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涉及建筑工程檢測技術領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側前端位置與檢測板左側位置轉動連接,固定板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記錄架,記錄架為扇形設計,記錄架的側面位置開設有弧形槽。當需要對建筑框架位置進行檢測的時候,首先將固定板的底部位置與框架位置相貼合,接下來通過固定板與檢測板的轉動,使其檢測板與框架的垂直內側位置相貼合。以解決現有的框架檢測裝置只是能夠應對剪力墻就行相對的檢測,無法對應框架的內角角度進行檢測,無法確定框架的內角是否呈現九十度影響使用的問題。是否呈現九十度影響使用的問題。是否呈現九十度影響使用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建筑工程檢測
,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制作框架結構,撐起建筑物體的門窗位置,因此在框架成型的時候需要對門窗的矩形框架進行相對的檢測,避免框架自身存在問題之后運用到建筑上,導致房屋結構出現變形的情況發生。
[0003]例如申請號CN202122972079.2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工業建筑框架結構剪力墻的裝置,屬于建筑質量檢測
一種用于檢測工業建筑框架結構剪力墻的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左側呈對稱設有兩個夾板,其中一個夾板前端上側設有螺栓,其中一個夾板前端下側設有導桿,固定架前后兩端均開設有導槽,固定架內部設有導塊,固定架右端設有絲桿。本技術通過設置導塊在轉動絲桿時能夠向左移動,導塊移動能夠帶動豎桿移動,豎桿移動后能夠配合墻面擠壓擠壓桿,擠壓桿受到擠壓后其右端會從豎桿右端伸出,此時通過觀察多個擠壓桿上的刻度線能夠判斷該墻面是否平整,本技術設計合理,不僅操作簡單,而且不會受到外部自燃因素影響,有效地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
[0004]上述的框架檢測裝置只是能夠應對剪力墻就行相對的檢測,無法對應框架的內角角度進行檢測,無法確定框架的內角是否呈現九十度影響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以解決現有的框架檢測裝置只是能夠應對剪力墻就行相對的檢測,無法對應框架的內角角度進行檢測,無法確定框架的內角是否呈現九十度影響使用的問題。
[0006]本技術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0007]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側前端位置與檢測板左側位置轉動連接,固定板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記錄架,記錄架為扇形設計,記錄架的側面位置開設有弧形槽,且記錄架的左側位置邊緣位置設置有九十度的刻度值,檢測板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桿,限位桿位于記錄架的弧形槽內。
[0008]進一步的,所述記錄架的頂部前端位置固定連接有激光燈,激光燈與記錄架垂直數值相齊平。
[0009]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A,檢測板與固定板呈九十度轉動時,限位片A位于激光燈的正上方位置,限位片A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
[0010]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的中間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B,限位片B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B與限位片A相齊平。
[0011]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C,限位片C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C與限位片B相齊平,檢測板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D,限位片D
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C與限位片D相齊平。
[0012]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E,限位片E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D與限位片E相齊平,檢測板的左側頂部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F,限位片F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F與限位片E相齊平。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當需要對建筑框架位置進行檢測的時候,首先將固定板的底部位置與框架位置相貼合,接下來通過固定板與檢測板的轉動,使其檢測板與框架的垂直內側位置相貼合,查看限位桿位于記錄架弧形槽內的位置,限位桿是否與記錄架的邊緣位置相貼合,即可確定建筑框架結構的邊角位置是否為九十度,并且結合記錄架九十度的刻度值以及限位桿所處位置,準確得知框架邊角位置是否垂直處于九十度。
[0015]在檢測的同時打開激光燈,激光燈投射的光束是否同時穿過限位片A、限位片B、限位片C、限位片D、限位片E以及限位片F中間的通孔,當激光燈的光束同時穿過上述部件通孔的時候,可以準確確定固定板與檢測板處于垂直的狀態。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的框架結構檢測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技術的框架結構檢測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技術的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技術的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部件名稱與附圖編號的對應關系為:
[0021]1、固定板;101、記錄架;102、激光燈;2、檢測板;201、限位桿;202、限位片A;203、限位片B;204、限位片C;205、限位片D;206、限位片E;207、限位片F。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實施例:
[0024]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
[0025]本技術提供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右側前端位置與檢測板2左側位置轉動連接,固定板1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記錄架101,記錄架101為扇形設計,記錄架101的側面位置開設有弧形槽,且記錄架101的左側位置邊緣位置設置有九十度的刻度值,檢測板2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桿201,限位桿201位于記錄架101的弧形槽內,記錄架101的頂部前端位置固定連接有激光燈102,激光燈102與記錄架101垂直數值相齊平。
[0026]其中,檢測板2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A202,檢測板2與固定板1呈九十度轉動時,限位片A202位于激光燈102的正上方位置,限位片A20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檢測板2的中間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B203,限位片B203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B203與限位片A202相齊平,檢測板2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C204,限位片C204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C204與限位片B203相齊平,檢測板2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D205,限位片D205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C204與限位片D205相齊平,檢測板
2的左側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E206,限位片E206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D205與限位片E206相齊平,檢測板2的左側頂部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F207,限位片F207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限位片F207與限位片E206相齊平,在檢測的同時打開激光燈102,激光燈102投射的光束是否同時穿過限位片A202、限位片B203、限位片C204、限位片D205、限位片E206以及限位片F207中間的通孔,當激光燈102的光束同時穿過上述部件通孔的時候,可以準確確定固定板1與檢測板2處于垂直的狀態。
[0027]本實施例的具體使用方式與作用:
[0028]在使用本裝置的時候,首先將本裝置結合實施例進行裝配,當需要對建筑框架位置進行檢測的時候,首先將固定板1的底部位置與框架位置相貼合,接下來通過固定板1與檢測板2的轉動,使其檢測板2與框架的垂直內側位置相貼合,查看限位桿201位于記錄架101弧形槽內的位置,限位桿201是否與記錄架101的邊緣位置相貼合,即可確定建筑框架結構的邊角位置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右側前端位置與檢測板(2)左側位置轉動連接,固定板(1)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記錄架(101),記錄架(101)為扇形設計,記錄架(101)的側面位置開設有弧形槽,且記錄架(101)的左側位置邊緣位置設置有九十度的刻度值,檢測板(2)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桿(201),限位桿(201)位于記錄架(101)的弧形槽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架(101)的頂部前端位置固定連接有激光燈(102),激光燈(102)與記錄架(101)垂直數值相齊平。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板(2)的左側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限位片A(202),檢測板(2)與固定板(1)呈九十度轉動時,限位片A(202)位于激光燈(102)的正上方位置,限位片A(20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框架結構檢測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永軍,
申請(專利權)人:王永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