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涉及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包括若干組支撐結構和掛繩,支撐結構包括錨栓籠螺母,錨栓籠螺母端面上安裝有內管,錨栓籠螺母上安裝有加強組件,加強組件與內管連接,避免內管晃動傾倒,內管上設置有繩連接機構,每兩個相鄰的繩連接機構之間設置有掛繩。通過設置掛點層,將錨栓籠螺母緊固于錨桿上,為施工人員進行上錨板調平和錨桿外露調節提供安全保障,解決傳統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員頻繁上下梯子以及搭設腳手架導致的施工效率低和人員成本高的問題,通過多層掛點層的設置,起到高掛低用的作用,中部的掛點層能夠起到扶手作用,便于施工人員工作。工作。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是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風力發電機組建設項目逐漸增多,施工安全也成為風力發電機組建設過程中的焦點。在風力發電機組建設中,基礎承臺是根基。錨栓籠施工是風力發電機組基礎承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0003]以一個工程實例進行說明,錨栓籠下錨板距離混凝土墊層270mm,上錨板與下錨板距離3130mm,混凝土墊層通過預埋10個預埋件呈36
°
環向分布與下錨板定位螺桿連接。下錨板與基礎中心的同心度允許偏差應滿足≤5mm;上、下錨板的同心度允許偏差應滿足≤3mm;下錨板的水平度應滿足<3mm、上錨板的水平度應滿足≤2mm;錨桿由2圈
×
92根M42 10.9級材質42CrMoA組成。內圈錨桿中心直徑4504mm,外圈錨桿中心直徑4828mm;在錨栓上錨板調平及錨桿外露調節時,錨栓籠四周懸空,無施工人員安全帶掛點,無安全措施導致施工人員安全得不到保證。
[0004]以往通過施工人員站在梯子上部測量時,換點測量頻繁導致人員上下梯也頻繁,搭拆腳手架造成人員、材料、工期等受到影響;如果人員站在錨盤上測量,錨栓籠四周懸空,無施工人員安全帶掛點;針對以上問題梳理研究后,提出了本申請。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提供安全帶掛點及安全防護,解決施工人員進行調整以及測量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包括若干組支撐結構和掛繩,所述支撐結構包括錨栓籠螺母,所述錨栓籠螺母端面上安裝有內管,所述錨栓籠螺母上安裝有加強組件,所述加強組件與所述內管連接,避免所述內管晃動傾倒,所述內管上設置有繩連接機構,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繩連接機構之間設置有掛繩。
[0007]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繩連接機構在所述內管的高度方向上設置若干個,相鄰所述內管上同高度的繩連接機構之間設置有掛繩。
[0008]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每個所述內管上設置有兩個繩連接機構,形成雙層的掛繩。
[0009]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繩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管中的穿孔。
[0010]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掛繩依次穿過每個所述內管上的繩連接機構。
[0011]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加強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套設在所述內管外側。
[0012]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外管連接在所述錨栓籠螺母棱角側的表面上。
[0013]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外管與所述內管進行焊接連接。
[0014]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最高的所述掛繩與所述錨栓籠螺母之間高度為1.9~
2.2m。
[0015]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頂部的所述掛繩處于松弛狀態。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掛點層,將錨栓籠螺母緊固于錨桿上,為施工人員進行上錨板調平和錨桿外露調節提供安全保障,解決傳統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員頻繁上下梯子以及搭設腳手架導致的施工效率低和人員成本高的問題,通過多層掛點層的設置,起到高掛低用的作用,中部的掛點層能夠起到扶手作用,便于施工人員工作。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0018]圖1為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錨栓籠螺母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技術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技術。以下描述中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可應用于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其他方案。
[0021]【實施例1】
[0022]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如圖1,包括若干組支撐結構1和掛繩2,支撐結構1的設置數量一般為4
?
6個,掛繩2一般為鋼絲繩,本實施例中設置有4組,支撐結構1包括錨栓籠螺母11,錨栓籠螺母與錨栓籠錨桿尺寸配套,能夠安裝在錨栓籠錨桿,如圖2,錨栓籠螺母11端面上安裝有內管12,內管12與錨栓籠螺母11上平面焊接,錨栓籠螺母11上安裝有加強組件13,加強組件13與內管12連接,避免內管12晃動傾倒,具體的,加強組件13可以為連接在錨栓籠螺母11的斜撐桿,斜撐桿設置2到3組,一端連接在錨栓籠螺母11上表面或側面,另一端與內管12連接,或者加強組件13采用外套管的方式,如圖2,加強組件13包括外管,外管套設在內管12外側,外管內徑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內管12外徑,本實施例中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外管上端與內管焊接連接,實現對內管進行穩定性加強的效果,進一步的,外管焊接連接在錨栓籠螺母11棱角側的表面上。
[0023]可選地,錨栓籠螺母還可以與多個錨栓籠螺母之間通過鋼板相互焊接連接,實現多重固定,多個錨栓籠螺母與多個錨栓籠錨桿連接。
[0024]內管12上設置有繩連接機構14,每兩個相鄰的繩連接機構14之間設置有掛繩2,從而形成掛點層。
[0025]優選地,繩連接機構14在內管12的高度方向上設置若干個,相鄰內管12上同高度的繩連接機構14之間設置有掛繩2,從而形成若干個不同高度的掛點層,本實施例中,如圖1,每個內管12上設置有兩個繩連接機構14,形成雙層的掛繩2,施工人員將安全帶掛點掛到頂部掛繩2上,中部掛繩2方便施工人員移動時起到扶手的作用。
[0026]可選地,繩連接機構14可以為設置在內管上的掛環,也可以為設置在內管中的穿孔15。
[0027]可選地,本實施例中,掛繩2依次穿過每個內管12上的繩連接機構14,因此每層掛
點層只需要一根掛繩首尾連接即可,便于安裝。也可以采用每相鄰內管間均連接一根掛繩的方式。
[0028]優選地,最高的掛繩2與錨栓籠螺母11之間高度為1.9~2.2m,高出人員頭部,起到高掛低用的效果。
[0029]優選地,頂部的掛繩2處于松弛狀態,避免工作時掛繩被輕微拉扯時持續受力,保證連接強度,中部的掛繩2處于緊繃狀態。
[0030]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圖中所示的本技術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并不限制本技術。本技術的目的已經完整并有效地實現。本技術的功能和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情況下,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和修改。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組支撐結構(1)和掛繩(2),所述支撐結構(1)包括錨栓籠螺母(11),所述錨栓籠螺母(11)端面上安裝有內管(12),所述錨栓籠螺母(11)上安裝有加強組件(13),所述加強組件(13)與所述內管(12)連接,避免所述內管(12)晃動傾倒,所述內管(12)上設置有繩連接機構(14),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繩連接機構(14)之間設置有掛繩(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繩連接機構(14)在所述內管(12)的高度方向上設置若干個,相鄰所述內管(12)上同高度的繩連接機構(14)之間設置有掛繩(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內管(12)上設置有兩個繩連接機構(14),形成雙層的掛繩(2)。4.根據權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風機錨栓籠安裝用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曉峰,朱金席,鄭仕超,黃亞州,李金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