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屬于暖通空調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一側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管道連接,另一側與干燥過濾器配合連接,干燥過濾器與四通閥的一路配合連接,四通閥另兩路與氣液分離器、壓縮機連接構成回路,四通閥還有一路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管道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與空調回水管、空調出水管連接,冷凝器兩側通過管道并聯設置氟水板式換熱器B,該機組還包括地下換熱系統,氟水板式換熱器B與地下換熱系統配合連接。該一體機組形成空調、地下換熱系統及燃氣鍋爐三位一體機的運行循環線,實現室內冷暖房效果,安裝、運行成本都很低,具有高效、節能、經濟、環保等優點。(*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暖通空調
,具體為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 一體機組。
技術介紹
地源熱泵系統是隨著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出現而逐漸興起的一門熱 泵技術。它^ffi過輸入少量的高位能源,實現淺層地能向高位能源轉移的熱泵空調系 統。從能源角度來說,它是利用常溫土壤(地下水)中的熱量,是一種用之不盡的可 再生能源,它為空調系統提供了一個免費的、高效的能量儲存源泉。經過多年的示范與實踐,確認了地源熱泵系統的很多優點節約能源、舒適、安全、性能穩定、清潔 等。但是傳統的地源熱泵需要大面積打井、埋管,工程煩瑣,同時由于冷凝側大功率 水泵的運行,掩蓋了機組高能效所帶來的節能優勢。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具有淺地 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的技術方案,會^夠以更簡單的方式與淺表地熱進 行熱交換,具有高效、節能、經濟、環保等優點。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一側的集氣管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的氟氣管接頭管道連接,其連接管道上設置熱力膨脹閥、 儲液罐,冷凝器另一偵啲分液頭與干燥過濾器配合連接,干燥過濾器與四通閥的一路配,接,四通閥另兩路與氣液分離器、壓縮豐,接構成回路,四通閥還有一路與氟 水板式換熱器A的氟液管接頭管道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的回水管接頭通過水泵A 與空調回水管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的出水管接頭與空調出水管連接,該一體機組 還包括埋設于室外凍土層下的地下換熱系統,所述的地下換熱系統由換熱7Xfl及其上 連接設置7Xf昏回水管、7Kf旨出7X管構成,冷凝器兩側通過管道并聯設置氟水板式換熱 器B,氟7jC板式換熱器B的板換出水管接頭、板換回水管接頭分別與7jC箱回水管、水 箱出水管配M接構成循環水路,7乂箱出水管上配合設置水泵B。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水 箱上連接設置溢水管,溢水管上設置安全閥、截止閥。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水 箱上連接設置與自來水連接的補水管,補7jC管上配合設置止回閥、MH補水器。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水 箱上配合設置檢修口。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7乂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氟水板式換熱 器B、水泵B之間的管道上連接設置生活除污用水管。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該一體機組還 包括用于輔助采暖的燃氣鍋爐,燃氣鍋爐配合設置熱水管接頭、燃氣管接頭、自來水 管接頭、采暖回水管接頭、采暖出水管接頭,采暖回水管接頭、采暖出水管接頭分別 通過管道與水水板式換熱器的得熱出水接頭、換熱回水接頭配合連接,水水板式換熱器的換熱進水接頭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的出水管接頭管道連接,水水板式換熱器的換 熱出水接頭與空調出水管連接。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一偵啲 分液頭與氟水板式換熱器B的氟液接頭管道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B的氟氣接頭與液罐、熱力膨脹閥管道連接。所述的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四通閥與氣液 分離器的連接管道上配合設置 _包,感溫包與熱力膨脹閥控制連接。,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通過設置配合連接的空調及 埋設于室外凍土層下的地下換熱系統進行熱交換,禾傭恒溫地下水與氟水板式換熱器 A進行冷熱交換實現制冷制熱,恒溫地下水還能作為生活用7jC,具有高效、節能、經濟、環保等優點。且還設置燃氣鍋爐作為輔助系統,燃氣鍋爐與水水板式換熱器進行 冷熱交換實現制冷制熱,生活熱水常年由鍋爐提供,形成空調、地下換熱系統及燃氣 鍋爐三位一體機的運行循環線,實現室內冷暖房效果,該系統安裝、運行成本都很低, 進一步節約了能源。附圖說明圖l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中1-地下換熱系統、101-換熱7乂箱、102-水箱回水管、103-溢水管、103a-安全閥、103b-截止閥、104-7乂箱出水管、105-補水管、105a-止回閥、105b-MJ5補 XK器、106-檢修口、 107-水泵B、 2-生活除污用水管、3-燃氣鍋爐、3a-熱水管f妾頭、 3b-燃氣管接頭、3c-自來水管接頭、3d采暖回水管接頭、3e -采暖出水管接頭、4-氟水板式換熱器B、 4a-板換出水管接頭、4b-板換回水管接頭、4c-氟液接頭、4d-氟氣接頭、5-冷凝器、5a-集氣管、5b-分液頭、6-Til過濾器、7-感溫包、8_四通閥、 9-氣液分離器、10-壓縮機、11-熱力膨脹閥、12-儲液罐、13-氟水板式換熱器A、 13a-回水管接頭、13b -出水管接頭、13c-氟液管接頭、13d -氟氣管接頭、14-水泵A、 15-空調回水管、16-空調出水管、17-水水板式換熱器、17a-換熱進水接頭、17b-得 熱出水接頭、17c-換熱出水接頭、17d -換熱回7乂接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冷凝器5 —側的集氣管5a與氟7jC板式換熱器A13的氣氣管接頭13d 管 接,其連接管道上設置熱力膨脹閥ll、儲液罐12,冷凝器5另一側的分液頭 5b與干燥過濾器6配M接,干燥過濾器6與四通閥8的一路配^ii接,四通閥8 另兩路與氣液分離器9、壓縮機10連接構成回路,四通閥8還有一路與氟7jC板式換 熱器A13的氟液管接頭13c管,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回水管接頭13a通過水 泵A14與空調回水管15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出水管接頭13b與空調出水管 16連接,該一體機組還包括埋設于室外凍土層下的地下換熱系統l,所述的地下換熱 系統1由換熱水箱101及其上連接設置水箱回水管102、水箱出水管104構成,冷凝 器5兩側通過管道并聯設置一個換熱量與之相等的氟水板式換熱器B4,氟水板式換 熱器B4的板換出水管接頭4a、板換回水管接頭4b分別與水箱回水管102、水箱出水 管104配合連接構成形成地表換熱循環水路,水箱出水管104上配合設置7jC泵B107。 換熱7j^i 101與氟水板式換熱器B4采用PPR熱水管連接進行熱交換,各接口采用螺 紋口連接方式。冷凝器5 —側的分液頭5b與氟水板式換熱器B4的氟液接頭4c管道連接,氟水 板式換熱器B4的氟氣接頭4d與熱力膨脹閥11、儲液罐12管道連接。四通閥8與氣 液分離器9的連接管道上配合設置感溫包7,感溫包7與熱力膨脹閥11控制連接。所述的換熱水箱101上連接設置溢水管103,溢水管103上設置安全閥103a、截 止閥103b,溢水管103接衛生間用水。;換熱水箱101上連接設置與自來水連接的補 水管105,補水管105上配合設置止回閥105a、減壓補水器105b;換熱水箱101上 配合設置帶密閉性能的檢修口 106。氟水板式換熱器B4、水泵B107之間的管道上連 接設置生活除污用水管2。該一體機組還包括用于輔助采暖的燃氣鍋爐3,燃氣鍋爐3配合設置熱水管接頭3a、燃氣管接頭3b、自來水管接頭3c、采暖回水管接頭3d、采暖出水管接頭3e,采 曖回水管接頭3d、采暖出水管接頭3e分別通過管道與水水板式換熱器17的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淺地熱回收功能的制冷采暖熱水一體機組,其特征在于冷凝器(5)一側的集氣管(5a)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氟氣管接頭(13d)管道連接,其連接管道上設置熱力膨脹閥(11)、儲液罐(12),冷凝器(5)另一側的分液頭(5b)與干燥過濾器(6)配合連接,干燥過濾器(6)與四通閥(8)的一路配合連接,四通閥(8)另兩路與氣液分離器(9)、壓縮機(10)連接構成回路,四通閥(8)還有一路與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氟液管接頭(13c)管道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回水管接頭(13a)通過水泵A(14)與空調回水管(15)連接,氟水板式換熱器A(13)的出水管接頭(13b)與空調出水管(16)連接,該一體機組還包括埋設于室外凍土層下的地下換熱系統(1),所述的地下換熱系統(1)由換熱水箱(101)及其上連接設置水箱回水管(102)、水箱出水管(104)構成,冷凝器(5)兩側通過管道并聯設置氟水板式換熱器B(4),氟水板式換熱器B(4)的板換出水管接頭(4a)、板換回水管接頭(4b)分別與水箱回水管(102)、水箱出水管(104)配合連接構成循環水路,水箱出水管(104)上配合設置水泵B(10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明華,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大元人工環境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6[中國|杭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