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及其測試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橋梁懸臂澆筑施工監測方法,更確切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橋梁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及其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懸臂澆筑施工法指的是在橋墩兩側設置工作平臺,平衡的逐段向跨中懸臂澆筑水泥混凝土梁體,并逐段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懸臂澆筑施工法中涉及到的主要設備是一對能行走的掛籃,掛籃在已經張拉錨固并與墩身連成整體的梁段上移動,綁扎鋼筋、立模、澆筑混凝土、施加預應力都在掛籃上進行,完成當前節段施工后,掛籃對稱向前懸臂澆筑施工,直至跨中合攏。為了確保橋梁在每跨跨中合攏后線型平順、內力分布均勻,在橋梁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的監測便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施工監測,便是通過有限元軟件對整個橋梁的施工過程進行模擬計算,得出橋梁在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每一節段的施工累計變形,然后根據在橋梁懸臂澆筑施工現場得到的掛籃經過荷載預壓前后的模板實際變形,即可通過相關計算得到橋梁在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每一節段的立模標高。立模標高便是指橋梁澆筑前的掛籃模板所處高程,橋梁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監測的重點便是每一節段的立模標高。所謂掛籃預壓便是利用沙袋、水箱等對掛籃進行等效荷載預壓來取得掛籃的彈性變形與荷載的線性關系,消除掛籃的非彈性變形,掛籃在預壓前后其模板變形的測試是橋梁懸臂澆筑施工監測中的重點。
[0003]現有的掛籃模板在荷載預壓前后的變形測試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0004]一.全站儀棱鏡觀測法
[0005]所需儀器為高精度的全站儀、三腳架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包括步驟如下:1)組裝掛籃;2)架設水準儀;3)安裝掛籃變形測試裝置(A);4)掛籃預壓前S1刻度線處高程讀數;5)掛籃預壓后S2刻度線處高程讀數;6)掛籃卸載后S3刻度線處高程讀數;7)確定掛籃的變形。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裝掛籃是指:1)安裝走行軌道:走行軌道(15)共兩組,每組2根,在0#塊箱梁(16)的頂板上鋪設走行軌道墊梁,相鄰兩走行軌道墊梁之間沿縱橋向等間距,走行軌道墊梁垂直于0#塊箱梁(16)的腹板,走行軌道(15)鋪設在走行軌道墊梁之上,走行軌道(15)垂直于軌道墊梁,走行軌道(15)與0#塊箱梁(16)頂板之間通過精軋螺紋鋼及與精軋螺紋鋼配套的墊圈、螺母進行連接;2)安裝主桁架:所述的主桁架(14)共兩組,每組2片,主桁架(14)吊裝至走行軌道(15)上并通過反扣輪組坐落在走行軌道(15)之上,主桁架(14)與走行軌道(15)之間為滾動連接;3)安裝后吊桿:后吊桿(12)共兩組,左、右兩側各一組,每組2根,每組的2根后吊桿(12)沿橫橋向關于縱橋向軸線對稱分布,2根結構相同的后吊桿(12)的上端通過墊圈與螺母固定在0#塊箱梁(16)一側頂板上,2根結構相同的后吊桿(12)的下端與后下橫梁(10)的兩端通過墊圈及螺母固定連接,2根結構相同的后吊桿(12)的回轉軸線與0#塊箱梁(16)的頂板垂直;4)安裝后下橫梁:所述的后下橫梁(10)共有2根,左、右兩側各一根;后吊桿(12)插入后下橫梁(10)兩端的通孔中,后吊桿(12)從下橫梁(10)兩端向下的伸出端采用帶孔鋼板及與精軋螺紋鋼配套螺母和后下橫梁(10)進行連接,后下橫梁(10)呈水平狀態,后下橫梁(10)垂直于橋梁的縱向;5)安裝前上橫梁:所述的前上橫梁(13)共有2根,左右兩側掛籃各1根,將前上橫梁(13)吊裝至2片的主桁架(14)中上端的水平的1號預制鋼梁上面,前上橫梁(13)垂直于同一側2片主桁架(14),前上橫梁(13)與2片主桁架(14)接觸處為焊接連接;6)安裝前吊桿:所述的前吊桿(11)共有2組,左右兩側各一組,每組共4根;前吊桿(11)自下而上地插入前上橫梁(13)上的通孔中,前吊桿(11)從前上橫梁(13)通孔中的伸出端通過帶孔鋼板及與精軋螺紋鋼配套螺母和前上橫梁(13)進行連接,前吊桿(11)呈豎直狀態,前吊桿(11)沿橫橋向處于同一直線上,前吊桿(11)的下端處在同一高度上,前吊桿(11)的下端與前下橫梁(9)連接在一起;7)安裝前下橫梁:所述的前下橫梁(9)共有2根,左右兩側各一根;將前下橫梁(9)吊裝至前吊桿(11)的正
下方,然后將前吊桿(11)自上而下地插入前下橫梁(9)上的通孔中,從前下橫梁(9)通孔中的伸出端通過帶孔鋼板及與精軋螺紋鋼配套螺母和前下橫梁(9)進行連接,前下橫梁(9)呈水平狀態,前下橫梁(9)處在前上橫梁(13)的正下方,前下橫梁(9)與前上橫梁(13)平行,前下橫梁(9)與后下橫梁(10)相互平行,前下橫梁(9)與后下橫梁(10)的兩端分別對齊,前下橫梁(9)高于后下橫梁(10),其高差與其水平間距之比即為當前澆筑節段的掛籃底模板(7)的坡度;8)安裝底板縱梁:所述的底板縱梁(8)共兩組,左右兩側各一組,每組共9根;底板縱梁(8)逐根地安裝在前下橫梁(9)與后下橫梁(10)的上面,底板縱梁(8)沿縱橋向布置,底板縱梁(8)和前下橫梁(9)與后下橫梁(10)相互垂直,每側的9根底板縱梁(8)的橫橋向間距按照腹板下方間距為30cm,其余位置間距為50cm布置;同側的底板縱梁(8)處在同一平面內且底板縱梁(8)的縱橋向的前后端分別處在同一直線上;底板縱梁(8)通過焊接方式和前下橫梁(9)與后下橫梁(10)連接;9)安裝掛籃底模板:所述的掛籃底模板(7)共兩塊,左右兩側各1塊;掛籃底模板(7)安裝在底板縱梁(8)上,使掛籃底模板(7)的縱向與橋梁縱向同向,掛籃底模板(7)的寬度與0#塊箱梁(16)的底板寬度邊界對齊,采用焊接方式將掛籃底模板(7)與底板縱梁(8)連接;10)安裝掛籃側模板:所述的掛籃側模板共兩組,左右側各一組,每組共2片;掛籃側模板采用的鋼板的厚度與掛籃底模板(7)相同,掛籃側模板的縱橋向長度和掛籃底模板(7)縱橋向長度也相同,安裝完畢的掛籃側模板緊緊貼合橋梁的腹板外側及翼緣板外側,橋墩(17)同一側的1片掛籃底模板(7)與2片掛籃側模板焊接在一起。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設水準儀是指:1)設置臨時水準控制點將國家高程控制點已知高程引至施工現場附近并標記其為臨時水準控制點,需專業測量隊伍根據水準測量原理進行操作,臨時水準控制點處需視野開闊并可觀測橋梁整體施工;2)架設水準儀將帶有水準泡的塔尺豎直地立于臨時水準控制點上,人工調整塔尺至塔尺上的水準泡居中呈居中狀態;選一視野開闊可同時觀測到塔尺及掛籃的堅實地面,將三腳架穩定立于地面上,調整三腳架至穩定,將型號為徠卡NAK2的水準儀安裝在三腳架上并對水準儀進行調平。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掛籃變形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掛籃變形測試裝置(A)是指:1)在掛籃底模板待監測位置鉆孔:首先需確定掛籃底模板(7)上的待測點;待測點位選取完畢后,在掛籃底模板(7)的待測位置鉆孔,鉆孔的直徑大于吊環螺栓(3)螺桿直徑1~5mm,小于吊環螺栓(3)的螺栓頭直徑,使得吊環螺栓(3)的螺桿可自下而上
地插入并留在鉆孔中;2)安裝吊環螺栓:將吊環螺栓(3)的螺桿自下而上地插入掛籃底模板(7)上的待測位置的鉆孔中,墊圈(2)套裝在吊環螺栓(3)的伸出掛籃底模板(7)的螺桿上,再將與吊環螺栓(3)配套的螺母(1)套裝在伸出墊圈(2)的吊環螺栓(3)的螺桿上,擰動螺母(1)至吊環螺栓(3)與掛籃底模板(7)之間緊密連接;3)將鋼絲繩上端與吊環螺栓連接:將鋼絲繩上端(C)自下而上依次穿過銅環(4)及吊環螺栓(3)上的吊環內孔后,鋼絲繩上端(C)自上而下地再次穿過銅環(4)的內孔,當穿過銅環(4)的鋼絲繩上端(C)的長度超出銅環(4)下緣1~5cm時,用鉗子捏扁銅環(4),使銅環(4)與其內部的鋼絲繩(5)之間緊固而不發生相對滑動;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