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涉及礦山測量技術領域,包括底板、線輥和壓線機構,所述底板上安裝有輥架,所述輥架上安裝有線輥,所述線輥的兩端與輥架轉動連接,所述線輥一端與輥架一側的把手直連,所述線輥上繞設有測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壓線機構,壓線機構可以將測繩向下壓低,使得測繩更加貼近礦山坡面,進而使得測繩的傾斜程度與礦山坡度更相近,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測量更加準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配重輪,配重輪帶動測繩沿礦山坡面向下移動,將測繩從線輥上拉出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夠自動保持測繩處于張緊狀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無需反向收卷線輥將測繩張緊,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礦山測量
,具體是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由于自然條件復雜、作業環境較差,加之人們對礦山災害客觀規律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入,有時麻痹大意和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這就造成發生某些災害的可能,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理礦井突發事故,保護職工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資源和財產損失,因此在礦山開采的過程中需要對開采時的垂直度進行檢測。
[0003]經檢索,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16483080 U公開一種礦山開采垂直測量裝置,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設置有收卷輥,收卷輥和底板之間設置有測量組件,測量組件包括方形框,方形框的中部活動貫穿連接有中心軸,中心軸的中部設置有測量板,中心軸的兩端均設置有導向板,導向板的中部開設有導向滑槽,中心軸的端部位于導向滑槽的內腔并與之相適配,測量板設置為扇形,但是,現有的技術由于收卷輥存在一定高度,在使用過程中靠近收卷輥一端的牽引繩相比與配重體連接一端的牽引繩與礦山坡面距離更遠,導致牽引繩的傾斜程度與礦山坡面傾斜程度偏差較大,導致測量準確度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包括底板、線輥和壓線機構,所述底板上安裝有輥架,所述輥架上安裝有線輥,所述線輥的兩端與輥架轉動連接,所述線輥一端與輥架一側的把手直連,所述線輥上繞設有測繩,所述測繩的自由端栓系有配重輪,所述輥架的一側安裝有兩個延長桿,兩個所述延長桿上安裝有壓線機構,兩個所述延長桿之間安裝有測量組件。
[0007]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線機構包括固定架、桿筒、桿體、壓輥和壓板,所述固定架上嵌入式安裝有桿筒,所述桿筒中間安裝有桿體,所述桿體頂端安裝有壓板,所述桿體的底端安裝有壓輥。
[000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桿筒的一側開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有定位桿,所述桿體通過定位桿與桿筒相對固定連接。
[0009]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輪包括輪體、連軸和軸承,所述連軸的兩端設置有輪體,所述輪體中間嵌入式安裝有軸承,所述連軸與軸承轉動連接。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測繩一端栓系在連軸上。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術通過設置壓線機構,壓線機構可以將測繩向下壓低,使得測繩更加貼近礦山坡面,進而使得測繩的傾斜程度與礦山坡度更相近,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測量更加準確。
[0013]2、本技術通過設置配重輪,配重輪帶動測繩沿礦山坡面向下移動,將測繩從線輥上拉出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夠自動保持測繩處于張緊狀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無需反向收卷線輥將測繩張緊,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圖1中壓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圖1中配重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7]1、底板;2、輥架;3、線輥;4、把手;5、延長桿;6、壓線機構;601、固定架;602、桿筒;603、桿體;604、壓輥;605、壓板;606、定位桿;7、測量組件;8、測繩;9、配重輪;901、輪體;902、連軸;903、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和圖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包括底板1、線輥3和壓線機構6,底板1上安裝有輥架2,輥架2上安裝有線輥3,線輥3的兩端與輥架2轉動連接,線輥3一端與輥架2一側的把手4直連,把手4的設置可以方便人員對測繩8進行收卷,線輥3上繞設有測繩8,測繩8的自由端栓系有配重輪9,配重輪9包括輪體901、連軸902和軸承903,連軸902的兩端設置有輪體901,輪體901中間嵌入式安裝有軸承903,連軸902與軸承903轉動連接,測繩8一端栓系在連軸902上,配重輪9帶動測繩8沿礦山坡面向下移動,將測繩8從線輥3上拉出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夠自動保持測繩8處于張緊狀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無需反向收卷線輥3將測繩8張緊,使用更加方便。
[0020]請參閱圖1
?
2,輥架2的一側安裝有兩個延長桿5,兩個延長桿5上安裝有壓線機構6,壓線機構6包括固定架601、桿筒602、桿體603、壓輥604和壓板605,固定架601上嵌入式安裝有桿筒602,桿筒602中間安裝有桿體603,桿體603頂端安裝有壓板605,桿體603的底端安裝有壓輥604,桿筒602的一側開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有定位桿606,桿體603通過定位桿606與桿筒602相對固定連接,兩個延長桿5之間安裝有測量組件7,壓線機構6可以將測繩8向下壓低,使得測繩8更加貼近礦山坡面,進而使得測繩8的傾斜程度與礦山坡度更相近,使得測量更加準確。
[0021]需要說明的是測量組件7與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16483080 U公開一種礦山開采垂直測量裝置中的測量組件7的結構組成及功能均完全相同,屬于現有的技術,在此不進行單獨公開。
[0022]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
[0023]使用時,首先將底板1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礦山表面的高處,然后將配重輪9向下丟出,配重輪9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礦山表面,并將測繩8從線輥3上放出,測繩3受配重輪9的重力影響始終處于張緊狀態,然后擰松定位桿606,通過壓板605向下按壓桿體603,使得桿
體603帶動壓輥604向下移動,壓輥604將測繩3向下按壓直至測繩3接近礦山坡面,然后調節測量組件7確定傾斜角度(該部分測量組件7的工作原理與對比文件中相同,在此不作詳述),即可測量出礦山表面的傾斜角度,進而獲得礦山開采的垂直度。
[0024]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包括底板(1)、線輥(3)和壓線機構(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裝有輥架(2),所述輥架(2)上安裝有線輥(3),所述線輥(3)的兩端與輥架(2)轉動連接,所述線輥(3)一端與輥架(2)一側的把手(4)直連,所述線輥(3)上繞設有測繩(8),所述測繩(8)的自由端栓系有配重輪(9),所述輥架(2)的一側安裝有兩個延長桿(5),兩個所述延長桿(5)上安裝有壓線機構(6),兩個所述延長桿(5)之間安裝有測量組件(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山垂直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線機構(6)包括固定架(601)、桿筒(602)、桿體(603)、壓輥(604)和壓板(605),所述固定架(601)上嵌入式安裝有桿筒(602),所述桿筒(602)中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路,蔣超,李錦明,
申請(專利權)人:王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