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爐出渣溝,包括帶有一定傾斜度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出渣溝,所述出渣溝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所述出渣溝內設有可拆卸的溝內襯,特設的出渣溝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在冷卻水進入后,就能直接利用冷卻水沖擊出渣溝的底部進行冷卻,使冷卻水直接接觸整個出渣槽,這樣接觸面積大,冷卻速度快,冷卻效果好。冷卻效果好。冷卻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爐出渣溝
[0001]本技術涉及高爐煉鐵
,具體為一種高爐出渣溝。
技術介紹
[0002]在高爐煉鐵工藝中,高爐出渣溝是高爐出鐵平臺中的一項重要組成結構,該出渣溝主要采用鋁碳化硅碳耐火材料進行澆注或搗打成形。在高爐煉鐵中,出渣溝主要用于高爐爐前大溝渣鐵分離后的氧化硅渣(簡稱:渣)的流淌輸送,出渣溝內的渣都是高溫的渣,如果不進行冷卻就會導致出渣溝嚴重損壞,而現有技術中的渣溝都是在其殼體內部安裝彎水管,利用冷水管進行降溫,但是這樣的降溫效果并不好,降溫效率慢;
[0003]另外隨著現代煉鐵技術的發展,高爐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出渣速度和出渣次數大大增加,使得出渣溝工作表層侵蝕速度加快,沖刷破壞程度增加,人工筑襯和修補不僅費時費力,修補時間過長會大大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爐出渣溝,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爐出渣溝,包括帶有一定傾斜度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出渣溝,所述出渣溝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所述出渣溝內設有溝內襯,所述溝內襯包括溝底、溝壁和溝幫,所述溝幫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溝壁上設有多個第一導熱板,所述溝底設有多個第二導熱板。
[0006]優選的,所述出渣溝包括槽底、槽壁和槽幫,所述槽壁上設有多個第一插槽,多個所述第一導熱板一一嵌于對應的第一插槽內,所述槽底上設有多個第二插槽,多個所述第二導熱板一一嵌于對應的第二插槽內,所述槽幫上設有多個螺紋孔,所述溝幫置于槽幫上,多個所述通孔一一對應于相應的螺紋孔上,所述通孔與螺紋孔之間通過螺桿連接固定。
[0007]優選的,所述溝內襯上還設有多個凸起。
[0008]優選的,所述出渣溝的溝體外側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都與中空狀的內部相通。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新穎,特設的出渣溝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在冷卻水進入后,就能直接利用冷卻水沖擊出渣溝的底部進行冷卻,使冷卻水直接接觸整個出渣槽,這樣接觸面積大,冷卻速度快,冷卻效果好;
[0010]另外,在溝內襯上設置第一導熱板和第二導熱板,能夠快速將熱量傳導至出渣槽內進行冷卻,從而進一步提高冷卻速度,大大提高冷卻效果;
[0011]而且該溝內襯還是可拆卸的設計,更換方式也很簡單方便,只需要將通孔與螺紋孔之間的螺桿拆除,然后取出磨損的溝內襯,再替換上新的溝內襯,整個操作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的側面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的正面剖視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溝內襯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技術出渣溝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技術出渣溝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8]請參閱圖1
?
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爐出渣溝,包括帶有一定傾斜度的基座1,將出渣溝2設置于基座1上,這樣出渣溝就帶有一定斜度方便物料下落,該出渣溝2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以用于循環冷卻水,在所述出渣溝2內再設置一個可以拆卸的溝內襯3,這樣當溝內襯工作表層侵蝕后,只需要重新拆換安裝即可。
[0019]上述實施例中,所述溝內襯3的具體結構包括溝底31、溝壁32和溝幫33,所述溝幫33上設有多個通孔331,所述溝壁32上設有多個用于導熱的第一導熱板321,所述溝底31設有多個用于導熱的第二導熱板311。
[0020]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出渣溝2的具體結構包括槽底21、槽壁22和槽幫23,所述槽壁22上設有多個第一插槽221,所述槽底21上設有多個第二插槽211,所述槽幫23上設有多個螺紋孔231。
[0021]將溝內襯安裝于出渣溝的方式為:將溝內襯3安裝于出渣溝2的U形槽處,并保證多個第一導熱板321一一嵌于對應的第一插槽221內,多個第二導熱板311一一嵌于對應的第二插槽211內,且溝幫33置于槽幫23上,由于多個通孔331一一對應于相應的螺紋孔231上,因此用螺桿即可將通孔331與螺紋孔231之間連接固定,從而將溝內襯安裝在出渣溝上。
[0022]本實施例中,在所述溝內襯3上還設置多個凸起34來起到緩沖作用,以降低氧化硅渣的流淌速度,從而保證氧化硅渣在出渣槽進行冷卻。
[0023]本實施例中,在出渣溝2的溝體外側分別設置一個進水口24和出水口25,且進水口24和出水口25都與中空狀的內部相通,冷卻水就可以順著進水口進入,最后再從出水口排出。
[0024]工作原理:將出渣溝設置到高爐的出渣口處,這樣高溫的渣就會進入出渣溝內,然后將進水口和出水口接通于冷卻水循環設備上,這樣就可以使溝體內部的中空狀內充滿冷卻水,來對高溫的渣進行冷卻降溫;
[0025]如果出渣溝工作表層被侵蝕了,只需要將通孔與螺紋孔之間的螺桿拆除,然后取出磨損的溝內襯,再替換上新的溝內襯,整個操作方便快捷。
[0026]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出渣溝,包括帶有一定傾斜度的基座(1),所述基座(1)上設有出渣溝(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溝(2)的溝體內部為中空狀設計,所述出渣溝(2)內設有溝內襯(3),所述溝內襯(3)包括溝底(31)、溝壁(32)和溝幫(33),所述溝幫(33)上設有多個通孔(331),所述溝壁(32)上設有多個第一導熱板(321),所述溝底(31)設有多個第二導熱板(3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爐出渣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溝(2)包括槽底(21)、槽壁(22)和槽幫(23),所述槽壁(22)上設有多個第一插槽(221),多個所述第一導熱板(321)一一嵌于對應的第一插槽(2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平,晏利華,姚玉金,孫學平,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市中天機械制造安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