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體,音頻按摩器固定設置于座椅本體內,座椅本體設有供音頻按摩器的按摩頭伸出的避讓孔;第一氣囊組件包括第一氣囊以及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第一氣囊設有多塊且沿著座椅本體分布,第一氣囊與音頻按摩器錯開設置,第一氣囊控制單元包括有與第一氣囊對應設置的多個電磁閥;感應層設置在第一氣囊組件的外層,感應層用于分別檢測第一氣囊所在位置是否受到人體的壓力,解決了按摩座椅表面無法與人體背部、臀部完全貼合的問題,使得本按摩座椅的適用范圍更廣。摩座椅的適用范圍更廣。摩座椅的適用范圍更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
[0001]本技術涉及按摩座椅的
,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按摩座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例如應用在居家辦公場所的按摩裝置上,還有的應用在汽車座椅上,例如中國專利(申請公告號CN217705585U)公開的一種汽車座椅音波振動機構,其通過在座椅上設置音頻振動機構,通過音頻信號轉化為振動按摩頭的線性振動,實現了一種更強烈的音樂沉浸式按摩體驗。
[0003]由于人體的胖瘦程度以及背部、臀部的寬窄均不同,導致現有的按摩座椅適用不同人群,也就是存在按摩座椅表面無法與人體背部、臀部完全貼合的問題,也就是存在僅有部分位置貼合的問題,導致按摩座椅適用范圍較窄且按摩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通過感應層實施檢測自身表面壓力分布情況,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的電磁閥根據感應層的壓力分布情況調節對應的第一氣囊以使感應層與人體有效貼合。
[0005]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體、音頻按摩器、第一氣囊組件以及感應層,
[0006]音頻按摩器固定設置于座椅本體內,座椅本體設有供音頻按摩器的按摩頭伸出的避讓孔;
[0007]第一氣囊組件包括第一氣囊以及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第一氣囊設有多塊且沿著座椅本體分布,第一氣囊與音頻按摩器錯開設置,第一氣囊控制單元包括有與第一氣囊對應設置的多個電磁閥;
[0008]感應層設置在第一氣囊組件的外層,感應層用于分別檢測第一氣囊所在位置是否受到人體的壓力。
[0009]進一步地,感應層采用整塊式結構,感應層內設有交錯設置第一柔性線路與第二柔性線路,第一柔性線路與第二柔性線路的重疊處形成壓力檢測部位且兩線路之間通過彈性介電層隔開。
[0010]進一步地,所述感應層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柔性薄膜、彈性介電層和第二柔性薄膜,第一柔性薄膜內表面印刷有第一柔性線路,第二柔性薄膜內表面印刷有第二柔性線路,第一柔性線路與第二柔性線路交錯設置且兩者的重疊處形成壓力檢測部位。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和第二柔性薄膜均由防水透氣膜制成。
[0012]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介電層用于對第一柔性薄膜、第二柔性薄膜提供彈性復位力,所述彈性介電層由海綿制成。
[0013]進一步地,所述感應層采用多塊式結構,感應層與第一氣囊一一對應,感應層設置在第一氣囊的外層并用于檢測該位置是否受到人體的壓力。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氣囊設有多塊且沿著座椅本體分布,所述氣囊控制單元包括氣泵與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設有多個且與第一氣囊對應設置。
[0015]進一步地,所述音頻按摩器包括外殼、音頻按摩總成以及伸縮機構,音頻按摩總成可滑動地設置在外殼內,通過外殼對音頻按摩總成進行導向限位,所述外殼的一端設有供音頻按摩總成的按摩頭穿過的通道口,所述外殼的另一端設有驅使音頻按摩總成沿著外殼往復運動的伸縮機構。
[0016]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機構為第二氣囊組件,第二氣囊組件包括第二氣囊和第二氣囊控制單元,第二氣囊設置于外殼內,通過第二氣囊控制單元控制第二氣囊的充放氣以控制音頻按摩總成的移動。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氣囊采用折疊式氣囊。
[0018]進一步地,所述音頻按摩總成包括磁屏蔽罩、磁鐵塊、彈性振動片和音圈座,磁屏蔽罩設有上端開口的腔室,所述磁鐵塊固定安裝于腔室內,所述磁鐵塊與腔室的腔壁之間形成有供音圈座伸入的環腔,所述音圈座下部繞設有音圈,音圈座的上部設有按摩頭,所述音圈座的外周通過彈性振動片與磁屏蔽罩連接。
[0019]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體、音頻按摩器、第一氣囊組件以及壓力傳感器,
[0020]音頻按摩器固定設置于座椅本體內,座椅本體設有供音頻按摩器的按摩頭伸出的避讓孔;
[0021]第一氣囊組件包括第一氣囊以及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第一氣囊設置于座椅本體的表面并與音頻按摩器錯開,第一氣囊控制單元控制第一氣囊的充放氣,第一氣囊設有多塊且沿著座椅本體分布,氣泵控制單元包括氣泵與電磁閥,電磁閥設有多個且與第一氣囊對應設置;
[0022]壓力傳感器設有多個且與每塊第一氣囊對應設置,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對應的第一氣囊的壓力值。
[002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氣囊與對應的電磁閥之間的管路上設有三通管,三通管的第一端連接第一氣囊,三通管的第二端連接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的電磁閥,三通管的第三端連接壓力傳感器。
[0024]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術的按摩座椅,通過感應層實施檢測自身表面壓力分布情況,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的電磁閥根據感應層的壓力分布情況調節對應的第一氣囊的充氣量以使感應層與人體有效貼合,也就是不僅能夠使按摩座椅能夠更加緊密地與人體貼合,同時能夠增加按摩座椅與人體的貼合面積,通過對音頻按摩器輸入音頻信號,音頻信號轉化為按摩頭的線性振動,實現了一種更強烈的音樂沉浸式按摩體驗;
[0026]2. 本技術的按摩座椅,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檢測對應的第一氣囊的壓力,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的電磁閥根據壓力傳感器的檢測情況調節對應的第一氣囊的充氣量以使第一氣囊與人體有效貼合,通過對音頻按摩器輸入音頻信號,音頻信號轉化為按摩頭的線性振動,實現了一種更強烈的音樂沉浸式按摩體驗。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本技術的第一氣囊組件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0029]圖3是本技術的剖視圖。
[0030]圖4是本技術的感應層的爆炸圖。
[0031]圖5是本技術的壓力檢測部位的示意圖。
[0032]圖6是本技術的音頻按摩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7是本技術的音頻按摩器的剖視圖。
[0034]圖8是本技術的音頻按摩總成的爆炸圖。
[0035]圖9是本技術的壓力傳感器和三通管連接示意圖。
[0036]圖中:1、座椅本體;11、骨架;12、支撐板;13、避讓槽;2、音頻按摩器;21、外殼;22、音頻按摩總成;221、磁屏蔽罩;222、磁鐵塊;223、彈性振動片;224、音圈座;225、音圈;226、按摩頭;227、固定圈;23、伸縮機構;24、內襯;3、第一氣囊組件;4、感應層;41、第一柔性薄膜;411、第一柔性線路;42、彈性介電層;43、第二柔性薄膜;431、第二柔性線路;44、壓力檢測部位;5、壓力傳感器;6、三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8]如圖1
?
9所示,實施例一: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體1、音頻按摩器2、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體(1)、音頻按摩器(2)、第一氣囊組件(3)以及感應層(4),音頻按摩器(2)固定設置于座椅本體(1)內,座椅本體(1)設有供音頻按摩器(2)的按摩頭(226)伸出的避讓孔;第一氣囊組件(3)包括第一氣囊以及第一氣囊控制單元,第一氣囊設有多塊且沿著座椅本體(1)分布,第一氣囊與音頻按摩器(2)錯開設置,第一氣囊控制單元包括有與第一氣囊對應設置的多個電磁閥;感應層(4)設置在第一氣囊組件(3)的外層,感應層(4)用于分別檢測第一氣囊所在位置是否受到人體的壓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層(4)采用整塊式結構,感應層(4)內設有交錯設置第一柔性線路(411)與第二柔性線路(431),第一柔性線路(411)與第二柔性線路(431)的重疊處形成壓力檢測部位(44)且兩線路之間通過彈性介電層(42)隔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層(4)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柔性薄膜(41)、彈性介電層(42)和第二柔性薄膜(43),第一柔性薄膜(41)內表面印刷有第一柔性線路(411),第二柔性薄膜(43)內表面印刷有第二柔性線路(431),第一柔性線路(411)與第二柔性線路(431)交錯設置且兩者的重疊處形成壓力檢測部位(44)。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41)和第二柔性薄膜(43)均由防水透氣膜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層(4)采用多塊式結構,感應層(4)與第一氣囊一一對應,感應層(4)設置在第一氣囊的外層并用于檢測該位置是否受到人體的壓力。6.根據權利要求1
?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音頻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頻按摩器(2)包括外殼(21)、音頻按摩總成(22)以及伸縮機構(23),音頻按摩總成(22)可滑動地設置在外殼(21)內,通過外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軍,廖祎輝,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光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