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衣物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設備,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當中的抽屜和箱體的連接結構不能同時有效承受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力的問題。為此目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衣物處理設備包括第一移動部件、第二移動部件、第三移動部件和可抽拉的工作部件,第二移動部件上設置有凹槽和斜面;工作部件上設有支撐部件,第一移動部件和第三移動部件設置在工作部件上;在工作部件的抽拉過程中,使第一移動部件帶動工作部件在第二移動部件上移動,并在工作部件到達工作位后使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凹槽,第三移動部件移動至斜面上。由于第一移動部件的支撐力和水平力均被分擔,因此提升了連接結構的強度,并且由于斜面的存在,拉出過程更加省力。出過程更加省力。出過程更加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衣物處理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衣物處理
,具體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現有技術當中具有打開方式為抽拉式的衣物處理設備,此種衣物處理設備通過抽拉機器放入或取出洗滌物或其它烘干、除臭等衣物鞋服,主要包括抽屜和箱體的組件,洗滌物的洗滌或其它處理方式主要是在抽屜內完成,箱體主要是起到承重固定的作用,因此抽屜和箱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就特別重要。
[0003]現有技術當中的連接方式多為滑軌連接,但是對于類似波輪式的抽屜洗滌裝置,因為抽屜內部設置有洗滌桶,在洗滌和脫水過程中會有水平方向的震動,滑軌在設計時主要是承受垂直方向的力,在水平方向的可靠性較差,時間較長后會損壞滑軌,導致抽屜抽拉不暢,最終完全損壞。
[0004]相應地,本領域需要一種新的衣物處理設備來解決現有技術當中的抽屜和箱體的連接結構不能既有效承受水平方向的力,又有效承受垂直方向的力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即,解決現有技術當中的抽屜和箱體的連接結構不能既可以有效承受水平方向的力,又可以有效承受垂直方向的力的問題。
[0006]在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設備,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第一移動部件、第二移動部件、第三移動部件和可抽拉的工作部件,
[0007]所述第二移動部件上設置有凹槽和斜面;
[0008]所述工作部件上設置有支撐部件,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三移動部件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件上;
[0009]所述衣物處理設備設置成能夠在所述工作部件的抽拉過程中,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三移動部件帶動所述工作部件在所述第二移動部件上移動,并在所述工作部件到達工作位后,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所述第三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斜面上,進而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不支撐或支撐部分所述工作部件的重力,并且使所述支撐部件支撐剩余部分的所述工作部件的重力。
[0010]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為兩側凸起導向塊、中間設置滑道的滑軌,所述凹槽設置在中間的所述滑道上,所述支撐部件設置成在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時,能夠與所述凸起導向塊抵接。
[0011]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衣物處理設備的操作側為前側,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的前后側存在高度差。
[0012]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為后滾輪,相應地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滑道的后側。
[0013]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三移動部件前滾輪,所述前滾輪
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件的前側,并且所述前滾輪設置成能夠在所述斜面上移動。
[0014]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為滑動裝置,所述滑動裝置設置成能夠滑入或滑出所述凹槽。
[0015]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滑動裝置為側邊設置有倒圓角的滑塊。
[0016]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的后側還設置有阻尼裝置。
[0017]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阻尼裝置為彈簧。
[0018]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為在外側設置凸起導向塊、在內側設置滑道的滑軌,所述凹槽設置在內側的所述滑道上,所述支撐部件設置成在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時,能夠與所述凸起導向塊抵接。
[0019]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為在內側設置凸起導向塊、在外側設置滑道的滑軌,所述凹槽設置在外側的所述滑道上,所述支撐部件設置成在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時,能夠與所述凸起導向塊抵接。
[0020]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內側還設置有能夠檢測所述第一移動部件是否停止到位的傳感器。
[0021]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為上下可伸縮移動的結構,以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后能夠觸發所述傳感器。
[0022]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部件上還設置有插入式的卡扣,所述衣物處理設備還包括箱體,在所述箱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設置成能夠在所述工作部件進入工作位的過程中朝向所述卡槽運動,并且在所述工作部件進入工作位后插入所述卡槽內。
[0023]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部件為支撐塊。
[0024]在上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的后側高度高于前側高度。
[0025]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本技術能夠在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凹槽后,使支撐部件支撐部分或者全部的工作部件的重力,減少或取消第一移動部件的支撐力,如此,第一移動部件便能夠減少或取消在衣物處理設備工作過程中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和垂直方向的力,從而避免第一移動部件在受力過程中的損壞,使得衣物處理設備的抽拉不暢的問題,并且,由于斜面的存在,使得第一移動部件進入凹槽后,第一移動部件和第三移動部件仍然能夠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證工作部件的整體水平放置。除此之外,斜面的設計也使得用戶在向外拉出的過程當中,不必花費太大的力氣就可以將第一移動部件從凹槽中拉出,節省用戶體力,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0026]下面參照附圖并結合洗衣機來描述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附圖中:
[0027]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一,其中示出了工作部件部分抽拉出箱體的狀態;
[0028]圖2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二,其中隱藏了箱體后示出了工作部件抽拉
的整體結構;
[0029]圖3是圖1中整體結構的主視圖;
[0030]圖4是圖1中整體結構的俯視圖;
[0031]圖5是圖4去除箱體后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6是圖5的A
?
A處的剖視圖的實施例一的方案;
[0033]圖7為圖6中的后滾輪與支撐塊的安裝結構的方案;
[0034]圖8為圖6中的后滾輪在抽拉過程中未達到凹槽的方案,其中示出了支撐塊與凸起導向塊之間在未達到凹槽時的間隙;
[0035]圖9為圖6中的后滾輪在抽拉過程中達到凹槽的方案,其中示出了支撐塊與凸起導向塊之間在達到凹槽時相抵接的方案;
[0036]圖10是圖5中的A
?
A處的剖視圖的實施例二的方案,其中示出了滑軌的前后側存在高度差的方案;
[0037]圖11是圖5的兩側凸起導向塊、中間設置滑道的滑軌的方案;
[0038]圖12是在外側設置凸起導向塊、在內側設置滑道的滑軌的方案;
[0039]圖13是在內側設置凸起導向塊、在外側設置滑道的滑軌的方案;
[0040]圖14是傳感器的位置設置方案以及一種可伸縮設置的后滾輪的方案;
[0041]圖15是本技術的卡槽與卡扣平行于滑軌插入的方案;
[0042]圖16是本技術的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第一移動部件、第二移動部件、第三移動部件和可抽拉的工作部件,所述第二移動部件上設置有凹槽和斜面;所述工作部件上設置有支撐部件,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三移動部件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件上;所述衣物處理設備設置成能夠在所述工作部件的抽拉過程中,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三移動部件帶動所述工作部件在所述第二移動部件上移動,并在所述工作部件到達工作位后,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所述第三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斜面上,進而使所述第一移動部件不支撐或支撐部分所述工作部件的重力,并且使所述支撐部件支撐剩余部分的所述工作部件的重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為兩側凸起導向塊、中間設置滑道的滑軌,所述凹槽設置在中間的所述滑道上,所述支撐部件設置成在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移動至所述凹槽時,能夠與所述凸起導向塊抵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處理設備的操作側為前側,所述第二移動部件的前后側存在高度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為后滾輪,相應地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滑道的后側。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動部件為前滾輪,所述前滾輪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件的前側,并且所述前滾輪設置成能夠在所述斜面上移動。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動部件為滑動裝置,所述滑動裝置設置成能夠滑入或滑出所述凹槽。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裝置為側邊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佑喜,田云,劉天一,吉佳文,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