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植物蛋白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設置有膜分離執行機構,所述膜分離執行機構一側固定設置有進料機構。通過設置的進料機構與膜分離執行機構配合,可有效的將藻藍蛋白從螺旋藻中分離提取,對各個提純步驟進行工藝參數在線監測與控制,能夠對壓力和流量等工藝參數進行實時控制,通過攪拌軸與攪拌葉的配合,利用緩沖罐與成品箱,對藻藍蛋白從螺旋藻中有效的分離提取,通過清理水箱、抽水泵、清理水連接噴管配合可將分離筒沖洗自動沖洗,提高膜的過濾通量,通過空氣壓縮機與緩沖罐配合,可將未徹底分離提取的藻藍蛋白,反向壓入分離筒,重新分離提取,安全實用,適用性高。適用性高。適用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植物蛋白提取
,具體涉及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藻藍蛋白是從螺旋藻中分離出的一種深藍色粉末,它既是一種蛋白質,又是一種極好的天然食用色素,同時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藻藍蛋白還具有抑制某些癌細胞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膜分離用于藻藍蛋白提取和純化是一種新的探索,必將對我國藻藍蛋白提取技術水平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0003]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為 CN202222081288.2的中國技術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組件,所述分離組件包括分離筒、導流孔、第一安裝盤、把手、密封圈、固定柱、兩個卡扣、第一進液口、第二安裝盤、分離膜、兩個卡槽、第二進液口和密封槽;所述分離膜的上表面均勻固定連接于第一安裝盤的下表面。
[0004]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該裝置自動化程度不高,尚不具備沖洗能力,導致膜過濾通量下降,對分離膜清洗時,需要人工將分離膜取出,無法實現自動化有效的進行分離提取,所以亟需設計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來處理這些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
[0006]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7]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設置有膜分離執行機構,所述膜分離執行機構一側固定設置有進料機構。
[0008]所述膜分離執行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分離筒,所述分離筒內橫向設置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一端固定設置有旋轉電機的動力輸出端,所述攪拌軸外表面固定設置有攪拌葉,所述分離筒下方一側豎向設置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三出料管一端外表面固定設置有出料控制閥,所述第三出料管另一端固定設置有緩沖罐,所述緩沖罐上方固定設置有出料流量計,所述緩沖罐一側固定設置有成品箱,所述緩沖罐后側固定設置有空氣壓縮機,所述空氣壓縮機前側設置有空氣控制閥,所述緩沖罐與所述空氣控制閥之間設置有排氣閥,所述空氣壓縮機一側固定設置有清理水箱,所述清理水箱上方固定設置有清理水連接噴管,所述清理水箱前側固定設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方固定設置有抽水管,且設置在所述分離筒下方,所述抽水泵前側設置有廢水箱。
[0009]優選地,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一側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方固定設置有承載臺,所述承載臺上方固定設置有藻藍蛋白漿料桶,所述藻藍蛋白漿料桶一側固定設置有離心泵,所述藻藍蛋白漿料桶與所述離心泵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一端設置有第一單向加壓泵,所述第一出料管另一端固定設置有進料流量計,且固定安裝在所述離心泵一側,所述離心泵另一側固定設置有第二單向加壓泵,所
述第二單向加壓泵另一側固定連接在第二出料管一端,所述第二出料管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設置有出料壓力表。
[0010]優選地,所述分離筒與所述攪拌軸通過軸承連接,所述攪拌軸與所述旋轉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分離筒與所述第三出料管焊接,所述緩沖罐與所述出料流量計通過螺栓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清理水箱與所述清理水連接噴管通過法蘭連接,所述抽水泵與所述抽水管通過法蘭連接。
[0013]優選地,所述承載臺與所述藻藍蛋白漿料桶焊接,所述藻藍蛋白漿料桶與所述第一出料管焊接。
[0014]優選地,所述離心泵與所述第二單向加壓泵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第二單向加壓泵與所述第二出料管通過法蘭連接。
[0015]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通過設置的進料機構與膜分離執行機構配合,可有效的將藻藍蛋白從螺旋藻中分離提取,對各個提純步驟進行工藝參數在線監測與控制,能夠對壓力和流量等工藝參數進行實時控制,通過攪拌軸與攪拌葉的配合,利用緩沖罐與成品箱,對藻藍蛋白從螺旋藻中有效的分離提取,通過清理水箱、抽水泵、清理水連接噴管配合可將分離筒沖洗自動沖洗,提高膜的過濾通量,通過空氣壓縮機與緩沖罐配合,可將未徹底分離提取的藻藍蛋白,反向壓入分離筒,重新分離提取,且結構簡單易用,安全實用,適用性高。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技術的軸等側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技術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本技術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本技術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底座;
[0023]2、進料機構;201、支撐柱;202、藻藍蛋白漿料桶;203、承載臺;204、第一單向加壓泵;205、第一出料管;206、進料流量計;207、離心泵;208、第二單向加壓泵;209、第二出料管;210、出料壓力表;
[0024]3、膜分離執行機構;301、分離筒;302、旋轉電機;303、攪拌軸;304、攪拌葉;305、出料控制閥;306、第三出料管;307、出料流量計;308、緩沖罐;309、成品箱;310、空氣壓縮機;311、空氣控制閥;312、排氣閥;313、清理水箱;314、抽水泵;315、抽水管;316、廢水箱;317、清理水連接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7]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8]參照圖1
?
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固定設置有膜分離執行機構3,膜分離執行機構3一側固定設置有進料機構2。
[0029]本實施例中:進料機構2包括固定設置在底座1上方一側的支撐柱201,支撐柱201上方固定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設置有膜分離執行機構(3),所述膜分離執行機構(3)一側固定設置有進料機構(2);所述膜分離執行機構(3)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分離筒(301),所述分離筒(301)內橫向設置有攪拌軸(303),所述攪拌軸(303)一端固定設置有旋轉電機(302)的動力輸出端,所述攪拌軸(303)外表面固定設置有攪拌葉(304),所述分離筒(301)下方一側豎向設置有第三出料管(306),所述第三出料管(306)一端外表面固定設置有出料控制閥(305),所述第三出料管(306)另一端固定設置有緩沖罐(308),所述緩沖罐(308)上方固定設置有出料流量計(307),所述緩沖罐(308)一側固定設置有成品箱(309),所述緩沖罐(308)后側固定設置有空氣壓縮機(310),所述空氣壓縮機(310)前側設置有空氣控制閥(311),所述緩沖罐(308)與所述空氣控制閥(311)之間設置有排氣閥(312),所述空氣壓縮機(310)一側固定設置有清理水箱(313),所述清理水箱(313)上方固定設置有清理水連接噴管(317),所述清理水箱(313)前側固定設置有抽水泵(314),所述抽水泵(314)上方固定設置有抽水管(315),且設置在所述分離筒(301)下方,所述抽水泵(314)前側設置有廢水箱(3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藻藍蛋白提取膜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2)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一側的支撐柱(201),所述支撐柱(201)上方固定設置有承載臺(203),所述承載臺(203)上方固定設置有藻藍蛋白漿料桶(20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行,李林聲,楊祎,
申請(專利權)人:福清市新大澤螺旋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