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和電機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
,具體涉及一種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和電機。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政府節能政策導向、市場發展需求,家用電器風機直流化逐步成為趨勢,目前行業采用無刷電機均為徑向磁場表貼結構,電機功率密度較低且材料利用率低。
[0003]受電機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高功率密度電機成為無刷直流電機發展趨勢。在永磁電機中,為了提高電機性能,通常需要獲得較高的轉子磁性能,在有限結構下,相比表貼式與內嵌徑向式轉子,內置切向式轉子結構可有效增大磁通面積,提高有效氣隙磁通,進而提升電機性能。但內嵌切向式結構的每個磁極是由兩個同極并聯組成,相比徑向轉子其磁極磁性更強且轉子的感應磁極磁場方式也不同。轉子感應磁場過大會導致位置感應的霍爾工作磁場高于上限值導致出現霍爾波形被削頂情況;同時,由于磁鋼需要裝配鐵芯,磁鋼與鐵芯間存在裝配間隙,轉子并聯磁極存在分布不均會導致轉子磁極感偏移等問題,容易引起磁極位置感應偏差、磁極不均布對稱等情況,從而影響電機的性能。
[0004]由于現有技術中的內嵌切向式轉子存在并聯磁極分布不均,導致無法滿足轉子磁場位置感應精度等技術問題,因此本專利技術研究設計出一種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和電機。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因此,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內嵌切向式轉子存在并聯磁極分布不均,導致無法滿足轉子磁場位置感應精度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和電機。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部(1)和感應部(2),所述轉子部(1)包括轉子部鐵芯(3)和轉子部磁鋼(4),通過所述轉子部鐵芯(3)和所述轉子部磁鋼(4)產生轉子部磁極,所述感應部(2)包括感應部鐵芯(5)和感應部磁鋼(6),通過所述感應部鐵芯(5)和所述感應部磁鋼(6)產生感應部磁極,轉子部鐵芯(3)與所述感應部鐵芯(5)均為柱體結構,且所述感應部鐵芯(5)設置于所述轉子部鐵芯(3)的軸向一側,所述感應部磁極中的N極與所述轉子部磁極中的N極沿軸向均相對,所述感應部磁極中的S極與所述轉子部磁極中的S極沿軸向均相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部鐵芯(5)與所述轉子部鐵芯(3)在所述軸向上不相接,形成間隙(18)。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部(1)與所述感應部(2)通過模具注塑為一體,形成位于所述轉子部(1)和所述感應部(2)的外部的包塑料(15),通過所述包塑料(15)使得所述轉子部鐵芯(3)與所述感應部鐵芯(5)之間間隔形成所述間隙。4.根據權利要求1
?
3中任一項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部鐵芯(3)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多個轉子鐵芯齒部(7),相鄰兩個轉子鐵芯齒部(7)之間形成第一磁鋼槽(8),所述轉子部磁鋼(4)設置于所述第一磁鋼槽(8)中,所述感應部鐵芯(5)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多個感應鐵芯齒部(9),相鄰兩個感應鐵芯齒部(9)之間形成第二磁鋼槽(10),所述感應部磁鋼(6)設置于所述第二磁鋼槽(10)中,所述感應鐵芯齒部(9)與所述轉子鐵芯齒部(7)之間均沿軸向一一對應設置,所述第一磁鋼槽(8)與所述第二磁鋼槽(10)也均沿軸向一一對應設置,使得所述感應部(2)上形成的N極與所述轉子部(1)上形成的N極沿軸向均相對,所述感應部(2)上形成的S極與所述轉子部(1)上形成的S極沿軸向均相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部磁鋼(4)為多個,所述轉子部磁鋼(4)均一一對應地設置于所述第一磁鋼槽(8)中,所述感應部磁鋼(6)為多個,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磁鋼槽(10)中設置有所述感應部磁鋼(6)。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部磁鋼(4)為2P片,所述感應部磁鋼(6)也為2P片,其中2P為轉子的極數,多個所述轉子部磁鋼(4)沿轉子部鐵芯的周向按360
°
/2P的角度依次間隔形成均布,多個所述感應部磁鋼(6)沿感應部鐵芯的周向按360
°
/2P的角度依次間隔形成均布。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鐵芯齒部(9)的橫截面呈扇形結構,多個感應鐵芯齒部(9)在圓周方向依次間隔設置,圍成圓柱體的感應部鐵芯(5);所述轉子鐵芯齒部(7)的橫截面呈扇形結構,多個轉子鐵芯齒部(7)在圓周方向依次間隔設置,圍成圓柱體的轉子部鐵芯;在橫截面內,所述第一磁鋼槽(8)和所述第二磁鋼槽(10)均為沿徑向方向延伸的矩形槽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部鐵芯(5)的周向側邊與所述感應部磁鋼(6)的周向側邊相接觸,所述轉子部鐵芯(3)的周向側邊與所述轉子部磁鋼(4)的周向側邊相接觸;所述感應部磁鋼(6)在所述軸向上不凸出所述感應部鐵芯(5)的軸向端面而設置,當所
述感應部磁鋼(6)具有多個時,多個所述感應部磁鋼(6)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軸向上不凸出所述感應部鐵芯(5)的軸向端面而設置;和/或,所述轉子部磁鋼(4)的遠離所述感應部磁鋼(6)的軸向端面在所述軸向上凸出所述轉子部鐵芯(3)的軸向端面而設置,形成非感應端,當所述轉子部磁鋼(4)具有多個時,多個所述轉子部磁鋼(4)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軸向上凸出所述轉子部鐵芯(3)的軸向端面而設置。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感應精度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部磁鋼(6)的遠離所述轉子部磁鋼(4)的軸向端面與所述感應部鐵芯(5)的遠離所述轉子部鐵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曉峰,李慶,楊歡,劉丹,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