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所述鈦環(huán)由內而外依次包括第一環(huán)、第二環(huán),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芯模,其中,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相對的工作面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與所述第二環(huán)的弧度相同,所述芯模整體為板件狀,所述芯模的長軸兩端為平面結構,所述芯模的短軸兩端為弧形結構,且該弧形結構與第一環(huán)的短軸兩端的弧形貼合。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成型模具,能夠成型得到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該成型模具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模具材料要求低,生產成本低。生產成本低。生產成本低。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金屬材料塑性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的成型模具。
技術介紹
[0002]圓形鈦環(huán)是一種常見的鍛件,制備工藝相對成熟,而近似橢圓形環(huán)鍛件屬于特殊形狀的金屬產品。這種鍛環(huán)長寬比大、壁厚較薄、體積較大,加上鈦及鈦合金具有難變形特點,鍛件產品成形困難,生產成本較高。因此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研制和應用很少。
[0003]公開號為CN104874977A的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了一種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芯模;其中,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相對的工作面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與所述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的弧度相同;所述芯模整體為棒狀,包括工作段和夾持段;所述工作段為橢圓形,且同軸位于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坯料的中心軸部位,用于成型時對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坯料進行定位;所述夾持段與操作機連接,使得所述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成型時,所述工作段始終位于所述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坯料的中心軸部位;所述鈦及鈦合金橢圓環(huán)材的內環(huán)短軸與所述工作段的短軸長度相等。該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1)芯模的工作段為橢圓形,只能產生橢圓形鈦環(huán);(2)工作段表面帶有拔模斜度,使得橢圓鈦環(huán)內徑加工余量增加,生產成本高;(3)芯模包括夾持端和工作段,芯模質量較重,使用設備要求較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芯模的工作段為橢圓形,只能產生橢圓形鈦環(huán);工作段表面帶有拔模斜度,使得橢圓鈦環(huán)內側加工余量增加,生產成本高;芯模包括夾持端和工作段,芯模質量較重,使用設備要求較高的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6]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所述鈦環(huán)由內而外依次包括第一環(huán)、第二環(huán),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芯模,其中,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相對的工作面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與所述鈦環(huán)的弧度相同,所述芯模整體為板件狀,所述芯模的長軸兩端為平面結構,所述芯模的短軸兩端為弧形結構,且該弧形結構與第一環(huán)的短軸兩端的弧形貼合。
[0007]該設置可以生產出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該模具結構簡單,且模具材料要求低,適合大面積生產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
[0008]進一步地,所述芯模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曲線、第一直線、第二曲線、第二直線,所述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為所述芯模短軸兩端弧形結構,所述第一曲線與長軸上端的第一環(huán)貼合,所述第二曲線與長軸下端的第一環(huán)貼合,所述第一直線和第二直線為芯模長軸兩端平面結構,且第一直線與第二直線平行。
[0009]該設置既能夠滿足鈦環(huán)整體成型要求,又使得芯模重量減輕,長度變小,使用方
便。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huán)的長軸長度為W1,所述第一環(huán)短軸長度為W2,所述芯模的長軸長度為W3,所述W3/W1為60~80%。
[0011]該設置使得芯模更加容易放進成型前的圓形鈦坯料內。
[0012]進一步地,所述芯模還設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心與芯模中心重合。
[0013]該設置方便利用叉車的叉臂插入矩形通孔內,然后將芯模放置于坯料內,簡化芯模結構,且使芯模更加容易放進鈦環(huán)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芯模的短軸兩端和長軸兩端的連接處均設置有半徑為10~20mm的圓弧倒角。
[0015]該倒圓角的設置是為了避免在使用時對鈦環(huán)造成損傷,提高鈦環(huán)的品質。
[0016]進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的設置在所述上模的上且與芯模接觸。
[0017]該設置可對鈦環(huán)、芯模進行定位,防止掉落。
[0018]進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還包括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設置在所述下模上且與芯模接觸,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平行設置。
[001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板的一端靠近上模的弧形結構,所述第一擋板的另一端與第一曲線接觸,所述第二擋板的一端靠近下模的弧形結構,所述第二擋板的另一端與芯模的第二曲線接觸。
[002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的寬度均為30~60mm。
[0021]進一步地,所述上模為長方體外形,所述上模的上端為平面結構,所述上模的下端設置有開口結構,所述開口結構為凹形弧面,所述凹形弧面與第二環(huán)貼合。
[0022]該設置能夠成型得到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工件。
[0023]進一步地,所述下模與所述上模尺寸一致,所述下模與所述上模關于上模與下模之間的水平中心線對稱設置。
[0024]該設置可簡化上模和下模的制造成本,使制造上模和下模的模具設備簡單,減少設備成本。
[0025]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技術所述的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26]1)本技術所使用的成型模具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模具材料要求低,生產成本低。
[0027]2)本技術用于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成型,操作簡便易行,設備要求低,可批量生產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技術的近似橢圓鈦環(huán)的成型結構示意圖一:
[0029]圖2為本技術的近似橢圓鈦環(huán)的成型結構示意圖二:
[0030]圖3為圖1的主視圖;
[0031]圖4為本技術的成型模具的上模結構示意圖;
[0032]圖5為本技術的成型模具的芯模結構示意圖;
[0033]圖6為本技術的鈦環(huán)結構示意圖。
[0034]附圖標記說明
[0035]1?
上模,11
?
第一擋板,2
?
下模,21
?
第二擋板,3
?
芯模,31
?
第一曲線,32
?
第二曲線,33
?
第一直線,34
?
第二直線,35
?
矩形通孔,4
?
鈦環(huán),41
?
第一環(huán),42
?
第二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另外,對下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簡要說明:在實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關系,是指附圖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
[0037]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如圖1
?
4所示,用于生產鈦環(huán)4,所述鈦環(huán)重量約44kg,所述鈦環(huán)4包括第一環(huán)41、第二環(huán)42,所述第一環(huán)41位于鈦環(huán)4的內周,所述第二環(huán)42位于鈦環(huán)4的外周,所述第一環(huán)41的長軸長度為W1,所述第一環(huán)41的的短軸長度為W2。所述鈦環(huán)選用的材質為鈦或鈦合金的一種。
[0038]具體地,所述該鈦環(huán)成型前的坯料為圓環(huán)形,該成型模具通過機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具體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芯模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近似橢圓形鈦環(huán)的成型模具,所述鈦環(huán)(4)由內而外依次包括第一環(huán)(41)、第二環(huán)(4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至少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芯模(3),其中,所述上模(1)與所述下模(2)相對的工作面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與所述鈦環(huán)(4)的弧度相同,所述芯模(3)整體為板件狀,所述芯模(3)的長軸兩端為平面結構,所述芯模(3)的短軸兩端為弧形結構,且該弧形結構與第一環(huán)(41)的短軸兩端的弧形貼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3)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曲線(31)、第一直線(32)、第二曲線(33)、第二直線(34),所述第一曲線(31)和第二曲線(33)為所述芯模(3)短軸兩端弧形結構,所述第一曲線(31)與長軸上端的第一環(huán)(41)貼合,所述第二曲線(33)與長軸下端的第一環(huán)(41)貼合,所述第一直線(32)和第二直線(34)為芯模(3)長軸兩端平面結構,且第一直線(32)與第二直線(34)平行。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huán)(41)的長軸長度為W1,所述第一環(huán)(41)短軸長度為W2,所述芯模(3)的長軸長度為W3,所述W3/W1為60~80%。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3)還設置有矩形通孔(35),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梁,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