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頭部固定裝置主體,還包括頭部調節機構,指示患者將頭部放置于弧形頭枕上方,然后將患者頭部放置于輔助固定架內部,兩側的調節架位于患者頭部兩側,然后擰松調節螺栓后方的螺母,對前端的調節架進行旋轉調節,同時通過萬向球節對前端調節器進行旋轉,然后通過摩擦力對調節器位置進行固定,調整好兩個調節架后,將后方螺母擰在調節螺栓后方,從而兩個調節架對患者頭部的偏移方向進行支撐固定,同時輔助固定機構的設置便于對患者下巴處進行輔助固定,便于對患者頭部進行固定,防止患者頭部位置移動影響手術過程。影響手術過程。影響手術過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腦血管疾病目前在老年性疾病致殘及死亡率位居前茅,而大血管疾病又是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急性腦血管疾病的血管再通治療,目前是腦血管疾病的新技術,在急性缺血性腦部大血管疾病急性期給予溶栓后橋接或直接動脈取栓為患者挽救神經組織甚至挽救生命提供了一種不可取代的手術。而在急診腦血管再通的病人往往處于意識狀態下降或者煩躁不安狀態,手術過程中需要判斷患者意識轉歸情況及相應的神經查體情況,所以基本上不給予麻醉,患者的意識下降及煩躁不安在腦血管再通手術過程中產生頭部躁動,影響介入手術過程中對腦血管清晰度的判斷,醫療行業的手術人員在設計研究中發現以下改進點:
[0003]手術過程中無法對患者頭部進行自主固定,頭部移動導致檢查部位錯位容易影響對腦血管清晰度的判斷,影響手術進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解決手術過程中無法對患者頭部進行自主固定,頭部移動導致檢查部位錯位容易影響對腦血管清晰度的判斷,影響手術進程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
[0005]本技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裝置主體,所述頭部固定裝置主體包括弧形頭枕,所述弧形頭枕兩側固定安裝有側邊枕,所述弧形頭枕前側固定安裝有頸托,還包括頭部調節機構,所述頭部調節機構包括頭部調節板,所述頭部調節板設置于所述弧形頭枕后方,所述頭部調節板上方插設有兩個調節螺栓,兩個所述調節螺栓貫穿頭部調節板前端均插設有調節架,兩個所述調節螺栓貫穿頭部調節板后端均插設有螺母,兩個所述調節架前側均開設有活動口,每個活動口內部均安裝有萬向球節,每個所述萬向球節下方均安裝有調節器,每個所述調節器外側均包裹有硅膠墊,所述頭部調節板下方前側固定安裝輔助固定架,所述輔助固定架兩端均設置有彈力弧臂。
[0007]進一步地,所述頭部調節板下方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底座,每個連接底座內部均插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頭部調節板通過連接底座和連接螺栓與所述弧形頭枕形成螺紋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頸托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扣,所述頸托通過兩側所述連接扣與弧形頭枕形成可拆卸連接。
[0009]進一步地,兩側所述側邊枕內側均設置有海綿墊,兩個所述海綿墊前側均設置有多個穴位石。
[0010]進一步地,所述弧形頭枕前側設置有輔助固定機構,所述輔助固定機構包括兩個
伸縮下巴托,兩個所述伸縮下巴托分別安裝于所述弧形頭枕前側兩端,兩個所述伸縮下巴托內側均設置有軟墊,兩個所述軟墊外側均設置有多個穴位石。
[0011]進一步地,所述弧形頭枕和所述頸托上方均固定安裝有棉墊。
[0012]進一步地,所述弧形頭枕底部固定安裝有摩擦墊。
[00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術當對患者進行檢查時,將頭部固定裝置主體放置于手術操作儀上方,將頭部調節機構安裝于弧形頭枕后方,指示患者將頭部放置于弧形頭枕上方,然后將患者頭部放置于輔助固定架內部,兩側的調節架位于患者頭部兩側,然后擰松調節螺栓后方的螺母,對前端的調節架進行旋轉調節,同時通過萬向球節對前端調節器進行旋轉,然后通過摩擦力對調節器位置進行固定,調整好兩個調節架后,將后方螺母擰在調節螺栓后方,從而兩個調節架對患者頭部的偏移方向進行支撐固定,同時輔助固定機構的設置便于對患者下巴處進行輔助固定,便于對患者頭部進行固定,防止患者頭部位置移動影響手術過程。
[0015]2、本技術頭部調節板通過連接底座和連接螺栓與弧形頭枕形成螺紋連接,便于頭部調節機構的拆卸與安裝,同時便于頭部調節機構的定期檢修與更換,使用更加衛生安全,頸托通過兩側連接扣與弧形頭枕形成可拆卸連接,便于頸托的拆卸與更換,使用更加靈活,能夠根據需要進行頸托的安裝,更加實用,兩側側邊枕內側均設置有海綿墊,兩個海綿墊前側均設置有多個穴位石,便于患者頭部進行左右旋轉時,增加患者頭部兩側的舒適性。
[0016]3、本技術輔助固定機構的伸縮下巴托便于對患者下巴處起到支撐作用,同時能夠根據患者下顎的不同大小將伸縮下巴托301的內托進行拉出,內托前后兩側外部固定安裝有多個小型摩擦球,當內托拉出時,小型摩擦球與外托頂部實現卡位,從而固定內托的伸出高度,當內托縮回時,通過增加壓力使得內托縮回,便于對患者下顎處進行固定,防止患者長時間揚起頭部導致姿勢發生變化影響手術,棉墊的設置便于增加弧形頭枕和頸托的柔軟性,增加患者頭部和頸部在使用固定裝置的舒適性,提高實用性,弧形頭枕底部固定安裝有摩擦墊,便于增加弧形頭枕和手術操作儀的面積,使得弧形頭枕更加穩定,防止位置發生偏移。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技術后視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技術正視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本技術側剖圖;
[0021]圖5是本技術輔助固定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頭部固定裝置主體;101、弧形頭枕;102、側邊枕;103、頸托;104、連接扣;105、海綿墊;2、頭部調節機構;201、頭部調節板;202、調節螺栓;203、調節架;204、萬向球節;205、調節器;206、輔助固定架;3、輔助固定機構;301、伸縮下巴托;302、軟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請參閱圖1-圖5,本技術提供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裝置主體1,頭部固定裝置主體1包括弧形頭枕101,弧形頭枕101兩側固定安裝有側邊枕102,弧形頭枕101前側固定安裝有頸托103,還包括頭部調節機構2,頭部調節機構2包括頭部調節板201,頭部調節板201設置于弧形頭枕101后方,頭部調節板201上方插設有兩個調節螺栓202,兩個調節螺栓202貫穿頭部調節板201前端均插設有調節架203,兩個調節螺栓202貫穿頭部調節板201后端均插設有螺母,兩個調節架203前側均開設有活動口,每個活動口內部均安裝有萬向球節204,每個萬向球節204下方均安裝有調節器205,每個調節器205外側均包裹有硅膠墊,頭部調節板201下方前側固定安裝輔助固定架206,輔助固定架206兩端均設置有彈力弧臂。
[0025]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頭部調節板201下方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底座,每個連接底座內部均插設有連接螺栓,頭部調節板201通過連接底座和連接螺栓與弧形頭枕101形成螺紋連接,便于頭部調節機構2的拆卸與安裝,同時便于頭部調節機構2的定期檢修與更換,使用更加衛生安全。
[0026]本實施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頭部固定裝置主體(1),所述頭部固定裝置主體(1)包括弧形頭枕(101),所述弧形頭枕(101)兩側固定安裝有側邊枕(102),所述弧形頭枕(101)前側固定安裝有頸托(103),還包括頭部調節機構(2),所述頭部調節機構(2)包括頭部調節板(201),所述頭部調節板(201)設置于所述弧形頭枕(101)后方,所述頭部調節板(201)上方插設有兩個調節螺栓(202),兩個所述調節螺栓(202)貫穿頭部調節板(201)前端均插設有調節架(203),兩個所述調節螺栓(202)貫穿頭部調節板(201)后端均插設有螺母,兩個所述調節架(203)前側均開設有活動口,每個活動口內部均安裝有萬向球節(204),每個所述萬向球節(204)下方均安裝有調節器(205),每個所述調節器(205)外側均包裹有硅膠墊,所述頭部調節板(201)下方前側固定安裝輔助固定架(206),所述輔助固定架(206)兩端均設置有彈力弧臂。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脖頸托的頭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調節板(201)下方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底座,每個連接底座內部均插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頭部調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麗,陶志鋒,歐志杰,
申請(專利權)人:陳麗,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