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礦土酸洗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包括酸洗池,酸洗池上端活動安裝有酸洗箱,酸洗箱上端外部固定連接有吊環,述酸洗箱內部上端固定安裝有安裝套,安裝套內部下端活動安裝有攪動桿,攪動桿外側活動安裝有轉板,酸洗箱內部為圓弧狀設置,轉板穿入攪動桿內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擋片,通過驅動桿底端固定連接有配重塊,酸洗池底部設置有與配置塊對應的凸起部,驅動桿下端外側開設有斜槽,則當酸洗箱還未進入酸洗池內部時,驅動桿能在配重塊的作用下向下移動,而當配重塊與酸洗池底部凸起接觸后,能在酸洗箱重力的作用下讓驅動桿在攪動桿內部向上移動,從而讓卡塊沿斜槽的傾斜螺旋軌跡帶動攪動桿與轉板進行旋轉。與轉板進行旋轉。與轉板進行旋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礦土酸洗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稀土,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稀土在巖漿巖及偉晶巖中以硅酸鹽及氧化物為主,稀土在生產中會產生的一些含有有價元素的廢渣,現對這類稀土廢渣在回收利用時,會倒入一定量的酸浸溶液在稀土廢料內,如此可將稀土進行溶解,而不能溶解的非稀土雜質則被留下來;目前稀土酸洗裝置如公開號為CN207958465U的一種稀土酸洗提煉裝置的技術申請,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側的位置固定安裝有進料口,且裝置主體的上端外表面中間位置處設有橫向攪動電機,所述橫向攪動電機的一側外表面靠近下方位置設有一號連接座,且一號連接座的上端外表面設有連接螺絲,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兩側外表面均設有縱向攪動電機,還包括通過設置的回收盒,能夠將原液中未能與酸洗液充分反應的稀土過濾下來進行二次過濾,避免了資源的浪費,使得該裝置能后將稀土提煉的更加徹底;通過設置的合理的結構,使得該裝置酸洗稀土的效果更好,同時也使得該裝置的提煉效果更好;現有的酸洗裝置大都只設置有簡單的攪動裝置,使得與酸洗液混合效率有限的同時,無法在礦料離開時提高有價元素的分離效率,則會讓一部分有價元素混合酸洗液附著在雜質上被帶出,因此需要對酸洗裝置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3]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該裝置可提高稀土廢渣與酸洗液混合效率的同時,能在離開酸洗池時對剩余雜質外附著的酸洗液進行去除,從而提高有價元素的回收效率。
[0004]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包括酸洗池,所述酸洗池上端活動安裝有酸洗箱,所述酸洗箱上端外部固定連接有吊環,述酸洗箱內部上端固定安裝有安裝套,所述安裝套內部下端活動安裝有攪動桿,所述攪動桿外側活動安裝有轉板,所述酸洗箱內部為圓弧狀設置,所述轉板穿入攪動桿內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擋片,所述轉片外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摩擦塊所述轉片外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摩擦塊,所述攪動桿內部中端活動安裝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底端固定連接有配重塊,所述驅動桿下端外側開設有斜槽,所述攪動桿下端內側對應驅動桿外側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轉板下端固定連接有頂桿,所述酸洗箱內部對應頂桿的下方設置有凹槽板,所述驅動桿頂端固定連接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下側固定安裝有氣囊,所述驅動桿內部開設有氣道一,所述驅動桿外側開設有出氣孔所述驅動桿外側開設有出氣孔,所述轉板內部開設有氣道二。
[0005]作為優選的,所述安裝套外側通過連接桿與酸洗箱內部固定連接,所述攪動桿下端向下延伸進入酸洗箱內部。
[0006]作為優選的,所述摩擦塊為三角狀設置,所述摩擦塊沿轉板外側縱向等距設置有多個。
[0007]作為優選的,所述安裝套內部開設有供驅動桿向上延伸的通槽,所述安裝套通槽內側設置有進入驅動桿外側限位槽內的限位塊。
[0008]作為優選的,所述斜槽沿驅動桿外側傾斜螺旋狀設置,所述卡塊一端進入斜槽內部。
[0009]作為優選的,所述凹槽板為環形設置,所述凹槽板上設置有鈍角三角狀凹槽。
[0010]作為優選的,所述酸洗箱內部共設置有兩個相同結構的攪動桿,所述兩個攪動桿為相鄰設置。
[0011]作為優選的,所述氣道一上端延伸至擠壓板內部,所述氣道二延伸至擋片內部并且設置有進氣口,所述轉板外側開設有與氣道二內部相連通的噴氣孔。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過轉板一側穿入攪動桿內部,轉板穿入攪動桿內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擋片,驅動桿中端外側設置有縱向延伸的限位槽,安裝套內部開設有供驅動桿向上延伸的通槽,安裝套通槽內側設置有進入驅動桿外側限位槽內的限位塊,則能讓驅動桿能上下移動的同時無法轉動,再通過驅動桿下端穿出攪動桿內部向下延伸,驅動桿下端穿出酸洗箱內部,驅動桿底端固定連接有配重塊,酸洗池底部設置有與配置塊對應的凸起部,驅動桿下端外側開設有斜槽,則當酸洗箱還未進入酸洗池內部時,驅動桿能在配重塊的作用下向下移動,而當配重塊與酸洗池底部凸起接觸后,能在酸洗箱重力的作用下讓驅動桿在攪動桿內部向上移動,從而讓卡塊沿斜槽的傾斜螺旋軌跡帶動攪動桿與轉板進行旋轉,2.通過轉板下端固定連接有頂桿,頂桿底端為圓弧狀設置,酸洗箱內部對應頂桿的下方設置有凹槽板,凹槽板為環形設置,凹槽板上設置有鈍角三角狀凹槽,凹槽板上三角狀凹槽為連續等距設置,使得在轉板旋轉時能下端的頂桿與凹槽板接觸,在其上凹槽的作用下將轉板間歇向上頂起,則能讓轉板用外側摩擦塊對廢料外側進行摩擦從而反應完成的部分去除,再利用酸洗箱內部共設置有兩個相同結構的攪動桿,兩個攪動桿為相鄰設置,兩個攪動桿外側轉板為相互交叉設置,利用兩個轉板對廢料的兩側形成夾持,使得當兩個轉板在凹槽板的作用下間隙上下移動時,就能達到對廢料兩側進行夾持搓動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有價元素與酸洗液反應后被分離出的效率。
[0014]3.通過驅動桿上端穿出安裝套內后向上延伸,驅動桿頂端固定連接有擠壓板,擠壓板下側固定安裝有氣囊,氣囊為環形設置,氣囊下端與安裝套上側向連接并且套設在驅動桿外側,驅動桿內部開設有氣道一,氣道一上端延伸至擠壓板內部,則當完成酸洗工序將酸洗箱向上吊起時,驅動桿能在配重塊得到作用下向下移動,使得再次利用斜槽帶動攪動桿進行轉動,從而提高酸洗液從廢料間隙中排出效率的同時,通過擠壓板向下移動對氣囊進行擠壓,則能將氣囊內氣體從單向閥內擠入氣道一內,而后通過出氣孔進入氣道二內,最后從轉板上的噴氣孔向外噴出作用在反應后的雜質上,使得達到將雜質上附著酸洗液向外吹出的效果,從而提高有價元素的回收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專利技術酸洗池立體主視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酸洗箱內部透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A處放大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B處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驅動桿內部透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攪動桿俯視透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圖6中C處放大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凹槽板立體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轉板內部透視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轉板側視透視圖;圖1
?
10中:1
?
酸洗池、2
?
酸洗箱、3
?
吊環、4
?
安裝套、5
?
擠壓板、6
?
氣囊、7
?
轉板、8
?
摩擦塊、9
?
擋片、10
?
驅動桿、11
?
攪動桿、12
?
配重塊、13
?
斜槽、14
?
凹槽板、15
?
頂桿、16
?
氣道一、17
?
氣道二、18
?
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請參閱圖1至10,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平面結構示意圖以及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在具體實施中,包括酸洗池1,酸洗池1內部填充后酸洗液,酸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包括酸洗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池(1)上端設置有通過吊運進入其內部的酸洗箱(2),所述酸洗箱(2)上端外部設置有吊環(3),述酸洗箱(2)內部上端設置有安裝套(4),所述安裝套(4)下端設置有攪動桿(11),所述攪動桿(11)內部設置有驅動桿(10),所述驅動桿(10)上下兩端穿出攪動桿(11)內部,所述驅動桿(10)底端設置有配重塊(12),所述驅動桿(10)下端外側開設有斜槽(13),所述攪動桿(11)內側設置有卡塊(18),所述驅動桿(10)外側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轉板(7),所述轉板(7)外側設置有摩擦塊(8),所述驅動桿(10)上端外側設置有氣囊(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板(7)在攪動桿(11)外側沿圓周連續等距設置有多個,所述酸洗箱(2)內部為圓弧狀設置,所述兩個攪動桿(11)為相鄰設置,所述兩個攪動桿(1)外側轉板(7)為相互交叉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稀土回收加工提煉酸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板(7)一側穿入攪動桿(11)內部,所述轉板(7)穿入攪動桿(11)內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真,
申請(專利權)人:黃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