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組分A、組分B、組分C,所述組分A、組分B、組分C的重量比為1:(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防水涂料
,尤其涉及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異氰酸酯、聚醚等經加成聚合反應而成的含異氰酸酯基的預聚體,配以催化劑、填充劑、溶劑等,經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
[0003]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粘接強度大、柔韌性好及機械強度高的特點,被應用于各種防水工程中。隨著環保性能要求,水性聚氨酯涂料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其使用過程中,最大的缺點是紫外線照射,通常僅用于地下和室內,導致其使用范圍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添加助劑,提高其在陽光下的使用壽命,保證其隔水效果。
[000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組分A、組分B、組分C,所述組分A、組分B、組分C的重量比為1:(1
?
1.5):(0.2
?
0.5);所述組分A包括聚醚、MDI、增塑劑;所述組分B包括芳烴油、增塑劑、聚醚;所述組分C包括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和有機紫外線吸收劑。
[0006]優選的,所述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包括滑石粉、氧化鋅、二氧化鈦、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000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包括二苯甲酮系材料和/或苯并三唑系材料。
[0008]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無機紫外線反射劑與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的重量比為1:(0.4
?<br/>0.6)。
[0009]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組分A的制備方法如下:
[0010]聚醚加入,將聚醚放置于臺秤上,將泵頭插入桶中,打開吸料閥門按配方用量將液料吸入到反應釜中,加完后關閉吸料閥門和真空閥門;
[0011]聚醚升溫脫水,打開反應釜供熱閥門升溫,在溫度升到80℃以上時啟動真空泵,以每分鐘1.5℃
±
0.5℃的速度升溫到105℃,在120℃溫度下脫水3小時;
[0012]脫水后降溫,脫水結束,含水量滿足要求后,將反應釜進行降溫到40℃以下;
[0013]異氰酸酯的加入及合成反應,溫度降至40℃以下后,向反應釜中吸入定量的異氰酸酯,溫度升至75℃計時減壓反應2h,減壓反應2小時后關閉真空閥門,繼續反應1小時;
[0014]加入增塑劑,反應結束后,關閉導熱油,開啟真空泵,吸入增塑劑;
[0015]脫氣,通過抽真空來實現真空脫氣30分鐘;
[0016]罐裝,打開氮氣閥,充入一定量的氮氣,壓力維持在0.02MPa以下;
[0017]稱量出料灌裝,放到規定重量后,迅速將桶蓋蓋好,擰緊螺旋蓋并加蓋外蓋,得到組分A。
[0018]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組分B的制備方法如下:
[0019]液料加入,將液料放置于臺秤上,將泵頭插入桶中,打開吸料閥門按配方用量將液料吸入到反應釜中,加完后關閉吸料閥門和真空閥門;
[0020]粉體及固化劑加入,打開真空閥門,抽負壓至
?
0.09MPa以下后關閉真空閥,啟動分散攪拌至高速運轉,打開反應釜底部吸料閥吸入顏料、粉料、固化劑;
[0021]真空脫水,打開反應釜供熱閥門升溫,在溫度升到80℃以上時啟動真空泵,以每分鐘1.5℃
±
0.5℃的速度升溫到105℃,在120℃溫度下脫水一定時間;
[0022]罐裝,打開氮氣閥,充入一定量的氮氣,壓力維持在0.02MPa以下;
[0023]稱量出料灌裝,放到規定重量后,迅速將桶蓋蓋好,擰緊螺旋蓋并加蓋外蓋,得到組分B。
[0024]再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無機紫外線反射劑與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為納米粒子材料且分開裝罐,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使用時,在常溫下,將組分A、組分B、組分C充分混合均勻的到聚氨酯防水涂料。
[0025]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聚氨酯涂料在一般在室內使用,在室外使用時還需要在聚氨酯涂料凝固成型后,涂上防護層,暴露在陽光下的聚氨酯涂料,在紫外線作用下,會導致聚氨酯涂料發生變性,導致其防水能力減弱,本專利技術中防水涂料混合了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和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和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為納米顆粒材料,在混合完成后,涂布到墻面或地面的涂料凝固成型后,均勻分散在表面的無機及外線吸收劑在表面形成反射膜,能夠有效地反射部分紫外線,同時,有機紫外線吸收劑將紫外線吸收并轉換熱能散失,能夠有效提高室外聚氨酯涂料在陽光下的耐受能力,提高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27]首先制備充足量的組分A:
[0028]聚醚加入,將聚醚放置于臺秤上,將泵頭插入桶中,打開吸料閥門按配方用量將液料吸入到反應釜中,加完后關閉吸料閥門和真空閥門;
[0029]聚醚升溫脫水,打開反應釜供熱閥門升溫,在溫度升到80℃以上時啟動真空泵,以每分鐘1.5℃
±
0.5℃的速度升溫到105℃,在120℃溫度下脫水3小時;
[0030]脫水后降溫,脫水結束,含水量滿足要求后,將反應釜進行降溫到40℃以下;
[0031]異氰酸酯的加入及合成反應,溫度降至40℃以下后,向反應釜中吸入定量的異氰酸酯,溫度升至75℃計時減壓反應2h,減壓反應2小時后關閉真空閥門,繼續反應1小時;
[0032]加入增塑劑,反應結束后,關閉導熱油,開啟真空泵,吸入增塑劑;
[0033]脫氣,通過抽真空來實現真空脫氣30分鐘;
[0034]罐裝,打開氮氣閥,充入一定量的氮氣,壓力維持在0.02MPa以下;
[0035]稱量出料灌裝,放到規定重量后,迅速將桶蓋蓋好,擰緊螺旋蓋并加蓋外蓋,得到組分A。
[0036]再制備充足量的組分B:
[0037]液料加入,將液料放置于臺秤上,將泵頭插入桶中,打開吸料閥門按配方用量將液
料吸入到反應釜中,加完后關閉吸料閥門和真空閥門;
[0038]粉體及固化劑加入,打開真空閥門,抽負壓至
?
0.09MPa以下后關閉真空閥,啟動分散攪拌至高速運轉,打開反應釜底部吸料閥吸入顏料、粉料、固化劑;
[0039]真空脫水,打開反應釜供熱閥門升溫,在溫度升到80℃以上時啟動真空泵,以每分鐘1.5℃
±
0.5℃的速度升溫到105℃,在120℃溫度下脫水一定時間;
[0040]罐裝,打開氮氣閥,充入一定量的氮氣,壓力維持在0.02MPa以下;
[0041]稱量出料灌裝,放到規定重量后,迅速將桶蓋蓋好,擰緊螺旋蓋并加蓋外蓋,得到組分B。
[0042]實施例一:
[0043]取重量比為1:0.4的滑石粉和2
?
羥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納米材料,并分別罐裝用于組成組分C;
[0044]在常溫下,取重量比為1:1:0.2的組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組分A、組分B、組分C,所述組分A、組分B、組分C的重量比為1:(1
?
1.5):(0.2
?
0.5);所述組分A包括聚醚、MDI、增塑劑;所述組分B包括芳烴油、增塑劑、聚醚;所述組分C包括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和有機紫外線吸收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紫外線反射劑包括滑石粉、氧化鋅、二氧化鈦、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包括二苯甲酮系材料和/或苯并三唑系材料。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紫外線反射劑與所述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的重量比為1:(0.4
?
0.6)。5.根據權利要求1
?
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A的制備方法如下:聚醚加入,將聚醚放置于臺秤上,將泵頭插入桶中,打開吸料閥門按配方用量將液料吸入到反應釜中,加完后關閉吸料閥門和真空閥門;聚醚升溫脫水,打開反應釜供熱閥門升溫,在溫度升到80℃以上時啟動真空泵,以每分鐘1.5℃
±
0.5℃的速度升溫到105℃,在120℃溫度下脫水3小時;脫水后降溫,脫水結束,含水量滿足要求后,將反應釜進行降溫到40℃以下;異氰酸酯的加入及合成反應,溫度降至40℃以下后,向反應釜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明臣,江河,朱敬林,杜金波,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雨晴偉業防水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