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底臺,底臺底部開設有收納槽,收納槽一側開設有兩個貫通槽,收納槽內部設有移動組件,移動組件延伸至收納槽外部,底臺頂部開設有固定槽,固定槽內部嵌設有連接板并與固定槽滑動連接,連接板前側與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一,阻尼器一相背側分別與固定槽前側內壁與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彈簧一與阻尼器一的設置并與支撐組件相配合,可以通過彈簧一、阻尼器一以及彈簧二和阻尼器二對廢水處理裝置本體工作時產生的振動進行緩沖減震,同時與放置框進行配合可以在廢水處理裝置不論是在工作時還是不工作時都可以保證其穩定性。作時還是不工作時都可以保證其穩定性。作時還是不工作時都可以保證其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移動以及工作減震緩沖
,具體涉及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疊氮化鈉,分子式NaN3,無色六角形晶體,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在對疊氮化鈉的溶液使用完成之后,則需要對疊氮化鈉廢水進行處理,從而防止疊氮化鈉廢水的ppm值過高。
[0003]現有的在一般的都是將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是放置在一塊墊板上,雖然可以有效地解決廢水處理的問題,但是在廢水處理裝置工作時,由于其內部的機構組成則會導致其振動大,使得整個機器容易移位,同時噪音大,固定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此,本技術提供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通過各個結構的配合,以解決上述現有的所提出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底臺,所述底臺底部開設有收納槽,所述收納槽一側開設有兩個貫通槽,所述收納槽內部設有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延伸至收納槽外部;
[0006]所述底臺頂部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內部嵌設有連接板并與固定槽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前側與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一,所述阻尼器一相背側分別與固定槽前側內壁與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阻尼器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一,所述連接板頂部開設有多個凹槽,所述凹槽內部均設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延伸至凹槽外部,所述支撐組件頂部設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內部設有廢水處理裝置本體,所述廢水處理裝置本體延伸至放置框外部。
[0007]優選的,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圓桿,所述圓桿固定設有凹槽內部,所述凹槽內部嵌設有滑塊并與凹槽滑動連接,所述滑塊套設于圓桿外部,所述滑塊頂部固定連接有活動鉸座一。
[0008]優選的,所述滑塊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二,兩個所述阻尼器二分別設于圓桿前側與后側,兩個所述阻尼器二一側均與凹槽一側內壁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兩個所述阻尼器二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二,所述活動鉸座一頂部活動鉸接有推板,所述推板頂部活動鉸接有活動鉸座二,所述活動鉸座二頂部與放置框底部固定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底臺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豎板,兩個所述豎板分別設于固定槽兩側,兩個所述豎板相對側均開設有穩定槽,所述放置框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穩定塊,兩個所述穩定塊分別嵌設于兩個穩定槽內部并與穩定槽滑動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移動組件包括橫板,所述橫板一側與其中一個豎板一側固定連接,所
述底臺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銜接板,兩個所述銜接板分別固定設于兩個貫通槽底部,所述橫板底部設有兩個螺紋桿。
[0012]優選的,兩個所述螺紋桿設于兩個銜接板頂部并與銜接板通過軸承連接,所述橫板頂部固定設有電機,其中一個所述螺紋桿頂部貫穿橫板并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螺紋桿均與橫板通過軸承連接,兩個所述螺紋桿外側均設有移動塊。
[0013]優選的,兩個所述螺紋桿外側均固定設有皮帶輪,兩個所述皮帶輪分別設于兩個移動塊頂部,兩個所述皮帶輪外側均套設有皮帶一,兩個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一驅動連接,兩個所述移動塊分別與兩個螺紋桿通過螺紋連接。
[0014]優選的,兩個所述移動塊一側分別穿過兩個貫通槽并延伸至收納槽內部,所述移動塊一側固定連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連接有多個萬向輪。
[0015]優選的,所述收納槽一側內壁開設有兩個支撐槽,兩個所述支撐槽內部均嵌設有支撐塊并支撐槽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支撐塊一側與底板一側固定連接。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術通過彈簧一與阻尼器一的設置并與支撐組件相配合,可以通過彈簧一、阻尼器一以及彈簧二和阻尼器二對廢水處理裝置本體工作時產生的振動進行緩沖減震,同時與放置框進行配合可以在廢水處理裝置不論是在工作時還是不工作時都可以保證其穩定性,同時振動的緩沖也可以防止機器進行移位,同時移動組件的設置可以通過對萬向輪的收放,從而方便對整個廢水處理裝置進行移動。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側視局部剖視圖;
[0020]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后視局部剖視圖;
[0021]圖4為本技術提供的圖2中的A處放大圖;
[0022]圖中:1底臺、2收納槽、3貫通槽、4固定槽、5連接板、6阻尼器一、7彈簧一、8凹槽、9放置框、10廢水處理裝置本體、11圓桿、12滑塊、13活動鉸座一、14阻尼器二、15彈簧二、16推板、17活動鉸座二、18豎板、19橫板、20螺紋桿、21電機、22移動塊、23皮帶輪、24皮帶一、25底板、26萬向輪、27支撐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4]參照附圖1
?
4,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底臺1,底臺1底部開設有收納槽2,收納槽2一側開設有兩個貫通槽3,收納槽2內部設有移動組件,移動組件延伸至收納槽2外部;
[0025]底臺1頂部開設有固定槽4,固定槽4內部嵌設有連接板5并與固定槽4滑動連接,連接板5前側與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一6,阻尼器一6相背側分別與固定槽4前側內壁與后側內壁固定連接,阻尼器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一7,連接板5頂部開設有多個凹槽8,凹槽8內部均設有支撐組件,支撐組件延伸至凹槽8外部,支撐組件頂部設有放置框9,放置框9
內部設有廢水處理裝置本體10,廢水處理裝置本體10延伸至放置框9外部;
[0026]本實施方案中,本技術中支撐組件的設置可以對廢水處理裝置工作時產生的振動進行緩沖,從而保證了工作時的廢水處理裝置的穩定,移動組件的設置可以方便對整個裝置進行移動;
[0027]其中,為了實現可以對振動進行緩沖的目的,本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支撐組件包括圓桿11,圓桿11固定設有凹槽8內部,凹槽8內部嵌設有滑塊12并與凹槽8滑動連接,滑塊12套設于圓桿11外部,滑塊12頂部固定連接有活動鉸座一13,滑塊12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二14,兩個阻尼器二14分別設于圓桿11前側與后側,兩個阻尼器二14一側均與凹槽8一側內壁固定連接,兩個阻尼器二14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二15,活動鉸座一13頂部活動鉸接有推板16,推板16頂部活動鉸接有活動鉸座二17,活動鉸座二17頂部與放置框9底部固定連接,彈簧一7、阻尼器一6以及彈簧二15和阻尼器二14的設置可以有效對廢水處理裝置產生的振動進行緩沖;
[0028]其中,為了實現可以對整個裝置進行移動的目的,本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底臺1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豎板18,兩個豎板18分別設于固定槽4兩側,兩個豎板18相對側均開設有穩定槽,放置框9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穩定塊,兩個穩定塊分別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底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臺(1)底部開設有收納槽(2),所述收納槽(2)一側開設有兩個貫通槽(3),所述收納槽(2)內部設有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延伸至收納槽(2)外部;所述底臺(1)頂部開設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內部嵌設有連接板(5)并與固定槽(4)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5)前側與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一(6),所述阻尼器一(6)相背側分別與固定槽(4)前側內壁與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阻尼器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一(7),所述連接板(5)頂部開設有多個凹槽(8),所述凹槽(8)內部均設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延伸至凹槽(8)外部,所述支撐組件頂部設有放置框(9),所述放置框(9)內部設有廢水處理裝置本體(10),所述廢水處理裝置本體(10)延伸至放置框(9)外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圓桿(11),所述圓桿(11)固定設有凹槽(8)內部,所述凹槽(8)內部嵌設有滑塊(12)并與凹槽(8)滑動連接,所述滑塊(12)套設于圓桿(11)外部,所述滑塊(12)頂部固定連接有活動鉸座一(1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12)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阻尼器二(14),兩個所述阻尼器二(14)分別設于圓桿(11)前側與后側,兩個所述阻尼器二(14)一側均與凹槽(8)一側內壁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阻尼器二(14)外側均固定設有彈簧二(15),所述活動鉸座一(13)頂部活動鉸接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頂部活動鉸接有活動鉸座二(17),所述活動鉸座二(17)頂部與放置框(9)底部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氮化鈉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臺(1)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豎板(18),兩個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民,王效峰,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雪潔助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