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涉及支架定位裝置技術領域。包括安裝座,安裝座設有第一通孔,安裝座設有導絲固定座,導絲固定座設有導絲穿孔;導絲固定座設有兩個卡接片,導絲固定座活動設有用于驅動兩個卡接片相互靠近的第一驅動組件;安裝座設有頂部開口的滑槽,滑槽內滑動設有滑塊,滑塊設有貫穿滑塊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同軸,安裝座設有用于驅動滑塊沿安裝座滑動的第二驅動組件。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其能夠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在支架輸送過程中無需助手固定導絲,可以穩定指引導管和精準調控支架,可精準定位和釋放支架,操作簡單,無需更多的手術術者參與。無需更多的手術術者參與。無需更多的手術術者參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支架定位裝置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
技術介紹
[000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非常重要的治療策略,對于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患者,特別是左主干和主要三支血管及其分支血管,如何進行支架的精準定位和釋放也是介入醫生面臨的重大挑戰。與非開口病變相比,開口病變的手術成功率及遠期臨床預后也較差。因冠脈開口病變富含彈性纖維組織,易于回縮PCI術后再狹窄率高,因此對操作要求高,支架要求定位準確。如果出現支架定位不準確,使得病變不能完全覆蓋將引起支架內在狹窄甚至急性血栓形成,影響介入治療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0003]因為在病人清醒狀態下,跳動的心臟中進行支架精準定位是非常具有挑戰的。自PCI開展以來,開口處病變一直屬于高危復雜病變,其介入治療具有較高的風險。開口病變的處理原則之一是要求非常精準的支架定位以覆蓋整個病變部位,同時還應避免不必要的支架近端伸出以利于以后的冠脈介入手術的進行。支架的精準定位和釋放除了需要介入醫師熟練的操作,相關的技術和器械改進必不可少。為了PCI術中支架精準定位,國內外學者進行積極的探討,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并應用于臨床,但是這些技術仍有許多缺陷,這些技術要么復雜不易掌握,要么耗時耗力。
[0004]目前支架精準定位的技術主要有Szabo技術、Draw
?
back技術及其改良技術、主動脈內漂浮導絲技術和開口支架定位系統。盡管如此,這些技術仍存在諸多問題支,限制了其在臨床中廣泛應用。Szabo技術雖然起到精準定位的效果,但是由于支架遠端的預處理擴張可能導致支架網梁結構破壞,支架和內部球囊的松動引起支架脫載風險增加,同時因操作復雜導絲纏繞和支架推送困難的風險增加,甚至引起支架脫載。支架Draw
?
back技術由于需要同時送入球囊和支架,導致操作難度和風險增加,特別是在非靶血管進行球囊擴張可能引起非靶血管損傷,同時由于球囊遠端和支架近段的間隙常常導致支架植入不準確。主動脈內漂浮導絲技術雖然可不同程度穩定指引導管,起到開口定位的作用,但是指引導管抵住冠狀動脈開口輕則系統不能穩定,重則引起導絲切割主動脈和冠狀動脈開口,引起血管損傷。同時定位也不準確,并且僅僅適用于左主干和右冠狀動脈的開口病變。冠狀動脈開口支架定位系統其釋放的定位腳容易損傷主動脈和冠狀動脈開口,并且需要更大的指引導管,只能用于左主干開口和右冠狀動脈開口,對于其他血管和大的分支血管開口病變不適用,適用范圍狹窄。開口病變作為冠脈介入中一種特殊的病變類型,在處理時支架的精準定位是手術的關鍵,也是支架植入的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其能夠針
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在支架輸送過程中無需助手固定導絲,可以穩定指引導管和精準調控支架,可精準定位和釋放支架,操作簡單,無需更多的手術術者參與。
[0006]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包括安裝座,安裝座設有貫穿安裝座的第一通孔,安裝座一側設有導絲固定座,導絲固定座設有貫穿導絲固定座的導絲穿孔,導絲穿孔與第一通孔連通;
[0008]導絲固定座遠離安裝座的一端相對設有兩個卡接片,兩個卡接片位于導絲穿孔的兩側,導絲固定座活動設有用于驅動兩個卡接片相互靠近的第一驅動組件;
[0009]安裝座設有頂部開口的滑槽,滑槽內滑動設有滑塊,滑塊設有貫穿滑塊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同軸,安裝座設有用于驅動滑塊沿安裝座滑動的第二驅動組件。
[0010]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活動套設于導絲固定座的轉動套筒,轉動套筒設有限位環,卡接片外側壁為斜面,卡接片穿過限位環。
[0011]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導絲固定座為圓柱形,導絲固定座外側壁設有外螺紋,轉動套筒設有內螺紋,轉動套筒與導絲固定座螺紋連接。
[0012]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驅動組件包括驅動套筒和螺桿,驅動套筒轉動設于安裝座,驅動套筒套設于螺桿并與螺桿螺紋連接;螺桿固定于滑塊,第二通孔貫穿螺桿。
[0013]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安裝座設有導向槽,螺桿遠離滑塊的一端滑動嵌入導向槽。
[0014]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安裝座設有軸承,軸承的外圈固定于安裝座,驅動套筒固定于軸承的內圈。
[0015]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滑塊設有限位塊,安裝座設有限位槽,限位塊滑動設于限位槽。
[0016]進一步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滑塊設有與第二通孔連通的螺孔,還包括鎖緊螺栓,鎖緊螺栓穿過螺孔并與滑塊螺紋連接。
[0017]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0018]在支架輸送過程中無需助手固定導絲,可以穩定指引導管和精準調控支架,可精準定位和釋放支架,操作簡單,無需更多的手術術者參與。
[0019]通過設置轉動套筒,可以通過旋轉轉動套筒以將導絲鎖止于導絲固定座。通過設置軸承,便于對驅動套筒進行安裝,也便于驅動套筒的轉動。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精準定位系統的正視圖;
[0022]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精準定位系統的剖視圖。
[0023]圖標:1
?
安裝座;2
?
第一通孔;3
?
導絲固定座;4
?
導絲穿孔;5
?
卡接片;6
?
滑槽;7
?
滑
塊;8
?
第二通孔;9
?
轉動套筒;10
?
驅動套筒;11
?
螺桿;12
?
導向槽;13
?
軸承;14
?
限位塊;15
?
限位槽;16
?
鎖緊螺栓;17
?
限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設有貫穿所述安裝座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裝座一側設有導絲固定座,所述導絲固定座設有貫穿所述導絲固定座的導絲穿孔,所述導絲穿孔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固定座遠離所述安裝座的一端相對設有兩個卡接片,兩個所述卡接片位于所述導絲穿孔的兩側,所述導絲固定座活動設有用于驅動兩個所述卡接片相互靠近的第一驅動組件;所述安裝座設有頂部開口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設有貫穿所述滑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同軸,所述安裝座設有用于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安裝座滑動的第二驅動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活動套設于所述導絲固定座的轉動套筒,所述轉動套筒設有限位環,所述卡接片外側壁為斜面,所述卡接片穿過所述限位環。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精準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固定座為圓柱形,所述導絲固定座外側壁設有外螺紋,所述轉動套筒設有內螺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永,牛躍龍,裴曉陽,潘天姣,
申請(專利權)人:王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