定柱轉動,直至轉動塊能夠與限位環塊相連接,從而起到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對護坡進行加固,但是上述裝置沒有在坍塌起初對其坍塌點進行及時有效的支撐,后續坍塌點兩側進行塌陷時的勢能難以進行阻擋,并且坍塌時的勢能沒有利用起來造成了勢能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針對現有技術解決方案過于單一的技術問題,提供了顯著不同于現有技術的解決方案,具體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沒有在坍塌起初時利用其坍塌的勢能對其坍塌點進行及時有效的支撐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護坡板,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板、至少一個活動板、兩個反推機構、至少一個單向機構、X型連桿架、至少一個連接桿、第一長桿、四個對接槽、第二長桿和至少一個滑塊,至少一個所述護坡板依次固定連接,至少一個所述固定板對應設置在至少一個護坡板的背面,至少一個活動板對應設置在護坡板和固定板之間,兩個所述聯動機構分別設置在兩個端部的固定板上,且兩個所述聯動機構分別與對應的活動板固定連接,所述X型連桿架一側轉動設置在每個固定板的背面,所述第一長桿固定設置在兩個聯動機構的端部,且第一長桿的底部與X型連桿架的一側滑動配合,至少一個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長桿的側壁,至少一個所述單向機構分別固定設置在對應連接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長桿固定設置在每個單向機構的端部,四個所述對接槽分別設置在端部的固定板兩側,至少一個所述滑塊分別設置在X型連桿架的端部轉動連接處。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長桿的底部設置有供滑塊滑動的滑槽。
[0008]優選地,每個所述反推機構均包括三面齒條、兩個第一齒輪、兩個插板、兩個第一楔形塊、兩個第二楔形塊、兩個第一齒條、第二齒輪、第二齒條、推動板和兩個固定架,所述三面齒條滑動設置在固定板上,兩個所述固定架設置在固定板的正面,兩個所述第一齒輪分別轉動設置在兩個固定架上,且兩個所述第一齒輪分別位于三面齒條的兩側,兩個第一楔形塊固定設置在活動板的背面,兩個所述插板滑動插接在對應的插接槽內,兩個所述第二楔形塊固定設置在對應的插板上,兩個所述第一齒條固定設置在對應的第二楔形塊的頂部,所述第二齒輪轉動設置在三面齒條的下方,所述第二齒條設置在第二齒輪的下方,且第二齒條與固定板滑動配合,所述推動板設置在第二齒條靠近護坡板的一端。
[0009]優選地,所述活動板的中部設置有通槽,且通槽尺寸比推動板大。
[0010]優選地,每個所述單向機構均包括反推板、雙面齒條、安裝套、兩個扭簧、兩個轉軸、兩個卡塊和兩個限位柱,所述反推板設置在連接桿靠近護坡板的一端,所述安裝套滑動設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雙面齒條滑動設置在安裝套的內部,兩個所述限位柱固定設置在雙面齒條兩側,兩個所述轉軸分別轉動設置在雙面齒條兩側,兩個所述卡塊分別固定設置在兩個轉軸上,兩個所述扭簧套設在兩個轉軸上。
[0011]優選地,每個所述卡塊的端部內側端均設置有弧形面。
[0012]優選地,每個所述固定板背面均設置有供X型連桿架兩側轉動處滑動的安裝槽。
[0013]優選地,每個所述第一楔形塊端部均設置有第一斜面,每個所述第二楔形塊的端部均設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配合。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通過反推機構、固定板、活動板的設置,針對基坑塌陷的特點,從初始小范圍坍塌就可以及時對坍塌點進行有效的支撐,對坍塌點及時支撐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坑整面坍塌,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并且通過第一長桿、第二長桿和所有連接桿的設置,聯動所有的單向機構伸出,對整面坑壁進行預防支撐,維持基坑的形狀,同時分散單個反推機構或者單向機構的支撐力,保證裝置的正常使用,增大對坑壁整體的承受力;(2)本專利技術通過三面齒條、兩個第一齒輪、兩個插板、兩個第一齒條、第二齒輪、第二齒條、推動板和兩個固定架的設置,對基坑坍塌時的勢能進行利用給予坍塌點支撐力的同時無需額外動力來源,減少能源消耗,值得批量推廣,并且通過第一楔形塊、兩個插板、兩個第二楔形塊和限位槽的設置,插板和相鄰的兩個固定板內限位槽對接,使得坍塌點兩側的固定板連接為一個整體,分攤坍塌點的多余坍塌勢能,對坍塌點的支撐更加穩定;(3)本專利技術通過反推板、雙面齒條、扭簧、卡塊和限位柱的設置,可以保證雙面齒條只能單向滑動,避免出現雙面齒條伸出對基坑側壁進行抵觸后還會發生回退的現象,增加其支撐的穩定性,并且通過第二長桿的設置,聯動所有的雙面齒條同步移動,可以對基坑整面未坍塌點進行預先支撐,防止出現連續坍塌的情況發生;(4)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實現了從初始小范圍坍塌就可以及時對坍塌點進行有效的支撐,對坍塌點及時支撐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坑整面坍塌,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的特點,并且可以對基坑坍塌時的勢能進行利用,給予坍塌點支撐力的同時無需額外動力來源,減少能源消耗,值得批量推廣,并且可以分攤坍塌點的多余坍塌勢能,對整面坑壁進行預支撐,防止出現連續坍塌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反推機構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反推機構部分結構側視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部分結構仰視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單向機構部分結構實體圖;圖7為圖6中A處放大圖。
[0016]圖中:1、護坡板;2、固定板;3、活動板;4、反推機構;41、三面齒條;42、第一齒輪;43、插板;44、第一楔形塊;45、第二楔形塊;46、第一齒條;47、第二齒輪;48、第二齒條;49、推動板;410、固定架;5、單向機構;51、反推板;52、限位柱;53、雙面齒條;54、安裝套;55、扭簧;56、轉軸;57、卡塊;6、X型連桿架;7、連接桿;8、第一長桿;10、對接槽;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護坡板(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板(2)、至少一個活動板(3)、兩個反推機構(4)、至少一個單向機構(5)、X型連桿架(6)、至少一個連接桿(7)、第一長桿(8)、四個對接槽(10)、第二長桿(11)和至少一個滑塊(13),至少一個所述護坡板(1)依次固定連接,至少一個所述固定板(2)對應設置在至少一個護坡板(1)的背面,至少一個活動板(3)對應設置在護坡板(1)和固定板(2)之間,兩個所述聯動機構分別設置在兩個端部的固定板(2)上,且兩個所述聯動機構分別與對應的活動板(3)固定連接,所述X型連桿架(6)一側轉動設置在每個固定板(2)的背面,所述第一長桿(8)固定設置在兩個聯動機構的端部,且第一長桿(8)的底部與X型連桿架(6)的一側滑動配合,至少一個所述連接桿(7)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長桿(8)的側壁,至少一個所述單向機構(5)分別固定設置在對應連接桿(7)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長桿(11)固定設置在每個單向機構(5)的端部,四個所述對接槽(10)分別設置在端部的固定板(2)兩側,至少一個所述滑塊(13)分別設置在X型連桿架(6)的端部轉動連接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長桿(8)的底部設置有供滑塊(13)滑動的滑槽(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木工程用基坑護坡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反推機構(4)均包括三面齒條(41)、兩個第一齒輪(42)、兩個插板(43)、兩個第一楔形塊(44)、兩個第二楔形塊(45)、兩個第一齒條(46)、第二齒輪(47)、第二齒條(48)、推動板(49)和兩個固定架(410),所述三面齒條(41)滑動設置在固定板(2)上,兩個所述固定架(410)設置在固定板(2)的正面,兩個所述第一齒輪(42)分別轉動設置在兩個固定架(410)上,且兩個所述第一齒輪(42)分別位于三面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勝,單宏偉,周苗苗,王寶,黃安云,孫通,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