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污泥回收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包括干燥筒體,所述干燥筒體的內部設置有中空主軸,所述中空主軸的外表面設置有空心槳葉,所述干燥筒體的內側固定安裝有溢流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過濾網、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排水管,通過中空主軸的轉動將會帶動空心槳葉對污泥進行翻攪以及加熱,使得污泥表面的水分蒸發,同時在對污泥翻攪時會有部分水分經過過濾網流動至干燥筒體的內側并通過排水管排出,同時通過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配合,使得轉盤將會伴隨著中空主軸一同進行旋轉,從而刮刀將會刮除過濾網外側的污泥,進而可以通過排出污泥中的部分水分來提高對污泥的干燥效率。部分水分來提高對污泥的干燥效率。部分水分來提高對污泥的干燥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
[0001]本技術涉及污泥回收
,更具體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工作人員在對污泥進行回收處理時,常常會需要使用到槳葉干燥機,而現有技術中的槳葉干燥機主要利用高溫對水分進行蒸發來起到干燥的作用,由于經過回收的污泥中存在的水分較多,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時,污泥呈流態;65%~85%時呈塑態;低于60%時則呈固態,使得污泥在經過槳葉的翻攪之后,水分容易集中到一處,從而僅僅利用蒸發的方式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對污泥進行干燥,進而降低了對污泥處理的效率,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具有干燥效率高和降低磨損的優點。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包括干燥筒體,所述干燥筒體的內部設置有中空主軸,所述中空主軸的外表面設置有空心槳葉,所述干燥筒體的內側固定安裝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內部活動套接有轉盤,所述溢流板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刮刀,所述轉盤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過濾網,所述中空主軸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齒輪,所述轉盤的左側穿過干燥筒體并固定連接有圓桿,所述圓桿的外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干燥筒體的底部固定連通有排水管。
[0005]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干燥筒體的內側設置有污泥倉,所述污泥倉兩側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圓軸,所述圓軸的底部穿過干燥筒體并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圓軸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復位彈簧。
[000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污泥倉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長桿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長桿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刮板。
[0007]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刮板與污泥倉的內壁接觸,所述刮板與螺紋桿螺紋套接。
[000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刮刀與轉盤的外側接觸。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干燥筒體的截面呈W形,所述排水管連通干燥筒體內側的波谷處。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圓軸與干燥筒體活動套接,所述復位彈簧彈性支撐于污泥倉與干燥筒體之間。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中空主軸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中空主軸外側的空心槳葉依次交錯排列。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術通過設置過濾網、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排水管,通過中空主軸的轉動將會帶動空心槳葉對污泥進行翻攪以及加熱,使得污泥表面的水分蒸發,同時在對污泥翻攪時會有部分水分經過過濾網流動至干燥筒體的內側并通過排水管排出,同時通過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配合,使得轉盤將會伴隨著中空主軸一同進行旋轉,從而可以通過轉盤與刮刀的配合,使得刮刀將會刮除過濾網外側的污泥,避免污泥堆積在過濾網的表面,進而可以通過排出污泥中的部分水分來提高對污泥的干燥效率。
[0014]2、本技術通過設置污泥倉、圓軸和復位彈簧,由于污泥中有時會存在石子砂礫等堅硬物質,通過圓軸與干燥筒體之間的配合,使得圓軸可以帶動污泥倉沿干燥筒體的內側進行上下移動,使得當空心槳葉擠壓到堅硬物質時,堅硬物體對污泥倉擠壓的過程中,將會帶動污泥倉對復位彈簧進行壓縮,從而可以暫時擴大污泥倉與空心槳葉之間的距離,進而能夠降低其磨損。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槳葉干燥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頂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側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污泥倉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技術正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干燥筒體;2、中空主軸;3、空心槳葉;4、溢流板;5、轉盤;6、刮刀;7、過濾網;8、第一齒輪;9、圓桿;10、第二齒輪;11、污泥倉;12、圓軸;13、限位板;14、復位彈簧;15、長桿;16、驅動電機;17、螺紋桿;18、刮板;19、排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如圖1至圖5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包括干燥筒體1,干燥筒體1的內部設置有中空主軸2,中空主軸2的外表面設置有空心槳葉3,干燥筒體1的內側固定安裝有溢流板4,溢流板4的內部活動套接有轉盤5,溢流板4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刮刀6,轉盤5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過濾網7,中空主軸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齒輪8,轉盤5的左側穿過干燥筒體1并固定連接有圓桿9,圓桿9的外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10,干燥筒體1的底部固定連通有排水管19。
[0023]通過中空主軸2的轉動將會帶動空心槳葉3對污泥進行翻攪以及加熱,使得污泥表面的水分蒸發,同時在對污泥翻攪時會有部分水分經過過濾網7流動至干燥筒體1的內側并通過排水管19排出,同時通過第一齒輪8與第二齒輪10之間的配合,使得轉盤5將會伴隨著中空主軸2一同進行旋轉,從而可以通過轉盤5與刮刀6的配合,使得刮刀6將會刮除過濾網7外側的污泥,避免污泥堆積在過濾網7的表面導致水分難以排出。
[0024]其中,干燥筒體1的內側設置有污泥倉11,污泥倉11兩側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圓軸12,圓軸12的底部穿過干燥筒體1并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3,圓軸12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復位彈簧14。
[0025]由于污泥中有時會存在石子砂礫等堅硬物質,通過圓軸12與干燥筒體1之間的配合,使得圓軸12可以帶動污泥倉11沿干燥筒體1的內側進行上下移動,使得當空心槳葉3擠壓到堅硬物質時,堅硬物體對污泥倉11擠壓的過程中,將會帶動污泥倉11對復位彈簧14進行壓縮,從而可以暫時擴大污泥倉11與空心槳葉3之間的距離,進而能夠降低其磨損。
[0026]其中,污泥倉1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長桿15和驅動電機16,驅動電機16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7,長桿15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刮板18。
[0027]通過驅動電機16的運行,將會使得螺紋桿17發生轉動,從而可以通過螺紋桿17與刮板18之間的配合,帶動刮板18沿長桿15的外表面進行移動,進而可以對污泥倉11內側粘黏的污泥刮除。
[0028]其中,刮板18與污泥倉11的內壁接觸,刮板18與螺紋桿17螺紋套接。
[0029]通過刮板18與螺紋桿17之間的配合,使得刮板18在轉動時將會帶動螺紋桿17沿長桿15的外表面進行左右移動。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包括干燥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體(1)的內部設置有中空主軸(2),所述中空主軸(2)的外表面設置有空心槳葉(3),所述干燥筒體(1)的內側固定安裝有溢流板(4),所述溢流板(4)的內部活動套接有轉盤(5),所述溢流板(4)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刮刀(6),所述轉盤(5)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過濾網(7),所述中空主軸(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齒輪(8),所述轉盤(5)的左側穿過干燥筒體(1)并固定連接有圓桿(9),所述圓桿(9)的外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10),所述干燥筒體(1)的底部固定連通有排水管(1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體(1)的內側設置有污泥倉(11),所述污泥倉(11)兩側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圓軸(12),所述圓軸(12)的底部穿過干燥筒體(1)并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3),所述圓軸(12)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復位彈簧(1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回收處理用槳葉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倉(11)的頂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進波,李慶武,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華慶百勝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