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是一種減速電機;包括機殼,機殼的側部安裝有內端蓋,機殼內轉動安裝有電機軸,電機軸的端部貫穿內端蓋并向外部延伸;機殼側部安裝有外端蓋,外端蓋罩在電機軸和內端蓋外側,外端蓋內設置有行星輪減速系統,行星輪減速系統與電機軸相連;機殼的側壁內設置有散熱風道,散熱風道貫穿行星輪減速系統并向外端蓋外部延伸;本申請的散熱風道不與機殼內側區域相連通,并且散熱風道不與行星輪減速系統上的齒輪組嚙合區域相連通,從而實現散熱風道與減速電機的電機組件和減速組件的核心部分相間隔,增加設備的散熱性能并保持設備的正常使用,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備的使用壽命。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減速電機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
,具體而言,是一種減速電機。
技術介紹
[0002]減速電機是指減速機和電機的集成設備,這類的集成設備也可稱為齒輪馬達或齒輪電機。
[0003]在電機運行過程中,電機內部溫升過高不僅會降低電機內部絕緣材料的壽命,而且會降低電機的運行效率,使得發熱量增加,造成電機溫度進一步上升,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電機壽命和電機運行的安全性,常采用風冷、液冷和蒸發冷卻散熱方式實現對電機的散熱處理;
[0004]減速機和電機組成的集成設備,同樣存在這類的問題,并且由于集成設備的結構更為復雜,對于設備運行產生的發熱量對設備使用壽命的影響更為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實現增加減速電機設備的散熱效率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貫穿減速電機設備整體的散熱風道的方案,并使得散熱風道與減速電機的電機組件和減速組件的核心部分相間隔,增加設備的散熱性能并保持設備的正常使用,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減速電機,包括機殼,機殼的側部安裝有內端蓋,機殼內轉動安裝有電機軸,電機軸的端部貫穿內端蓋并向外部延伸。
[0008]機殼側部安裝有外端蓋,外端蓋罩在電機軸和內端蓋外側,外端蓋內設置有行星輪減速系統,行星輪減速系統與電機軸相連。
[0009]機殼的側壁內設置有散熱風道,散熱風道貫穿行星輪減速系統并向外端蓋外部延伸。
[0010]散熱風道不與機殼內側區域相連通,并且散熱風道不與行星輪減速系統上的齒輪組嚙合區域相連通,從而實現散熱風道與減速電機的電機組件和減速組件的核心部分相間隔,增加設備的散熱性能并保持設備的正常使用,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1]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專利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其中:
[0012]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減速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機殼、定位環、內端蓋和電機軸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機殼、定位環和散熱鰭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集電環、定子鐵芯和電刷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電機軸、轉子鐵芯和集電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電機軸、傳動組件和輪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電機軸、齒環、葉輪和輪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傳動組件、透氣通道和限位楞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輪架、內齒輪和輸出軸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外端蓋、限位盤、限位環和氣孔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電機座1;機殼11;散熱通道111;定子鐵芯112;定位環12;散熱鰭片13;內端蓋14;外端蓋15;限位盤151;限位環152;氣孔153;電機軸2;轉子鐵芯21;集電環22;電刷23;齒環24;傳動組件3;透氣通道31;限位楞32;套環33;葉輪34;輪架4;內齒輪41;輸出軸42。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實現增加減速電機設備的散熱效率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減速電機,包括機殼11,機殼11的側部安裝有內端蓋14,機殼11內轉動安裝有電機軸2,電機軸2的端部貫穿內端蓋14并向外部延伸,電機軸2位于內端蓋14外側的部分連接有行星輪減速系統,行星輪減速系統通過機殼11上安裝的外端蓋15進行限位定位。
[0024]其中,行星輪減速系統可設置在電機軸2的一端或是兩端,當電機軸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組行星輪減速系統時,電機軸2的兩側分別貫穿機殼11兩側的內端蓋14。
[0025]機殼11的側壁內設置有散熱風道,散熱風道貫穿行星輪減速系統并向外端蓋15外部延伸,從而實現散熱風道與減速電機的電機組件的核心部分相間隔,增加設備的散熱性能并保持設備的正常使用,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6]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
[0027]參照圖1和圖3
?
5所示,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減速電機,電機組件的具體結構表示:
[0028]本申請的電機軸2上設置有集電環22和轉子鐵芯21;
[0029]轉子鐵芯21與機殼11內側安裝的定子鐵芯112耦合連接,機殼11上安裝有套裝在集電環22側部的電刷23,電刷23上的多個接電端分別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連接,構成基礎的電機組件。
[0030]機殼11的底部安裝有電機座1,通過電機座1對減速電機進行定位安裝。
[0031]參照圖1
?
3和圖6所示,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減速電機,外端蓋15的安裝和散熱鰭片13的設置的實施例:
[0032]本申請的內端蓋14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在機殼11的端部,機殼11側端的中部位置焊接固定連接有兩個定位環12,外端蓋15套在內端蓋14和行星輪減速系統的外側,并與定位環12之間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0033]兩個定位環12之間固定連接有多個散熱鰭片13,增加減速電機的散熱效果。
[0034]參照圖1和圖6
?
7所示,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減速電機,使用行星輪減速系統增加減速電機的散熱性能或增加減速電機的輸出軸數量的實施例:
[0035]本申請的行星輪減速系統包括傳動組件3和輪架4;
[0036]電機軸2上通過平鍵或楔鍵連接有齒環24,齒環24通過多個傳動組件3與輪架4傳動連接,輪架4上設置有輸出軸42,傳動組件3和輪架4均轉動連接在外端蓋15內,輸出軸42貫穿外端蓋15并向外側延伸;
[0037]在電機軸2的單側連接一個行星輪減速系統,并使另一端的電機軸2貫穿對應的內端蓋14,在電機軸2上安裝散熱風扇,進而增加減速電機的散熱性能。
[0038]在電機軸2的兩側分別連接一個行星輪減速系統,能夠增加減速電機的輸出軸數量,并使得電機軸2的轉動更加穩定。
[0039]參照圖1
?
3、圖5
?
6和圖10所示,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減速電機,增設散熱風道,提高減速電機的散熱效果的實施例:
[0040]本申請的散熱風道由散熱通道111、透氣通道31和氣孔153構成;
[0041]機殼11內部設置有圓形截面的散熱通道111,散熱通道111貫穿機殼11兩側的內端蓋14,并通過外端蓋15側部的多個氣孔153與外部連通。
[0042]散熱通道111在內端蓋14上貫穿形成圓孔,傳動組件3主體的齒輪軸轉動安裝在內端蓋14上的圓孔內,齒輪軸與齒環24通過嚙合傳動連接,齒輪軸上設置有與散熱通道111連通的透氣通道31,齒輪軸與外端蓋15上的限位盤151頂緊并轉動連接;
[0043]通過散熱風道的設置,增加氣流在減速電機內部流經的路徑,增加減速電機的散熱效果。
[0044]參照圖6
?
7和圖9所示,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減速電機,包括機殼(11)和轉動安裝在機殼(11)內的電機軸(2),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2)貫穿機殼(11)側部的內端蓋(14)并向外部延伸,電機軸(2)上連接有行星輪減速系統,機殼(11)側壁內置的散熱風道貫穿行星輪減速系統,并向設備外部延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2)的一端設置有行星輪減速系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組行星輪減速系統。4.根據權利要求1
?
3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減速系統包括傳動組件(3)和輪架(4),電機軸(2)上設置有齒環(24),齒環(24)通過多個傳動組件(3)與輪架(4)傳動連接,輪架(4)上設置有輸出軸(42),傳動組件(3)和輪架(4)均轉動連接在機殼(11)側部安裝的外端蓋(15)內,輸出軸(42)貫穿外端蓋(15)并向外側延伸。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2)上設置有集電環(22)和轉子鐵芯(21),轉子鐵芯(21)與機殼(11)內側安裝的定子鐵芯(112)耦合連接,機殼(11)上安裝有套裝在集電環(22)側部的電刷(23),電刷(23)上的多個接電端分別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1)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明東,
申請(專利權)人:陳明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