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包括殼體和太陽能電池板(2)、控制線路板(3)、充電電池(4)以及多個LED光源(5),殼體包括一平面形底座(6)和一覆蓋在底座上的球面形外罩(1),其中,外罩(1)上開有多個透光孔(11),每個透光孔(11)中設置有透光片(12),充電電池(4)和多個LED光源(5)與控制線路板(3)相連,太陽能電池板(2)設置在控制線路板(3)上方并與充電電池(4)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太陽能板被有效的保護在球面形外罩內,不會受到車輛的擠壓,壽命可以大大延長,更適于車輛的頻繁碾壓;另外,由于透光孔分布在球面上,無論太陽從那種角度照射,都可以采集到最大的光能,使內置的太陽能板產生電能,從而使內置的電池能不斷充電,非常實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道路指示燈,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實現供電的道路指示燈。
技術介紹
目前,公路上常見的安裝在路面上的道路指示燈,是對汽車自身發出的燈光進行反射,從而產生反射光,屬于被動光源。這種道路指示燈雖然無需供電,但卻不能自主發光,完全依賴于經過路面汽車所發出的燈光,這種道路指示燈反光距離較近,并且,產生的反射光受經過的汽車燈光強度和燈光角度的影響,照明效果不夠理想,而且,指示燈的照明還受到灰塵污物、天氣狀況、路面平整度等環境因素限制,影響了對車輛的引導作用。然而,要在路面上鋪裝需要外接電源而能自主發光的道路指示燈,遠距離的供電線路鋪設和能源消耗都存在問題。因此, 一種利用太陽能而實現供電的、能自主發光的道路指示燈被專利技術出來,如專利號為ZL200420098376.2(公告號為CN2804170Y)的中國技術專利《太陽能閃光道釘燈》。該太陽能閃光道釘燈包括一透明的上罩、左右兩側的兩個透明下罩和一外殼,上罩、兩個下罩與外殼組成密封的空間,在該密封空間內,兩側各設置有一排LED燈而貼近對應的下罩,中央由下而上依次設置帶充電電池的控制電路板和貼近上罩的太陽能硅光電池。該太陽能閃光道釘燈工作時,太陽光線穿過透明上罩而照射到太陽能硅光電池,太陽能繼而轉換成電能而存儲到充電電池,通過控制電路板而控制充電電池供電給LED燈,實現自主發光,引導車輛在路面上安全、正確行使。但是,構成該密封空間的殼體由作為基座的外殼和位于外殼頂部的上罩、位于外殼兩側的兩個下罩,共四個部件裝配組成,使得道釘燈整體呈頂部拱起的梯形狀,零部件較多,外殼鏤空較多,部件構造復雜,加工、裝配都比較繁瑣;在實際過程中,車輛會頻繁地從道釘燈上碾壓而過,這就對上述四個部件的裝配牢固度提出較高的要求,而且四個部件之間經常會互相擠壓,易損壞、松動,呈梯形狀的燈體其外表面棱角較多,不耐碾壓,燈體表面容易破碎,產品使用壽命較短,需經常更換,耗費都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其零部件少,結構更加簡單,更易于加工和組裝,并且承壓力較好,能大幅降低被壓碎、破損現象,提高產品使用壽命,更適于車輛的頻繁碾壓。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包括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能電池板、控制線路板、充電電池以及多個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一平面形底座和一覆蓋在底座上的球面形外罩,其中,所述外罩上開有多個透光孔,每個透光孔中設置有透光片,所述充電電池和多個LED光源與控制線路板相連,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在控制線路板上方并與充電電池相連,而所述的多個LED光源分布在太陽能電池板邊沿外側的位置。為方便外罩與底座的連接裝配,所述外罩邊沿上可以中心對稱地設置有多個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凸耳,而所述底座上也相應地設置有多個第二凸耳,每個第一凸耳中設置有開口向下的螺紋盲孔,每個第二凸耳中貫穿有螺孔,通過螺釘自下而上穿過第二凸耳和對應的第一凸耳從而將外罩與底座連接固定。為使燈體整體具有防水效果,而能更適應于戶外使用,所述外罩與底座的邊沿之間可以設置有一防水密封圈。所述透光片可以采用現有的各種透明材料制作,但為既能保證自身強度而具有足夠的抗壓性能,又能保證其透光效果,所述透光片以采用玻璃光纖制作為佳。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多個LED光源可以設置在控制線路板上且排列成兩排,這兩排LED光源就排列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兩側位置,從而使部件在底座與外罩組成的殼體內的布局更加合理,在路面上安裝設置時,這兩排LED光源就分別位于道路的一前一后位置,從而引導過往車輛。上述底座和外罩可以采用金屬材料制造,以加強殼體強度。該太陽能道路指示燈整體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固定在路面上,簡單的,比如,在底座的邊沿上額外均布多個開有螺孔的凸耳,通過螺釘等安裝在地面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球面形外罩與平面形底座的組合,構成一個頂部為球面的殼體,當車輛經過該道路指示燈時,輪胎能在球面形外罩上順利過渡,該球面形外罩的承壓能力相對梯形等其他形狀大,從而能大幅降低產品被壓碎、磨損概率,太陽能板被有效的保護在球面形外罩內,不會受到車輛的擠壓,壽命可以大大延長,更適于車輛的頻繁碾壓;另外,由于透光孔分布在球面上,無論太陽從那種角度照射,都可以采集到最大的光能,使內置的太陽能板產生電能,從而使內置的電池能不斷充電,非常實用;并且,本專利技術的太陽能道路指示燈,殼體零部件少,結構更加簡單,殼體加工和裝配都非常簡單。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 圖2所示,該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包括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能電池板2、控制線路板3、充電電池4以及六個LED光源5;所述殼體由一平面形底座6和一覆蓋在底座6上的球面形外罩1構成,所述外罩1上開有多個透光孔11,每個透光孔11中設置有透光片12,該透光片12采用玻璃光纖制造,所述外罩1與底座6的邊沿之間還設置有一防水密封圈7;所述外罩1邊沿上中心對稱地設置有四個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凸耳13,每個第一凸耳13中設置有開口向下的螺紋盲孔,而底座6邊沿上以中心對稱地設置有八個向外側突出的第二凸耳61,每個第二凸耳61中貫穿有螺孔,其中四個第二凸耳61與上述的四個第一凸耳13 —一對應而用以連接外罩1,其余四個第二凸耳61用以整個道路指示燈在路面上的安裝固定,在裝配時,外罩1與底座6通過四個螺釘8分別穿過第二凸耳61中的螺孔、對應第一凸耳13中的螺紋盲孔而緊固一起;所述太陽能電池板2與控制線路板3 —上一下設置在外罩1與底座6殼體構成的空間內,而使太陽能電池板2靠近外罩1,該太陽能電池板2與其下方的充電電池4相連接;所述六個LED光源5排列成兩排,每排三個,所述充電電池4和兩排LED光源5都設置在控制線路板2上而與控制線路板2相連,并且,兩排LED光源5就排列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2的兩側位置,而不被太陽能電池板2遮擋住。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包括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能電池板(2)、控制線路板(3)、充電電池(4)以及多個LED光源(5),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一平面形底座(6)和一覆蓋在底座上的球面形外罩(1),其中,所述外罩(1)上開有多個透光孔(11),每個透光孔(11)中設置有透光片(12),所述充電電池(4)和多個LED光源(5)與控制線路板(3)相連,所述太陽能電池板(2)設置在控制線路板(3)上方并與充電電池(4)相連,而所述的多個LED光源(5)分布在太陽能電池板(2)邊沿外側的位置。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l)邊沿上中 心對稱地設置有多個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凸耳(13),而所述底座(6)上也相應地設置有多個 第二凸耳(61),每個第一凸耳(13)中設置有開口向下的螺紋盲孔,每個第二凸耳(61)中貫 穿有螺孔。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與底座(6) 的邊沿之間設置有一防水密封圈(7)。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片(12)采用 玻璃光纖制造。5、 根據權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道路指示燈,包括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能電池板(2)、控制線路板(3)、充電電池(4)以及多個LED光源(5),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一平面形底座(6)和一覆蓋在底座上的球面形外罩(1),其中,所述外罩(1)上開有多個透光孔(11),每個透光孔(11)中設置有透光片(12),所述充電電池(4)和多個LED光源(5)與控制線路板(3)相連,所述太陽能電池板(2)設置在控制線路板(3)上方并與充電電池(4)相連,而所述的多個LED光源(5)分布在太陽能電池板(2)邊沿外側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軍明,
申請(專利權)人:胡積獻,陸軍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