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BIM施工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豎向支撐方管垂直設置在凸起上,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凹陷部位上;豎向支撐架垂直設置于凹槽的一側,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凸起部位上;第二定位機構與第一定位機構呈中心對稱設置,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隔,用于打入鋼板樁。在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能夠通過凸起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對鋼板樁的打入提供精確地導向和限位,以使鋼板樁可以沿著豎向支撐方管和豎向支撐架之間的間隔精準地打入至地面內,從而有利于實現對鋼板樁進行精準定位,提高鋼板樁的打入精準性和效率。的打入精準性和效率。的打入精準性和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BIM施工
,例如涉及一種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鋼板樁是帶有鎖口的一種型鋼,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種大小尺寸及聯鎖形式,常見的有拉爾森式,拉克萬納式等,其優點為:強度高,容易打入堅硬土層;可在深水中施工,必要時加斜支撐成為一個圍籠;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組成各種外形的圍堰,并可多次重復使用。
[0003]相關技術中,在對施工區域進行打樁時,多采用精確的施工測量放線,并由施工人員幫扶鋼板樁進行定位打樁的方法,以實現將鋼板樁打入在施工區域上,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將鋼板樁打入在施工測量放線的位置上,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人工幫扶的方式,因此在打樁的過程中鋼板樁容易發生歪斜,導致鋼板樁打入的位置不夠精準,需要多次校準和打入,從而會提高鋼板樁的打入難度和打入效率。
[0004]可見,如何能夠對鋼板樁進行精準定位,提高鋼板樁的打入精準性和效率,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
技術介紹
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專利技術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0006]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0007]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決如何能夠對鋼板樁進行精準定位,提高鋼板樁的打入精準性和效率的技術問題。
[0008]在一些實施例中,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第一定位機構設有多個,且包括固定底座、豎向支撐方管和豎向支撐架,其中固定底座上的一側設置有相互連接的凸起和凹槽,凸起與鋼板樁的凹陷部位相適配,凹槽與鋼板樁的凸起部位相適配;豎向支撐方管垂直設置在凸起上,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凹陷部位上;豎向支撐架垂直設置于凹槽的一側,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凸起部位上;第二定位機構設有多個,并與第一定位機構結構相同,第二定位機構與第一定位機構呈中心對稱設置,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隔,用于打入鋼板樁。
[0009]在一些實施例中,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獲取待打鋼板樁的施工數據信息以及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的數據信息;根據待打鋼板樁的施工數據信息以及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的數據信息生成BIM模型;
根據BIM模型依次將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呈中心對稱固定在施工場地上,然后控制待打鋼板樁沿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打入至地面內。
[0010]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能夠先在施工區域內測量放線,然后將多個第一定位機構相互之間以及第二定位機構相互之間依次連接,并將相互連接完畢的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呈中心對稱排布在測量放線上,而第一定位機構上的豎向支撐方管與第二定位機構上的豎向支撐架以及第一定位機構上的豎向支撐架與第二定位機構上的豎向支撐方管之間均具有與鋼板樁相適配的間隔,最后將鋼板樁吊起使其一端沿著豎向支撐方管與豎向支撐架之間的間隔,依次將多個鋼板樁打入地面,并且鋼板樁在打入的過程中,豎向支撐方管會抵接在鋼板樁的凹陷部位上,豎向支撐架會抵接在鋼板樁的凸起部位上,豎向支撐方管和豎向支撐架可以相互配合在鋼板樁的兩側形成限位導向作用,避免鋼板樁在打入時發生歪斜,無需使用人工幫扶,可以有效地提高鋼板樁的打入效率,同時鋼板樁在打入地面時,其凹陷部位會與第一定位機構上的凸起相接觸,凸起部位會與第二定位機構上的凹槽相接觸,從而可以通過凸起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對鋼板樁的打入提供精確地導向和限位,使鋼板樁可以沿著豎向支撐方管和豎向支撐架之間的間隔精準地打入至地面,有利于提高鋼板樁的打入精確性。
[0011]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
附圖說明
[0012]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和附圖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示為類似的元件,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圖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豎向支撐架與導向塊之間的連接示意圖;圖6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卡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與鋼板樁的安裝示意圖;圖8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圖9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圖10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1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1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
[0013]附圖標記:001、處理器(processor);002、存儲器(memory);003、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004、總線;100、第一定位機構;101、固定底座;102、豎向支撐方管;103、豎向支撐架;104、凸起;105、凹槽;106、固定孔;107、連接孔;108、加強筋;109、轉輪;110、U型槽;111、轉軸;200、第二定位機構;300、導向塊;301、傾斜面;302、卡接結構;303、卡接軸;304、卡接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結合圖1
?
7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包括:第一定位機構100和第二定位機構200。第一定位機構100設有多個,且包括固定底座101、豎向支撐方管102和豎向支撐架103,其中固定底座101上的一側設置有相互連接的凸起104和凹槽105,凸起104與鋼板樁的凹陷部位相適配,凹槽105與鋼板樁的凸起部位相適配;豎向支撐方管102垂直設置在凸起104上,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凹陷部位上;豎向支撐架103垂直設置于凹槽105的一側,且可抵接在鋼板樁的凸起部位上;第二定位機構200設有多個,并與第一定位機構100結構相同,第二定位機構200與第一定位機構100呈中心對稱設置,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隔,用于打入鋼板樁。
[0015]采用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能夠先在施工區域內測量放線,然后將多個第一定位機構100相互之間以及多個第二定位機構200相互之間依次連接,并將相互連接完畢的第一定位機構100和第二定位機構200呈中心對稱排布在測量放線上,而第一定位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機構(100),設有多個,且包括固定底座(101)、豎向支撐方管(102)和豎向支撐架(103),其中所述固定底座(101)上的一側設置有相互連接的凸起(104)和凹槽(105),所述凸起(104)與所述鋼板樁的凹陷部位相適配,所述凹槽(105)與所述鋼板樁的凸起部位相適配;所述豎向支撐方管(102)垂直設置在所述凸起(104)上,且可抵接在所述鋼板樁的凹陷部位上;所述豎向支撐架(103)垂直設置于所述凹槽(105)的一側,且可抵接在所述鋼板樁的凸起部位上;第二定位機構(200),設有多個,并與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00)結構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機構(200)與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00)呈中心對稱設置,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隔,用于打入鋼板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01)上貫穿設置有固定孔(106)和連接孔(107),所述固定孔(106)用于向地面打入地插,所述連接孔(107)用于連接固定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底座(10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支撐方管(102)遠離所述鋼板樁的一側設置有加強筋(108)。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基于BIM的鋼板樁打樁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支撐方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錦囡,劉樹龍,李輝,
申請(專利權)人:臨沂市供熱和住房保障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