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摘果器,包括手持桿,所述手持桿一端為手持部,另一端設有儲存部,以用于對采摘的果實進行臨時放置,所述儲存部遠離儲存部一端設有采摘部,以實現大、小果實與其樹體枝條進行分離,通過采摘部以及儲存部的設置,可以在手持桿將采摘部移動至果實時,通過采摘部將不同大小的果實進行采摘,將樹體枝條和果實分離,然后果實會落至儲存部內進行臨時存儲,方便采收果實。方便采收果實。方便采收果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摘果器
[0001]本技術涉及果實采摘設備極速領域,具體為一種摘果器。
技術介紹
[0002]摘果器是用于針對果樹上高處的果實進行采摘而設計的采摘設備。
[0003]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摘果器一般是針對大果,如蘋果、梨子等,通過將摘果器上的采摘抓伸至果實處對果實進行抓取夾持后,通過拽取將果實和其樹體枝條分離,然后將采摘器移回,然后將果實取出。
[0004]然而,此種摘果器一般只能采摘大果,且每次只能采摘一個果實,這樣就會使果實采摘的速度慢,且采摘后操作不當,果實容易落地摔壞,同時在相對對小果型,如棗子、李子等進行采摘時,由于不能夠有效的對果實進行抓取以及采摘后的存取,就會使得摘果器只能針對大果進行采摘,從而使得摘果器的使用范圍較窄。
[0005]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摘果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采摘器在對果實進行采摘時,并不能通過同時運用于對大果以及小果的采摘,同時單次采摘數量較少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摘果器,包括手持桿,所述手持桿一端為手持部,另一端設有儲存部,以用于對采摘的果實進行臨時放置,所述儲存部遠離儲存部一端設有采摘部,以實現大果和小果實和其樹體枝條進行分離;
[0008]所述采摘部包括:
[0009]夾持板,成圓形陣列設有多組,相鄰的夾持板之間存在用于小果進入其夾持內部的通道;<br/>[0010]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設置于夾持板的夾持端部;
[0011]環形承臺,所述環形承臺一端用于實現夾持板的夾持轉動,另一端和儲存部連接;
[0012]拉伸單元,所述拉伸單元設置于夾持板和手持桿之間,用于實現多組夾持板的張開使大果實進入夾持空間內;
[0013]復位單元,所述復位單元設置于夾持板和環形承臺之間,用于實現夾持板張開后的閉合。
[0014]優選的,多組圓形陣列的所述夾持板形成的夾持部位的中部設置有用于果實樹體枝條置入的圓形開口,所述切割刀設置于圓形開口處,且和夾持板固定。
[0015]優選的,相鄰所述的夾持板之間設置的通道可為供小果進入夾持空間的縫隙,也可以為相鄰夾持板之間設置的可供效果進入夾持空間的開口。
[0016]優選的,所述環形承臺位于相鄰夾持板之間處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弧
形軸,所述弧形軸兩端和相鄰所述夾持板之間進行球鉸接,以實現夾持板于環形承臺上的轉動。
[0017]優選的,所述拉伸單元包括多組拉繩,多組所述拉繩一端均于夾持板上端部進行固定,另一端緊貼環形承臺、儲存部,延伸至手持桿的靠近手持部固定連接有套環,所述套環和手持桿滑動設置,所述環形承臺、儲存部以及手持桿上均設有用于拉繩走線的線環。
[0018]優選的,所述復位單元設置包括多組壓縮彈簧,多組所述壓縮彈簧一端和夾持板下端固定,另一端和環形承臺固定。
[0019]優選的,所述手持桿上設置有對套環向上滑動限位的限位塊。
[0020]優選的,所述儲存部包括和環形承臺固定連接的儲存倉以及開設在儲存倉上用于打開存儲倉取出采摘果實的倉門。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術通過采摘部以及儲存部的設置,可以在手持桿將采摘部移動至果實時,通過采摘部將不同大小的果實進行采摘,將其樹體枝條和果實分離,然后果實會落至儲存部內進行臨時存儲,方便對大、小果進行采收。
[0023]本技術通過采摘部內夾持板、切割刀、環形承臺、拉伸單元以及復位單元的設置,可以通過拉伸單元使夾持板張開,然后大果實套入夾持部位后,復位單元會將夾持板進行復位閉合,同時在復位閉合時,切割刀會對樹體枝條進行切割,使其樹體枝條和果實分離,如果果實的樹體枝條較粗的話,也會對樹體枝條部位造成豁口,從而便于采摘者拽拉使樹體枝條和果實分離,在對小果實進行分離時,只需將果實從相鄰夾持板的通道內對準通入,稍微展開一點夾持板通過切割刀對其樹體枝條進行切割分離,即可實現小果的采摘,從而裝置整體能夠有效快捷的實現對大小果實的采摘。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技術采摘部截圖;
[0026]圖3為本技術采摘部內部視圖;
[0027]圖4為圖1中A處放大圖。
[0028]附圖標記:1
?
手持桿;11
?
手持部;2
?
儲存部;21
?
儲存倉;22
?
倉門;3
?
采摘部;31
?
夾持板;311
?
通道;312
?
圓形開口;32
?
切割刀;33
?
環形承臺;331
?
連接桿;332
?
弧形軸;34
?
拉伸單元;341
?
拉繩;342
?
套環;343
?
線環;344
?
限位塊;35
?
復位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0]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摘果器,包括手持桿1,所述手持桿1一端為手持部11,另一端設有儲存部2,以用于對采摘的果實進行臨時放置,所述儲存部2遠離儲存部2一端設有采摘部3,以實現大、小果實和其樹體枝條進行分離;
[0031]所述采摘部3包括:
[0032]夾持板31,成圓形陣列設有多組,相鄰的夾持板31之間存在用于小果進入其夾持內部的通道311;
[0033]切割刀32,所述切割刀32設置于夾持板31的夾持端部;
[0034]環形承臺33,所述環形承臺33一端用于實現夾持板31的夾持轉動,另一端和儲存部2連接;
[0035]拉伸單元34,所述拉伸單元34設置于夾持板31和手持桿1之間,用于實現多組夾持板31的張開使大果實進入夾持空間內;
[0036]復位單元35,所述復位單元35設置于夾持板31和環形承臺33之間,用于實現夾持板31張開后的閉合。
[0037]其中,多組圓形陣列的所述夾持板31形成的夾持部位的中部設置有用于果實樹體枝條置入的圓形開口312,所述切割刀32設置于圓形開口312處,且和夾持板31固定。
[0038]另外,相鄰所述的夾持板31之間設置的通道311可為供小果進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摘果器,包括手持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桿(1)一端為手持部(11),另一端設有儲存部(2),用于對采摘的果實進行臨時放置,所述儲存部(2)遠離儲存部(2)一端設有采摘部(3);所述采摘部(3)包括:夾持板(31),成圓形陣列設有多組,相鄰的夾持板(31)之間存在用于小果進入其夾持內部的通道(311);切割刀(32),所述切割刀(32)設置于夾持板(31)的夾持端部;環形承臺(33),所述環形承臺(33)一端用于實現夾持板(31)的夾持轉動,另一端和儲存部(2)連接;拉伸單元(34),所述拉伸單元(34)設置于夾持板(31)和手持桿(1)之間,用于實現多組夾持板(31)的張開使大果實進入夾持空間內;復位單元(35),所述復位單元(35)設置于夾持板(31)和環形承臺(33)之間,用于實現夾持板(31)張開后的閉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摘果器,其特征在于:多組圓形陣列的所述夾持板(31)形成的夾持部位的中部設置有用于果實樹體枝條置入的圓形開口(312),所述切割刀(32)設置于圓形開口(312)處,且和夾持板(31)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摘果器,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的夾持板(31)之間設置的通道(311)可為供小果進入夾持空間的縫隙,也可以為相鄰夾持板(31)之間設置的可供效果進入夾持空間的開口。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海燕,
申請(專利權)人:朱海燕,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