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濕法制粒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包括送料筒和管式振動輸送機;所述送料筒傾斜向上設置且左端安裝有電機一,所述送料筒的內腔安裝有螺旋送料器,所述電機一與螺旋送料器驅動連接;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包括輸送管、進料口二、出料口二和振動電機;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濕法制粒機上料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物料出螺旋輸送器后經波紋軟管一進入管式振動輸送機,在管式振動輸送機內受振動電機的激振力作用,輸送管連續振動,輸送管內的物料向前跳躍并向前移動,以此來達到輸送的目的。此來達到輸送的目的。此來達到輸送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
[0001]本技術屬于濕法制粒機
,尤其是涉及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
技術介紹
[0002]濕法混合制粒機是一種速度快、制粒效果好的新型濕法制粒設備,集混合和制粒于一體即“混合
?
切割
?
成粒”。先將制粒原料和適當的粘合劑等加入混合桶經攪拌制成合適的軟材,再由側方的制粒刀切割成粒。該設備可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飼料等行業。應用到制藥行業,可以為壓片、膠囊灌裝等工序提供理想的顆粒狀原料。
[0003]利用濕法混合制粒機造粒需要將粉狀物料送入制粒機,為了減少進料過程中的粉塵污染,制粒機的上部一般封閉并開設有進料口。利用螺旋輸送器向上輸送物料后,通過軟管連接螺旋輸送器的出料口和制粒機的進料口,但是物料出了螺旋輸送器之后,由于失去了動力驅動,在軟管內前進緩慢,容易粘附在軟管內壁或者在軟管內發生堵塞。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法混合制粒機上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
[000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包括送料筒和管式振動輸送機;
[0006]所述送料筒傾斜向上設置且左端安裝有電機一,所述送料筒的內腔安裝有螺旋送料器,所述電機一與螺旋送料器驅動連接;所述送料筒的左下端頂部開設有進料口一,所述送料筒的右上端下部開始有出料口一;
[0007]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包括輸送管、進料口二、出料口二和振動電機;所述進料口二鄰近送料筒的出料口一,所述進料口二通過波紋軟管一與送料筒的出料口一連通;所述出料口二處于制粒機的進料口三正上方,且所述出料口二通過波紋軟管二與制粒機的進料口三連通。
[0008]作為優選,所述制粒機為濕法制粒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安裝有進液器,所述箱體兩側安裝有切割電機,所述箱體下部安裝有支架箱,所述支架箱內安裝有轉動電機。
[0009]作為優選,所述送料筒下方安裝有多個支撐柱一。
[0010]作為優選,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下方安裝有支撐柱二。
[0011]作為優選,所述振動電機處于管式振動輸送機的輸送管下方。
[0012]作為優選,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的輸送管的中心線與輸送管的水平投影的夾角為30
?
70度。
[0013]作為優選,所述轉動電機的輸出軸向上伸入制粒機的箱體,且所述轉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攪拌葉片。
[0014]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技術效果:
[0015](1)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濕法制粒機上料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物料出螺旋輸送器后經波紋軟管一進入管式振動輸送機(波紋軟管一也隨管式振動輸送機振動,所以波
紋軟管一內不會發生物料粘附或堵塞),在管式振動輸送機內受振動電機的激振力作用,輸送管連續振動,輸送管內的物料向前跳躍并向前移動,以此來達到輸送的目的。管式振動輸送機的出料口二處于制粒機的進料口三正上方,能夠避免物料在波紋軟管二內發生堵塞;
[0016](2)管式振動輸送機的輸送管的中心線與輸送管的水平投影的夾角為30
?
70度;有利于物料自送料筒的出料口一到制粒機的進料口三之間的輸送;
[0017](3)通過送料筒和管式振動輸送機配合,實現了對制粒機的持續穩定上料。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技術的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中管式振動輸送機示意圖;
[0020]圖3是與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配合的制粒機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送料筒,11—進料口一,12—出料口一;
[0023]2—管式振動輸送機,21—進料口二,22—出料口而,23—振動電機;
[0024]3—制粒機,31—進料口三,32—進液器,33—切割電機,34—支架箱;
[0025]4—波紋軟管一,5—波紋軟管二,6—支撐柱一,7—支撐柱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1
?
圖3對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7]實施例1
[0028]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送料筒1和管式振動輸送機2。
[0029]如圖1所示,送料筒1傾斜向上設置且左端安裝有電機一,送料筒1的內腔安裝有螺旋送料器,電機一與螺旋送料器驅動連接。送料筒1的左下端頂部開設有進料口一11,送料筒1的右上端下部開始有出料口一12。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管式振動輸送機2傾斜向下設置,管式振動輸送機2包括輸送管、進料口二21、出料口二22和振動電機23。進料口二21鄰近送料筒1的出料口一12,進料口二21通過波紋軟管一4與送料筒1的出料口一12連通。出料口二22處于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正上方,且出料口二22通過波紋軟管二5與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連通。
[0031]如圖1和圖3所示,制粒機3為濕法制粒機,包括箱體,箱體上安裝有進液器32,箱體兩側安裝有切割電機33,箱體下部安裝有支架箱34,支架箱34內安裝有轉動電機。
[0032]如圖1所示,送料筒1下方安裝有多個支撐柱一6。
[0033]如圖1所示,管式振動輸送機2包括基座,基座下方安裝有支撐柱二7。
[0034]如圖2所示,振動電機23處于管式振動輸送機2的輸送管下方。
[0035]管式振動輸送機2的輸送管的中心線與輸送管的水平投影的夾角為30度。
[0036]轉動電機的輸出軸向上伸入制粒機3的箱體,且轉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攪拌葉片。
[0037]實施例2
[0038]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管式振動輸送機2的輸送管的中心線與輸送管的水
平投影的夾角為70度。
[0039]本技術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的工作方式為:粉狀物料自進料口一11進入進料筒1,送料筒1內腔的螺旋送料器將粉狀物料向上輸送,送至出料口一12。再經波紋軟管一4進入管式振動輸送機2(波紋軟管一4也隨管式振動輸送機2振動,所以波紋軟管一4內不會發生物料粘附或堵塞),在管式振動輸送機2內受振動電機23的激振力作用,輸送管連續振動,輸送管內的物料向前跳躍并向前移動,以此來達到輸送的目的。管式振動輸送機2的出料口二22處于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正上方,能夠避免物料在波紋軟管二5內發生堵塞。而如果直接利用軟管連接送料筒1的出料口一12和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由于進入軟管的物料不再受動力驅動,容易粘附在軟管內壁上或者在軟管內發生堵塞。
[0040]以上均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筒(1)和管式振動輸送機(2);所述送料筒(1)傾斜向上設置且左端安裝有電機一,所述送料筒(1)的內腔安裝有螺旋送料器,所述電機一與螺旋送料器驅動連接;所述送料筒(1)的左下端頂部開設有進料口一(11),所述送料筒(1)的右上端下部開始有出料口一(12);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2)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管式振動輸送機(2)包括輸送管、進料口二(21)、出料口二(22)和振動電機(23);所述進料口二(21)鄰近送料筒(1)的出料口一(12),所述進料口二(21)通過波紋軟管一(4)與送料筒(1)的出料口一(12)連通;所述出料口二(22)處于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正上方,且所述出料口二(22)通過波紋軟管二(5)與制粒機(3)的進料口三(31)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機的自動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機(3)為濕法制粒機,包括箱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喜連,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欣希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