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片堆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其包括堆放架、一對夾板以及一對夾塊。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兩夾塊底端分別與兩限位槽頂端對齊,垂直緩慢移動topcon電池片,促使topcon電池片緩慢移動至堆疊槽內端,夾板沿著側槽內端由上之下緩慢下移,夾塊沿著內端由上之下緩慢下移,帶動topcon電池片由上之下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同時,當夾板頂端與側槽頂端平齊時,限位組件固定住滑塊,卡接組件失去卡接功能,限位塊與夾塊之間失去固定,轉動連接軸通過夾板帶動topcon電池片翻轉,改變當前堆疊的topcon電池片朝向,促使各個topcon電池片能夠同面均勻堆疊在堆疊槽內端。堆疊在堆疊槽內端。堆疊在堆疊槽內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片堆疊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topcon電池片是一種基于選擇性載流子原理的太陽能電池,通過隧穿氧化層鈍化觸點,其單元結構為N型硅襯底單元。在電池背面制備超薄氧化硅層,然后沉積薄摻雜硅層,兩層共同形成無源接觸結構,有效降低了表面復合和金屬接觸復合,為進一步提高N
?
PERT電池的轉換效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0003]在進行topcon電池片加工過程中,由于需要經過的工序較多,在運輸topcon電池片時,一般采用堆疊裝置對其進行堆積一同搬運,而現有的堆疊裝置大多數采用箱體對topcon電池片進行雜亂堆積,各個topcon電池片穩定性較低,無法滿足長時間的運輸工作,同時堆積過程中不會對topcon電池片進行同面堆積,導致進行下一工序時,需要提前花費時間對topcon電池片進行位置矯正以及翻面工作,促使加工效率大大降低。
[0004]為了應對上述問題,現亟需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包括堆放架,頂端開設有堆疊槽,所述堆放架兩相對側均開設有側槽,所述側槽內端設置有夾板,所述夾板一側設置有滑板,所述滑板與所述側槽內端保持滑動連接,所述滑板側面轉動連接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一端貫穿所述滑板與所述夾板側面連接,所述夾板另一側開設有對topcon電池片側面進行夾持的夾口,所述滑板沿著所述側槽內端滑動,并通過所述夾板帶動topcon電池片由上之下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
[0007]所述滑板兩側均設置有滑塊,所述側槽兩側均開設有與所述滑塊保持滑動連接的滑槽,所述滑槽內側靠近頂端位置設置有限位組件,所述堆放架另外兩相對側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端設置有夾塊,所述夾塊對topcon電池片另外兩側進行夾持,所述夾塊兩側均貼合連接有限位塊,兩所述限位塊內端均設置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塊與所述夾塊的卡接組件;
[0008]當所述滑塊頂端與所述滑槽內側頂端相平齊時,所述限位組件固定住所述滑板位置,所述卡接組件失去卡接功能,所述限位塊與所述夾塊之間失去固定,轉動所述連接軸通過所述夾板帶動topcon電池片翻轉,促使topcon電池片同面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
[0009]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組件包括楔形塊,所述楔形塊末端兩側均連接矯正彈簧,所述滑槽內側靠近頂端位置開設有內槽,所述楔形塊與所述內槽內端保持滑動連接,所述矯正彈簧與所述內槽內壁保持連接,所述滑塊側面中間位置開設有與所
述楔形塊末端保持插接的側口,通過所述楔形塊插入或者脫離所述側口內端,實現所述滑板與所述側槽之間的固定與分離功能。
[0010]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接組件包括插柱,所述插柱與所述限位塊內端保持滑動連接,所述插柱外側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位于所述限位塊內端,所述夾塊呈T型結構,所述夾塊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兩所述插柱分別與所述夾塊兩側貼合,無外力作用下,所述插柱末端伸出所述限位塊遠離所述限位孔的一側,當所述夾塊沿著所述限位槽內端滑動時,所述插柱末端受到所述限位槽內壁壓力作用,帶動所述插柱向所述限位塊內端移動,并對所述復位彈簧進行擠壓,促使所述插柱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內端,所述限位槽兩側靠近頂端位置開設有與所述插柱末端保持插接配合的卡孔。
[001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插柱末端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為弧形結構。
[0012]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槽內端兩側均開設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內端轉動連接有若干滾珠,所述滾珠末端與所述滑塊側面保持滾動連接。
[0013]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軸末端同軸連接有轉盤。
[0014]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板上下兩側均設置有一對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突出所述滑板外端。
[0015]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柱與所述滑板內端保持插接配合,所述限位柱外側套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位于所述滑板內側。
[0016]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口內端上下兩側均開設有若干凹槽,各所述凹槽呈均勻分布在所述夾口內側。
[0017]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塊頂端開設有頂槽,所述限位槽內端設置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與所述頂槽內端保持插接。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9]1、該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中,通過兩夾塊底端分別與兩限位槽頂端對齊,垂直緩慢移動topcon電池片,促使topcon電池片緩慢移動至堆疊槽內端,夾板沿著側槽內端由上之下緩慢下移,夾塊沿著內端由上之下緩慢下移,帶動topcon電池片由上之下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同時,當夾板頂端與側槽頂端平齊時,限位組件固定住滑塊,卡接組件失去卡接功能,限位塊與夾塊之間失去固定,轉動連接軸通過夾板帶動topcon電池片翻轉,改變當前堆疊的topcon電池片朝向,促使各個topcon電池片能夠同面均勻堆疊在堆疊槽內端。
[0020]2、該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中,通過設置的滾珠降低滑塊與滑槽之間接觸面積,同時將滑塊與滑槽之間產生的靜摩擦力轉化為滑動摩擦力,從而降低對滑塊滑動過程中產生的阻礙,提高滑塊的滑動效率。
[0021]3、該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中,通過設置的凹槽增加夾口內側粗糙程度,從而提高夾口與topcon電池片接觸位置的摩擦力,而這個摩擦力用于維持夾口與topcon電池片之間的連接,提高夾口與topcon電池片接觸位置的摩擦力,即增加兩者之間的連接穩定性,避免轉動過程中夾口與topcon電池片發生脫離。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拆分圖;
[0024]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堆放架結構剖視圖;
[0025]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圖3的A處局部放大圖;
[0026]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夾板結構拆分圖;
[0027]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5的B處局部放大圖;
[0028]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夾塊結構拆分剖視圖。
[0029]圖中各個標號意義為:
[0030]10、堆放架;110、側槽;111、滑槽;112、內槽;113、楔形塊;114、滾珠;120、限位槽;121、卡孔;
[0031]20、夾板;210、滑板;211、滑塊;212、側口;220、夾口;221、凹槽;230、連接軸;231、轉盤;240、限位柱;241、緩沖彈簧;
[0032]30、夾塊;310、限位塊;320、限位孔;330、插柱;331、復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包括堆放架(10),頂端開設有堆疊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放架(10)兩相對側均開設有側槽(110),所述側槽(110)內端設置有夾板(20),所述夾板(20)一側設置有滑板(210),所述滑板(210)與所述側槽(110)內端保持滑動連接,所述滑板(210)側面轉動連接有連接軸(230),所述連接軸(230)一端貫穿所述滑板(210)與所述夾板(20)側面連接,所述夾板(20)另一側開設有對topcon電池片側面進行夾持的夾口(220),所述滑板(210)沿著所述側槽(110)內端滑動,并通過所述夾板(20)帶動topcon電池片由上之下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所述滑板(210)兩側均設置有滑塊(211),所述側槽(110)兩側均開設有與所述滑塊(211)保持滑動連接的滑槽(111),所述滑槽(111)內側靠近頂端位置設置有限位組件,所述堆放架(10)另外兩相對側均開設有限位槽(120),所述限位槽(120)內端設置有夾塊(30),所述夾塊(30)對topcon電池片另外兩側進行夾持,所述夾塊(30)兩側均貼合連接有限位塊(310),兩所述限位塊(310)內端均設置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塊(310)與所述夾塊(30)的卡接組件;當所述滑塊(211)頂端與所述滑槽(111)內側頂端相平齊時,所述限位組件固定住所述滑板(210)位置,所述卡接組件失去卡接功能,所述限位塊(310)與所述夾塊(30)之間失去固定,轉動所述連接軸(230)通過所述夾板(20)帶動topcon電池片翻轉,促使topcon電池片同面均勻堆疊在所述堆疊槽內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組件包括楔形塊(113),所述楔形塊(113)末端兩側均連接矯正彈簧,所述滑槽(111)內側靠近頂端位置開設有內槽(112),所述楔形塊(113)與所述內槽(112)內端保持滑動連接,所述矯正彈簧與所述內槽(112)內壁保持連接,所述滑塊(211)側面中間位置開設有與所述楔形塊(113)末端保持插接的側口(212),通過所述楔形塊(113)插入或者脫離所述側口(212)內端,實現所述滑板(210)與所述側槽(110)之間的固定與分離功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opcon電池片的均勻堆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組件包括插柱(3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承宗,劉凱,章康平,王建明,宋登元,劉勇,
申請(專利權)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