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智能電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包括供電調度管理盒,供電調度管理盒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一插槽,供電調度管理盒內部滑動安裝有散熱板,散熱板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二插槽,兩個第二插槽側壁上均開設有滑槽,供電調度管理盒端部均勻等距開設有第一散熱槽,第一散熱槽內壁中開設有內槽,供電調度管理盒側壁中心處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與內槽相連通,第二插槽內部滑動安裝有插接機構,插接機構包括插條,當插條由第一插槽中滑脫并沒入第二插槽內部后,此時可將散熱板由供電調度管理盒中取出,反之則完成安裝,取出時增大了散熱面積,有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智能電網
,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家用電器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日益增長,空調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電器,其控制方法也隨之越來越自動化、智能化,由此帶來對空調控制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0003]隨著空調技術的不斷發展,空調電控盒內部電子元件的功率不斷增加,空調電控盒對散熱要求不斷增加,表面附膠的導熱片和開設的散熱孔已經不能滿足目前電控盒內部電子元器件的散熱要求,若空調電控盒內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將會影響其正常運行,嚴重時會導致空調功能受損。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包括供電調度管理盒,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一插槽,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內部滑動安裝有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二插槽,兩個所述第二插槽側壁上均開設有滑槽,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端部均勻等距開設有第一散熱槽,所述第一散熱槽內壁中開設有內槽;
[0006]所述第二插槽內部滑動安裝有插接機構;
[0007]所述插接機構包括插條,所述插條滑動內設在第二插槽中,所述插條遠離第二插槽的一端滑動內設在第一插槽中;
[0008]所述內槽內部滑動安裝有防塵機構;
[0009]所述防塵機構包括內板,所述內板滑動內設在內槽中,所述內板側壁上均勻開設有第二散熱槽,所述第二散熱槽與第一散熱槽正對且大小相等。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插條側壁上固定安裝有彈簧,所述彈簧遠離插條的一端與第二插槽內壁固定連接。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插條側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滑動內設在滑槽中。
[001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側壁中心處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內槽相連通。
[0013]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內板側壁中部開設有矩形槽,所述限位槽內部轉動安裝有轉柱。
[001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柱側壁上固定安裝有擺動桿,所述
擺動桿活動內設在矩形槽中,所述轉柱表面上螺紋安裝有螺紋環。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其一,在插條的滑動下將擠壓彈簧隨之產生形變,當插條由第一插槽中滑脫并沒入第二插槽內部后,此時可將散熱板由供電調度管理盒中取出,反之則完成安裝,取出時增大了散熱面積,有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
[0017]其二,當矩形槽在轉動時將擠壓內板在內槽內部發生滑動,在內板的移動下使得第二散熱槽與第一散熱槽之間發生錯位,從而完成遮擋,此時可轉動螺紋環對內板進行有效固定,使得該設備在使用時防塵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散熱板連接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的插條連接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內板連接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1、供電調度管理盒;12、第一插槽;13、散熱板;14、第二插槽;15、滑槽;16、第一散熱槽;17、內槽;18、限位槽;21、插條;22、彈簧;23、固定塊;31、內板;32、第二散熱槽;33、矩形槽;34、轉柱;35、擺動桿;36、螺紋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趯嵤┓绞街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0024]實施例:
[0025]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包括供電調度管理盒11,供電調度管理盒11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一插槽12,供電調度管理盒11內部滑動安裝有散熱板13,散熱板13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二插槽14,兩個第二插槽14側壁上均開設有滑槽15,供電調度管理盒11端部均勻等距開設有第一散熱槽16,第一散熱槽16內壁中開設有內槽17,供電調度管理盒11側壁中心處開設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與內槽17相連通;
[0026]第二插槽14內部滑動安裝有插接機構;
[0027]插接機構包括插條21,插條21滑動內設在第二插槽14中,插條21遠離第二插槽14的一端滑動內設在第一插槽12中,插條21側壁上固定安裝有彈簧22,彈簧22遠離插條21的一端與第二插槽14內壁固定連接,插條21側壁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塊23,固定塊23滑動內設在滑槽15中,當供電調度管理盒11內部熱量過大時,此時可相對拉動兩個固定塊23,在固定塊23的移動下將帶動與之固定的插條21在第一插槽12內部滑動至第二插槽14內部,此時在插條21的滑動下將擠壓彈簧22隨之產生形變,當插條21由第一插槽12中滑脫并沒入第二插槽14內部后,此時可將散熱板13由供電調度管理盒11中取出,反之則完成安裝,取出時增大
了散熱面積,有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
[0028]內槽17內部滑動安裝有防塵機構;
[0029]防塵機構包括內板31,內板31滑動內設在內槽17中,內板31側壁上均勻開設有第二散熱槽32,第二散熱槽32與第一散熱槽16正對且大小相等,內板31側壁中部開設有矩形槽33,限位槽18內部轉動安裝有轉柱34,轉柱34側壁上固定安裝有擺動桿35,擺動桿35活動內設在矩形槽33中,轉柱34表面上螺紋安裝有螺紋環36,當設備閑置時,此時可轉動轉柱34,當轉柱34在限位槽18內部轉動時將帶動擺動桿35在矩形槽33內部發生轉動,此時矩形槽33在轉動時將擠壓內板31在內槽17內部發生滑動,在內板31的移動下使得第二散熱槽32與第一散熱槽16之間發生錯位,從而完成遮擋,此時可轉動螺紋環36對內板31進行有效固定,使得該設備在使用時防塵效果更好。
[0030]工作原理:
[0031]第一步,當供電調度管理盒11內部熱量過大時,此時可相對拉動兩個固定塊23,在固定塊23的移動下將帶動與之固定的插條21在第一插槽12內部滑動至第二插槽14內部,此時在插條21的滑動下將擠壓彈簧22隨之產生形變,當插條21由第一插槽12中滑脫并沒入第二插槽14內部后,此時可將散熱板13由供電調度管理盒11中取出,反之則完成安裝,取出時增大了散熱面積,有效確保了設備的散熱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電調度管理裝置,包括供電調度管理盒(11),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11)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一插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11)內部滑動安裝有散熱板(13),所述散熱板(13)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第二插槽(14),兩個所述第二插槽(14)側壁上均開設有滑槽(15),所述供電調度管理盒(11)端部均勻等距開設有第一散熱槽(16),所述第一散熱槽(16)內壁中開設有內槽(17);所述第二插槽(14)內部滑動安裝有插接機構;所述插接機構包括插條(21),所述插條(21)滑動內設在第二插槽(14)中,所述插條(21)遠離第二插槽(14)的一端滑動內設在第一插槽(12)中;所述內槽(17)內部滑動安裝有防塵機構;所述防塵機構包括內板(31),所述內板(31)滑動內設在內槽(17)中,所述內板(31)側壁上均勻開設有第二散熱槽(32),所述第二散熱槽(32)與第一散熱槽(16)正對且大小相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散熱功能的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明,馬文科,鄒子昂,
申請(專利權)人:張志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