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引流管固定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引流管固定醫療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
。
技術介紹
[0002]在乳腺手術后,需在體內放置引流管將皮下積液及時引出,否則會造成感染,嚴重的導致膿腫局部破潰,致使病情加重,乳腺手術后引流是為將術區的滲血
、
淋巴液和膿等液體排出體外,從而有助于傷口恢復
。
[0003]目前的引流管通常是膠布將引流管粘貼在患者皮膚上,以此來對引流管進行固定,但大量的膠布粘貼在皮膚上,時間久了容易使粘貼處的皮膚出現瘙癢和發紅,而且當患者出汗時,在汗液的作用下,膠布會失去粘性,致使引流管松動,甚至脫落
。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能較好將引流管進行固定
。
[0005]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墊,所述固定墊上固定有兩個固定帶,固定帶上設置有用于將固定墊固定在患者身上的連接組件,固定墊上開設有上下相通的通孔,通孔處設置有用于限制引流管位移的限位環,限位環由若干個沿通孔中心處呈圓周陣列分布且相互獨立的硅膠片組成,固定墊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限位帶
。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帶活動端上的掛鉤,另一個固定帶的活動端上固定有與掛鉤相互扣接的排扣
。
[0007]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帶上開設有若干個透氣孔
。
[0008]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墊底部設置有敷料層,固定墊與敷料層之間設置有用于連接兩者的粘黏層
。
[0009]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帶底部固定有防滑條
。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術通過連接組件使兩個固定帶圍繞患者胸圍將固定墊固定在患者胸圍,再將引流管穿過固定墊上的限位環,通過限位環的若干個硅膠片對引流管進行限位,再通過限位帶對引流管進一步固定,從而將積液引流處體外,能較好的將引流管進行固定
。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中
A
?
A
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各部件名稱:
1、
固定墊
2、
限位環
3、
固定帶
4、
透氣孔
5、
掛鉤
6、
限位帶
7、
排扣
8、
粘黏層
9、
敷料層
。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
等同替換
、
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
[0016]實施例1[0017]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墊1,所述固定墊1上固定有兩個固定帶3,固定帶3上設置有用于將固定墊1固定在患者身上的連接組件,固定墊1的左右兩側均通過縫合或黏貼有固定帶3,固定帶3采用具有彈性材料制作而成,可采用氨綸布料或木代爾布料,其布料彈性上佳
、
柔軟親膚
、
透氣性好,能較好的提高患者舒適度,連接組件包括固定在其中一個固定帶3活動端上的第一毛面,另一個固定帶3的活動端上固定有與第一毛面相互黏貼的第一勾面,通過第一毛面和第一勾面,將固定墊1和固定帶3固定在患者,使用時,將固定墊1位于患處,兩個固定帶3一左一右圍繞患者胸圍纏繞一圈,固定帶3與患者皮膚緊緊相貼,再利用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將固定帶3和固定墊1固定在患者胸圍處;
[0018]固定墊1上開設有上下相通的通孔,通孔處設置有用于限制引流管位移的限位環2,限位環2由若干個沿通孔中心處呈圓周陣列分布且相互獨立的硅膠片組成,固定墊1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限位帶6,固定墊1中心處開設有上下相通的通孔,引流管的直徑尺寸小于通孔的直徑尺寸,通孔處黏貼有限位環2,限位環2的多個硅膠片沿通孔中心處呈圓周陣列分布,限位帶6的一端縫合在固定墊1頂部,限位帶6的另一端縫合有第二毛面,在固定墊1頂部縫合有與第二毛面相互黏貼的第二勾面,通過第二毛面與第二勾面將限位帶6固定在固定墊1上,硅膠材料具有柔韌性好
、
不容易變形
、
觸感舒適柔軟
、
易清洗
、
環保無毒的特點,硅膠片在自然狀態下呈現閉合狀態,引流管一端連接引流帶,另一端穿過限位環2插入通過患處插入患者體內,當引流管從硅膠片的中心處穿過時,引流管將多個硅膠片之間撐開,硅膠片部分緊貼在引流管的表面,對引流管起到一定的限位,且若干個硅膠片擠壓住引流管,更好的固定住引流管,且硅膠片柔軟,在限制引流管的情況下不會影響引流管對體內積液的正常引流,再通過限位帶6將穿過硅膠片的引流管固定在固定墊1上,進一步對引流管進行固定,然后再通過固定帶3將固定墊1固定在患者患處,將插入患處的引流管通過限位環2固定在患者身上,當患者翻身或出汗時,盡可能的避免了引流管的脫落;
[0019]如圖1所示,在固定帶3上開設有若干個透氣孔4,透氣孔4便于透氣,當患者出汗時,固定帶3與患者皮膚接觸的部位能通過透氣孔4更透氣,便于汗漬的蒸發,使患者使用更舒適;在固定帶3底部可設置防滑條,防滑條可增加固定帶3與患者皮膚之間的摩擦力,能更好的將固定帶3固定在患者皮膚上,避免其滑落,從而能更好的固定引流管
。
[0020]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將引流管穿過由若干個硅膠片組成的限位環2,再將引流管插入患者體內對體內的積液進行引流,利用連接組件將固定帶3一左一右圍繞患者胸圍纏繞一周,將固定墊1固定在患者胸圍處,限位環2的硅膠片對引流管進行限位,再通過限位帶6進一步固定引流管,能更好的將引流管進行固定,避免因患者出汗或翻身導致引流管脫落
。
[0021]實施例2[0022]本實施例將技術進一步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帶3活動端上的掛鉤5,另一個固定帶3的活動端上固定有與掛鉤5相互扣接的排扣7,一側固定
帶3的活動端上固定有一排掛鉤5,掛鉤5縫合在固定帶3活動端上,另一側固定帶3的活動端上縫合有若干排排扣7,通過掛鉤5與排扣7相互扣接將兩個固定帶3連接起來,可根據患者的胸圍大小,利用若干排排扣7調整固定帶3,使固定帶3更好的貼合在患者皮膚上,從而使其更好的將固定墊1和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身上
。
[0023]實施例3[0024]本實施例將技術進一步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所述固定墊1底部設置有敷料層9,固定墊1與敷料層9之間設置有用于連接兩者的粘黏層8,粘黏層8可為相互黏貼的第三勾面和第三毛面,第三勾面縫合在固定墊1底部,第三毛面縫合在敷料層9頂部,通過第三勾面和第三毛面將敷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引流管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墊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墊
(1)
上固定有兩個固定帶
(3)
,固定帶
(3)
上設置有用于將固定墊
(1)
固定在患者身上的連接組件,固定墊
(1)
上開設有上下相通的通孔,通孔處設置有用于限制引流管位移的限位環
(2)
,限位環
(2)
由若干個沿通孔中心處呈圓周陣列分布且相互獨立的硅膠片組成,固定墊
(1)
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限位帶
(6),
固定帶
(3)
上開設有若干個透氣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露,楊衛兵,孫小婕,
申請(專利權)人:王露,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