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包括底板、緩沖機構與放線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設在底板底面的槽體,所述槽體內側壁呈對稱均勻分布活動安裝有兩個側板,兩個所述側板中間固定安裝有支撐弧板,所述側板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旋轉架,所述第一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彈簧伸縮桿,所述彈簧伸縮桿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旋轉架,所述第二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在底板頂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電纜敷設時,對支撐弧板進行壓制,使得支撐弧板兩側板所連接彈簧伸縮桿,在第一旋轉架與第二旋轉架的配合下,將電纜在敷設過程其靠近底板一端與地面抬升隔離,減少鋪設過程中對電纜表面的摩擦,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電纜線路敷設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線路敷設就是指線管或線纜由一處至另一處之間的安裝方式。電纜敷設是線路敷設的一種,它是指沿經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裝電纜以形成電纜線路的過程。根據使用場合,可分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墻壁和隧道等幾種敷設方式。
[0003]市面上也有很多用于電纜線路鋪設設備,雖能滿足電纜線路的鋪設,但是不能減少鋪設過程中對電纜表面造成的摩擦,容易使得電纜表皮損傷,也不能對電纜進行定位輔助,且其電纜放線的速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能夠減少鋪設過程中對電纜表面造成的摩擦,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也能對電纜進行定位輔助,且降低電纜放線的速度,保證電纜鋪設過程的穩定性。
[0005]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包括底板、緩沖機構與放線機構,所述底板頂面固定安裝有緩沖機構,所述底板頂面固定安裝有放線機構;
[0007]所述緩沖機構包括設在底板底面的槽體,所述槽體內側壁呈對稱均勻分布活動安裝有兩個側板,兩個所述側板中間固定安裝有支撐弧板,所述側板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旋轉架,所述第一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彈簧伸縮桿,所述彈簧伸縮桿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旋轉架,所述第二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在底板頂面。
[0008]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面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定位架,兩個所述定位架之中活動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貫穿定位架固定安裝有的輪體。
[0009]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底端活動安裝有萬向輪。
[0010]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線機構包括呈對稱均勻分布在底板頂面的兩個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端設有支撐槽,兩個所述支撐槽之中活動安裝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中間固定安裝有繞線輥,所述底板頂面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間活動安裝有輔助輪。
[0011]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頂面一側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曲桿,兩個所述曲桿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把手。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術,通過設有緩沖機構,通過手握把手,推動整體結構,在輪體與萬向輪的配合下,進行移動,在移動的同時,將放線機構之中的電纜一端進行定位,且電纜放置
在支撐弧板之上,隨著整體結構的移動,電纜逐漸敷設,電纜在支撐弧板之中,在電纜敷設時,對支撐弧板進行壓制,使得支撐弧板兩側板所連接彈簧伸縮桿,在第一旋轉架與第二旋轉架的配合下,將電纜在敷設過程其靠近底板一端與地面抬升隔離,減少鋪設過程中對電纜表面的摩擦,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
[0014]2、本技術,通過設有放線機構,通過將纏有電纜的繞線輥放置在支撐架之上,將電纜的一端穿過兩個輔助輪與穿過緩沖機構,在移動整體移動過程中,繞線輥進行放線,兩個輔助輪進行定位輔助,且降低電纜放線的速度,保證電纜鋪設過程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5]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整體側視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驗新型整體正視示意圖;
[0020]圖中:1、底板;2、緩沖機構;201、彈簧伸縮桿;202、側板;203、第一旋轉架;204、第二旋轉架;205、槽體;206、支撐弧板;3、放線機構;301、固定架;302、輔助輪;303、繞線輥;304、固定軸;305、支撐槽;306、定位板;4、輪體;5、曲桿;6、把手;7、轉軸;8、定位架;9、定位軸;10、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如圖1
?
4所示,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包括底板1、緩沖機構2與放線機構3,底板1頂面固定安裝有緩沖機構2,底板1頂面固定安裝有放線機構3;
[0023]緩沖機構2包括設在底板1底面的槽體205,槽體205內側壁呈對稱均勻分布活動安裝有兩個側板202,兩個側板202中間固定安裝有支撐弧板206,側板202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旋轉架203,第一旋轉架203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彈簧伸縮桿201,彈簧伸縮桿201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旋轉架204,第二旋轉架204另一端固定安裝在底板1頂面;
[0024]底板1底面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定位架8,兩個定位架8之中活動安裝有轉軸7,轉軸7兩端貫穿定位架8固定安裝有的輪體4,利用輪體4與轉軸7相互配合,帶動整體結構進行移動,提高整體結構的靈活性;
[0025]底板1底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定位軸9,定位軸9底端活動安裝有萬向輪10,利用萬向輪10來對整體結構的移動方向進行控制。
[0026]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員手握把手6,推動整體結構,在輪體4與萬向輪10的配合下,進行移動,在移動的同時,將放線機構3之中的電纜一端進行定位,且電纜放置在支撐弧板206之上,隨著整體結構的移動,電纜逐漸敷設,電纜在支撐弧板206之中,在電纜敷設時,對支撐弧板206進行壓制,使得支撐弧板206兩側板202所連接彈簧伸縮桿201,在第
一旋轉架203與第二旋轉架204的配合下,將電纜在敷設過程其靠近底板1一端與地面抬升隔離,減少鋪設過程中對電纜表面的摩擦,防止使其電纜表皮損傷。
[0027]如圖2
?
4所示,放線機構3包括呈對稱均勻分布在底板1頂面的兩個定位板306,定位板306上端設有支撐槽305,兩個支撐槽305之中活動安裝有固定軸304,固定軸304中間固定安裝有繞線輥303,底板1頂面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固定架301,固定架301中間活動安裝有輔助輪302,底板1頂面一側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曲桿5,兩個曲桿5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把手6,利用把手6與曲桿5相互配合,帶動整體結構進行移動,增加整體結構移動的便捷性。
[0028]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員將纏有電纜的繞線輥303放置在支撐架之上,將電纜的一端穿過兩個輔助輪302與穿過緩沖機構2,在移動整體移動過程中,繞線輥303進行放線,兩個輔助輪302進行定位輔助,且降低電纜放線的速度,保證電纜鋪設過程的穩定性。
[0029]以上公開的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緩沖機構與放線機構,所述底板頂面固定安裝有緩沖機構,所述底板頂面固定安裝有放線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設在底板底面的槽體,所述槽體內側壁呈對稱均勻分布活動安裝有兩個側板,兩個所述側板中間固定安裝有支撐弧板,所述側板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旋轉架,所述第一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彈簧伸縮桿,所述彈簧伸縮桿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旋轉架,所述第二旋轉架另一端固定安裝在底板頂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電力電纜線路敷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底面呈對稱均勻分布固定安裝有兩個定位架,兩個所述定位架之中活動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貫穿定位架固定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新亮,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有道創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