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涉及軌道石墨潤滑技術領域。該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包括天車軌道系統和石墨長度監測系統,所述天車軌道系統包括天車行走機構和軌道,所述天車行走機構上設置有潤滑石墨套筒,所述潤滑石墨套筒設置在軌道的上方,所述潤滑石墨套筒內設置有石墨條,所述石墨條的下端與軌道接觸。該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利用石墨的導電性,以及石墨長度變化后石墨的電阻隨之變化的特性,石墨潤滑套筒內壁的下端設置電極,并在石墨條的上端設置跟隨石墨條上端移動的移動電極,再通過電流或者電阻監測實現對石墨條長度的線性并連續的監測。監測。監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軌道石墨潤滑
,具體為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
技術介紹
[0002]天車(行車)軌道常用石墨潤滑,如公開號為CN202674790U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往復移動小車潤滑裝置,其中在天車行走機構上設置套筒并在套筒內放置石墨塊再利用天車行走機構的移動進而使石墨塊的底部與軌道發生摩擦而實現對軌道的潤滑。但是目前沒有較為有效的石墨長度監測方式。
[0003]現有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207455146U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梳棉機蓋板潤滑裝置,其中采用了接近開關的原理實現對石墨長度的監測,但其本質為一種點監測,不能對石墨的長度進行線性并連續的監測。
[0004]再如公開號為CN110788353A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基于石墨烯傳感器的切削刀片,其中采用包含可磨損電阻的石墨烯傳感器,利用可磨損電阻的磨損情況來判斷刀片的磨損情況,其本質上是借助中間物來進行判斷,并且這種磨損是相對微觀的,而軌道潤滑石墨的磨損是將對宏觀的,另外在電極設置上石墨烯傳感器的電極是固定的,面對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的監測是需要移動電極來實現。
技術實現思路
[0005](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解決了以下技術問題:
[0007]1、現有天車石墨潤滑系統中缺乏對石墨長度的監測;
[0008]2、現有石墨長度監測系統不能對石墨的長度進行線性并連續的監測;<br/>[0009]3、現有石墨長度監測系統不能直觀地顯示石墨的長度信息。
[0010](二)技術方案
[0011]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包括天車軌道系統和石墨長度監測系統,所述天車軌道系統包括天車行走機構和軌道,所述天車行走機構上設置有潤滑石墨套筒,所述潤滑石墨套筒設置在軌道的上方,所述潤滑石墨套筒內設置有石墨條,所述石墨條的下端與軌道接觸,所述天車行走機構移動時石墨條的下端與軌道摩擦,所述潤滑石墨套筒采用結構形式A、結構形式B中的一種結構形式:所述結構形式A的潤滑石墨套筒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所述結構形式B的潤滑石墨套筒為絕緣材料制成;
[0012]所述潤滑石墨套筒內壁設置有電極A,所述石墨條的上端設置有移動電極,所述移動電極能夠跟隨石墨條的上端進行移動,所述電極A與石墨條的下端電性連接,所述移動電極與石墨條的上端電性連接;
[0013]所述石墨長度監測系統為電流檢測裝置、電阻檢測裝置中的一種,所述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分別與電極A、移動電極電性連接。
[0014]優選的,當石墨長度監測系統為電流檢測裝置時,所述電流檢測裝置包括直流電源和電流表,所述直流電源依次與電極A、石墨條、移動電極以及電流表串聯,所述電流表顯示的是通過石墨條的電流大小,當石墨條因與軌道摩擦而逐漸變短后通過石墨條的電流會逐漸增大。
[0015]優選的,所述電極A的上方設置有多個輔助電極,所述輔助電極能夠與石墨條電性連接,每個所述輔助電極均串聯有顯示燈,所述輔助電極和顯示燈串聯后與電流表并聯,當石墨條的高度低于某個輔助電極時便會斷開該輔助電極的顯示燈的電源回路。
[0016]優選的,所述電極A為一對并聯的電極,所述電極A為圓弧形電極,所述一對電極A圓弧的最高點與石墨條過渡配合。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該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利用石墨的導電性,以及石墨長度變化后石墨的電阻隨之變化的特性,石墨潤滑套筒內壁的下端設置電極,并在石墨條的上端設置跟隨石墨條上端移動的移動電極,再通過電流或者電阻監測實現對石墨條長度的線性并連續的監測。
[0020](2)、該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在石墨潤滑套筒內壁上設置多個與電源并聯的輔助電極和顯示燈,能夠根據石墨條長度的滅掉對應的顯示燈,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石墨條的長度。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2中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電路圖;
[0025]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電路圖(電流方案);
[0026]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0027]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路圖;
[0028]圖8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路圖(石墨條變短后D燈熄滅);
[0029]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路圖(石墨條過短后所有燈熄滅)。
[0030]圖中:1、潤滑石墨套筒;2、石墨條;3、移動電極;4、電極A;4a、輔助電極A;4b、輔助電極B;4c、輔助電極C;4d、輔助電極D;5、石墨長度監測系統;6、天車行走機構;61、行走輪;7、軌道;8、直流電源;9a、A燈;9b、B燈;9c、C燈;9d、D燈。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2]實施例一:解決本專利技術技術問題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包括天車軌道系統和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天車軌道系統包括天車行走機構6和軌道7,天車行走機構6上設置有潤滑石墨套筒1,潤滑石墨套筒1設置在軌道7的上方,潤滑石墨套筒1內設置有石墨條2,石墨條2的下端與軌道7接觸,天車行走機構6移動時石墨條2的下端與軌道7摩擦,潤滑石墨套筒1潤滑石墨套筒1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也可以直接選擇為絕緣材料制成的潤滑石墨套筒1,傳統潤滑石墨套筒1多為金屬材料制成,而本系統中會應用到多個電極,因此采用金屬材料的潤滑石墨套筒1會對系統造成較大的影響;潤滑石墨套筒1內壁設置有電極A4,石墨條2的上端設置有移動電極3,移動電極3能夠跟隨石墨條2的上端進行移動,電極A4與石墨條2的下端電性連接,移動電極3與石墨條2的上端電性連接;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分別與電極A4、移動電極3電性連接。
[0034]其中:
[0035]石墨長度監測系統5的顯示裝置(數值顯示等)可以設置在天車駕駛室的儀表盤上,方便駕駛員及時了解石墨的長度情況。
[0036]石墨長度監測系統5可以選擇電流檢測裝置或者電阻檢測裝置。
[0037]當采用電流檢測裝置時則是利用石墨長度的變化導致電阻發生變化進而改變回路電流的大小,當石墨長度較長時,石墨的電阻較大,通過石墨的電流較??;當石墨長度較短時,石墨的電阻減小,通過石墨的電流較大。
[0038]采用電流檢測裝置的具體設置方式如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車軌道潤滑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包括天車軌道系統和石墨長度監測系統,所述天車軌道系統包括天車行走機構(6)和軌道(7),所述天車行走機構(6)上設置有潤滑石墨套筒(1),所述潤滑石墨套筒(1)設置在軌道(7)的上方,所述潤滑石墨套筒(1)內設置有石墨條(2),所述石墨條(2)的下端與軌道(7)接觸,所述天車行走機構(6)移動時石墨條(2)的下端與軌道(7)摩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石墨套筒(1)采用結構形式A、結構形式B中的一種結構形式:所述結構形式A的潤滑石墨套筒(1)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所述結構形式B的潤滑石墨套筒(1)為絕緣材料制成;所述潤滑石墨套筒(1)內壁設置有電極A(4),所述石墨條(2)的上端設置有移動電極(3),所述移動電極(3)能夠跟隨石墨條(2)的上端進行移動,所述電極A(4)與石墨條(2)的下端電性連接,所述移動電極(3)與石墨條(2)的上端電性連接;所述石墨長度監測系統(5)為電流檢測裝置、電阻檢測裝置中的一種,所述石墨長度監測系統分別與電極A(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愛民,葛邦晶,張禮根,楊勝利,張悅,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馬鋼和菱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