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包括傳動主軸,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一對圓柱滾子軸承,一對圓柱滾子軸承密封套設有同一隔套,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密封件,密封件密封圓柱滾子軸承朝外的側面。通過采用上述設置,能夠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內,以提高圓柱滾子軸承的使用壽命,并且提高機械傳動工作順暢度。順暢度。順暢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主軸結構的
,屬于中高速、中重載傳動結構、密封要求高的場合,具體涉及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
技術介紹
[0002]現有機械主軸傳動通常采用一對圓柱滾子軸承與主軸配合,進而通過在一對圓柱滾子軸承表面安裝相應的隔套或連接座。圓柱滾子軸套直接暴露在外,通常會導致外部的粉塵雜質進入到圓柱滾子軸承內或其連接位置,導致圓柱滾子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或者出現傳動工作卡死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能夠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內,以提高圓柱滾子軸承的使用壽命,并且提高機械傳動工作順暢度。
[0004]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包括傳動主軸,所述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一對圓柱滾子軸承,一對所述圓柱滾子軸承密封套設有同一隔套,所述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圓柱滾子軸承朝外的側面。
[0006]進一步得,所述主軸的一端設置有驅動連接部,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列于一對所述圓柱滾子軸承的兩側,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一側。
[0007]進一步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與所述傳動主軸過盈配合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密封所述隔套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部開口。
[0008]進一步得,所述隔套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面開設有環形槽,所述密封座遠離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面凸起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與所述環形槽插接適配,所述限位環的外周面與所述環形槽的內周面之間有間隙。
[0009]進一步得,所述限位環和所述傳動主軸之間形成收納環槽,所述收納環槽內設置有油封橡膠,所述油封橡膠與相鄰所述圓柱滾子軸承的側面正對。
[0010]進一步得,所述密封座的內周面開設有配合環槽,所述配合環槽內設置有羊毛氈。
[0011]進一步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與所述傳動主軸過盈配合的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與相鄰所述圓柱滾子軸承的側面正對。
[0012]進一步得,所述隔套的內周面凸起有退刀凸起部,所述退刀凸起部呈環形柱狀,所述退刀凸起部位于一對所述圓柱滾子軸承之間,且兩個所述圓柱滾子軸承分別與所述退刀凸起部的兩端相抵。
[0013]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旨在于能夠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內,以提
高圓柱滾子軸承的使用壽命,并且提高機械傳動工作順暢度。故而通過在傳動主軸設置密封件,利用密封件密封圓柱滾子軸承朝外的側面,從而實現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內,進而實現提高使用壽命,減少出現卡死的狀況。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0017]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中:1、傳動主軸;11、驅動連接部;12、圓柱滾子軸承;2、隔套;21、環形槽;22、退刀凸起部;3、密封座;31、限位環;32、收納環槽;33、油封橡膠;34、配合環槽;35、羊毛氈;4、密封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內”、“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技術可實施的范疇。
[0020]參照圖1至圖3所示,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包括傳動主軸1,傳動主軸1同軸轉動有一對圓柱滾子軸承12,一對圓柱滾子軸承12密封套設有同一隔套2,傳動主軸1同軸轉動有密封件,密封件密封圓柱滾子軸承12朝外的側面。其中,隔套2用于連接間接實現傳動運動功能的部件,如通過軸承連接的鏈輪或齒輪等結構。
[0021]具體的,本技術旨在于能夠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12內,以提高圓柱滾子軸承12的使用壽命,并且提高機械傳動工作順暢度。故而通過在傳動主軸1設置密封件,利用密封件密封圓柱滾子軸承12朝外的側面,從而實現減少外部粉塵雜質進入圓柱滾子軸承12內,進而實現提高使用壽命,減少出現卡死的狀況。
[0022]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了實現同時對傳動主軸1的兩個圓柱滾子軸承12進行密封。主軸的一端設置有驅動連接部11,驅動連接部11用于連接電機等驅動部件。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列于一對圓柱滾子軸承12的兩側,第一密封件位于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一側。
[0023]為了對第一密封件的結構進行公開,第一密封件包括與傳動主軸1過盈配合的密封座3,密封座3密封隔套2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端部開口,因此實現利用密封座3對隔套2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端部開口進行密封,從而實現密封相鄰圓柱滾子軸承12的作用。
[0024]為了實現利用密封座3密封隔套2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開口。隔套2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端面開設有環形槽21,密封座3遠離驅動連接部11的端面凸起有限位環31,限位環31與環形槽21插接適配,限位環31的外周面與環形槽21的內周面之間有間隙。由此,利用限位環31和環形槽21插接適配,進而對隔套2靠近驅動連接部11的端部開口進行密封,同時不影響密封座3和隔套2之間實現相對運動的功能。
[0025]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了減少圓柱滾子軸承12表面的油脂從密封座3的間隙溢出,從而造成浪費的情況。限位環31和傳動主軸1之間形成收納環槽32,收納環槽32內設置有油
封橡膠33,油封橡膠33與相鄰圓柱滾子軸承12的側面正對。由此實現利用油封橡膠33吸油,減少油外溢,同時能夠時刻對圓柱滾子軸承12表面進行潤滑,且提高使用壽命的功能。
[0026]為了對密封座3和傳動主軸1之間連接位置進行潤滑,同時實現局部降溫的功能。密封座3的內周面開設有配合環槽34,配合環槽34內設置有羊毛氈35。由此,利用羊毛氈35吸取油脂,從而實現連接位置潤滑,同時利用油脂降溫的功能。
[0027]為了對第二密封件的結構進行公開。第二密封件包括與傳動主軸1過盈配合的密封螺母4,密封螺母4與相鄰圓柱滾子軸承12的側面正對。
[0028]為了實現對兩個圓柱滾子軸承12的安裝位置進行定位,同時減少兩個圓柱滾子軸承12出現位移偏移的情況。隔套2的內周面凸起有退刀凸起部22,退刀凸起部22呈環形柱狀,退刀凸起部22位于一對圓柱滾子軸承12之間,且兩個圓柱滾子軸承12分別與退刀凸起部22的兩端相抵,由此實現安裝定位和安裝限位的功能。
[0029]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技術的上述內容,利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技術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技術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組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動主軸,所述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一對圓柱滾子軸承,一對所述圓柱滾子軸承密封套設有同一隔套,所述傳動主軸同軸轉動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圓柱滾子軸承朝外的側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的一端設置有驅動連接部,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列于一對所述圓柱滾子軸承的兩側,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一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與所述傳動主軸過盈配合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密封所述隔套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部開口。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密封主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靠近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面開設有環形槽,所述密封座遠離所述驅動連接部的端面凸起有限位環,所述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國華,劉濤,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恒爾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