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口腔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口腔醫療器械領域
,
特別涉及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
。
技術介紹
[0002]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其中,錯頜畸形為人們廣泛關注
。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口腔正畸領域出現的數字化三維模型的建立及其測量分析軟件和
3D
打印技術結合,可快速還原實體模型,數字化三維模型可大大提高模型測量的速度,但是對于正畸初學者來說,掌握正畸模型的分析和測量是必不可少的階段,這對患者錯頜畸形的診斷與治療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
前牙覆蓋是指上頜切牙切緣到下頜切牙唇面的水平距離,反覆蓋是下頜切牙切端位于上頜前牙切端唇側的水平距離,多見于前牙反頜
。
深覆蓋影響面部美觀,嚴重者還會影響正常的口腔生理功能
。Spee
曲線即頜曲線的曲度,指的是雙側下頜牙弓矢狀頜曲線曲度,是連接切牙的切嵴
、
尖牙牙尖
、
前磨尖牙及磨牙頰尖構成的一條連續的凹向上的縱曲線,正常牙列該曲線的切牙段較平直,從尖牙向后經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遠中頰尖逐漸降低,然后第二
、
第三磨牙的頰尖又逐漸升高
。
一般測量方法是將直尺放置在下頜切牙切端與最后一個下頜磨牙的遠中頰尖上,測量該連線與牙齒頰尖連線最低點的垂直距離
。Spee
曲線是正畸診斷和治療計劃制定的重要參考指標
。
因此,覆蓋和
Spee
曲線的精確估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然而目前市面上現有測量
Spee
曲線和覆蓋的器械多是分開的,覆蓋測量裝置的定位板是固定的,不具有旋轉功能以適應前牙唇舌向變化,導致測量正畸模型的覆蓋值和
Spee
曲線曲度值不夠準確,不能在面對嚴重的深覆蓋和陡峭的
Spee
曲線時提供穩定的測量結果
。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
,
包括:裝置本體,覆蓋測量裝置,曲度測量裝置,阻尼轉軸,定位板,滑紐,裝置本體為長方體形狀,裝置本體正面為覆蓋測量裝置,反面為曲度測量裝置,所述裝置本體設有第一滑動軌道和第二滑動軌道,所述第一滑動軌道設置在裝置本體長邊的側邊,第二滑動軌道設置在裝置本體的中間并與第一滑動軌道相通,構成
T
字形的軌道組合體,所述本體裝置一端的末端設置阻尼轉軸,定位板通過阻尼轉軸連接在裝置本體上,所述覆蓋測量裝置兩邊均設有刻度線,兩排刻度線的中間位置,沿覆蓋測量裝置長邊設有直線導軌,所述曲度測量裝置設有第三滑動軌道,第三滑動軌道為長條形槽,其內部鏤空將曲度測量裝置上下兩面貫通連接,所述曲度測量裝置通過滑紐連接在裝置本體上
。
[0004]進一步,阻尼轉軸鑲嵌在裝置本體里并且阻尼轉軸的直徑包含在覆蓋測量裝置的刻度里
。
[0005]進一步,定位板可以沿著阻尼轉軸做
360
度旋轉
。
[0006]進一步,滑紐一端穿過第三滑動軌道連接曲度測量裝置,另一端連接在第一滑動軌道和第二滑動軌道構成的
T
字型軌道組合體中
。
[0007]進一步,滑紐在
T
字型軌道組合體以及第三滑動軌道可以移動調節
。
[0008]進一步,直線導軌位于覆蓋測量裝置的內部,并且其長度與兩邊的刻度相匹配
。
[0009]進一步,直線導軌里設置指針,指針可以沿著直線導軌移動
。
[0010]進一步,曲度測量裝置彎折的短邊與本體裝置寬邊的側面貼合,長度與裝置本體的厚度一致
。
[0011]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術采用以上設計,將測量前牙切端覆蓋測量裝置和
Spee
曲線曲度測量裝置結合為一個裝置,并且設有可以旋轉調節的定位板,以適應唇舌向的牙齒,從而保持測量主體相對水平,使得整個測量裝置測量的數值更加準確,并且在面對嚴重的深覆蓋和陡峭的
Spee
曲線時提供穩定的測量結果
。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的覆蓋測量裝置圖
[0014]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的曲度測量裝置圖
[0015]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的曲度測量裝置工作狀態俯視圖
[0016]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的曲度測量裝置工作狀態仰視圖
[0017]其中:1裝置本體
1.1
第一滑動軌道
1.2
第二滑動軌道2覆蓋測量裝置
2.1
指針
2.2
直線導軌3曲度測量裝置
3.1
第三滑動軌道4阻尼轉軸5定位板6滑紐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提出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
,
包括:裝置本體1,覆蓋測量裝置2,曲度測量裝置3,定位板5,裝置本體1為長方體形狀,為方便本領域測量,將其長設為
5cm
,寬
7mm
,裝置本體1設有第一滑動軌道
1.1
和第二滑動軌道
1.2
,其中,第一滑動軌道
1.1
設置在裝置本體1長邊的側邊,第二滑動軌道
1.2
設置在裝置本體1的中間并與第一滑動軌道
1.1
相通,構成
T
字形的軌道組合體
。
此外裝置本體1正面為覆蓋測量裝置2,覆蓋測量裝置2兩邊均設有刻度線,兩排刻度線的中間位置,沿覆蓋測量裝置2長邊設有直線導軌
2.2
,直線導軌
2.2
位于覆蓋測量裝置2的內部,并且其長度與兩邊的刻度相匹配,另外直線導軌
2.2
里設置指針
2.1
,指針
2.1
可以沿著直線導軌
2.2
移動,指針
2.1
所指的刻度即為覆蓋的數值,與覆蓋測量裝置2相對應的,裝置本體1反面為曲度測量裝置3,曲度測量裝置3為一側設有刻度線的
L
型尺,其彎折的短邊與裝置本體1寬邊的側面貼合,且長度與裝置本體1的厚度一致,曲度測量裝置3的長邊設有第三滑動軌道
3.1
,第三滑動軌道
3.1
為長條形槽,其內部鏤空將曲度測量裝置3上下兩面貫通連接
。
[0019]如圖3圖4所示,裝置本體1設置有阻尼轉軸4,定位板5以及滑紐6,其中阻尼轉軸4設置在裝置本體1另一端的末端與曲度測量裝置3相對,阻尼轉軸4鑲嵌在裝置本體1里并且阻尼轉軸4的直徑包含在覆蓋測量裝置2的刻度里,此外定位板5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
,
包括:裝置本體
(1)
,覆蓋測量裝置
(2)
,曲度測量裝置
(3)
,阻尼轉軸
(4)
,定位板
(5)
,滑紐
(6)
,裝置本體
(1)
正面為覆蓋測量裝置
(2)
,反面為曲度測量裝置
(3)
,其特征在于:裝置本體
(1)
設有第一滑動軌道
(1.1)
和第二滑動軌道
(1.2)
,所述第一滑動軌道
(1.1)
設置在裝置本體
(1)
長邊的側邊,第二滑動軌道
(1.2)
設置在裝置本體
(1)
的中間并與第一滑動軌道
(1.1)
相通,構成
T
字形的軌道組合體,所述裝置本體
(1)
一端的末端設置阻尼轉軸
(4)
,定位板
(5)
通過阻尼轉軸
(4)
連接在裝置本體
(1)
上,所述覆蓋測量裝置
(2)
兩邊均設有刻度線,兩排刻度線的中間位置,沿覆蓋測量裝置
(2)
長邊設有直線導軌
(2.2)
,所述曲度測量裝置
(3)
設有第三滑動軌道
(3.1)
,第三滑動軌道
(3.1)
為長條形槽,其內部鏤空將曲度測量裝置
(3)
上下兩面貫通連接,所述曲度測量裝置
(3)
通過滑紐
(6)
連接在裝置本體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正畸模型測量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璐,
申請(專利權)人:楊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