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活動板房制造,尤其是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
技術介紹
1、活動板房是一種臨時性建筑結構,在臨時辦公、工地現場辦公、災難救援等領域會經常采用,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快速搭建、經濟實惠等特點;所以活動板房的快速搭建是其存在的必要性之一。
2、但是活動板房在搭建過程中通常需要多人協作,由于活動板房的組裝和安裝需要進行多個步驟,包括搬運、固定連接和調整等操作,并且根據不同的板房類型,結構的復雜性和重量的不同,單個人難以獨自完成搭建工作;譬如,搭建活動板房開始需要進行大量的搬運工作,且板房的組成部分通常較重,需要多人共同搬運和定位,以確保板房的正確擺放和位置調整;當活動板房的搭建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連接和固定步驟的時候,需要多個工人們在搭建過程中互相配合,同時進行緊固螺栓、安裝支架、連接管道等操作,導致活動板房即便作為一種快速搭建的臨時設備,但是仍然因為初期搭建的問題,包括調整和校準,使得活動板房的安裝存在不便;現有的板房安裝提供折疊式板房,對于板房的安裝減少了一定的安裝繁瑣性,但是在板房整體重量的限制下,板房在安裝過程中仍然需要多人協同,并且需要大型起重機或者吊車來將重量進行撐起,從而人工實現安裝固定;整體來看,活動板房仍然需要多人和設備的介入,使得整體搭建的工作量偏大。
3、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對活動板房的實用性,以滿足更加廣泛的應用需求,于是,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活動板房由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包括墻板、充氣機構、鎖緊機構、輔助固定機構和防塵網。
3、所述墻板為矩形板,具有規則的長方形形狀,所述墻板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充氣機構,所述充氣機構的作用是通過氣體壓力將墻板從折疊狀態加壓撐起,通過氣體自身的布朗運動已實現雙向推動,從而使其展開并保持穩定,所述充氣機構利用氣體的壓力作用將所述墻板充氣并充實,使其具備足夠的剛性和支撐力;在所述充氣機構的內部,設有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的功能是根據所述墻板的狀態轉化氣體的壓強,從而對所述墻板進行鎖定,實現固定作用,所述鎖緊機構能夠根據所述墻板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鎖緊操作,以確保所述墻板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所述墻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機構,所述輔助固定機構與所述墻板緊密配合,起到協同作用,從而對所述墻板的垂直側進行自鎖性固定,所述輔助固定機構通過與所述墻板的結合,增加了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抗傾覆能力,同時確保所述墻板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生位移或松動。
4、所述墻板包括折疊墻面、頂板、門窗墻面和底板,所述折疊墻面是指由兩個相對的墻面組成,其面積大于所述門窗墻面;所述折疊墻面包括上墻面和下墻面,所述上墻面與所述頂板邊緣通過上軸鉸接連接,而所述下墻面與所述底板邊緣通過下軸鉸接連接,同時所述下墻面和所述上墻面通過所述轉動軸鉸接使得所述墻板可以進行轉動和折疊,所述折疊墻面內部設有活動腔,用于容納所述充氣機構;所述門窗墻面是指兩個相對的墻面,用于安裝門窗等開口部件,以此來保證通風和正常進出,所述門窗墻面的下端通過所述門窗軸與所述底板連接,從而保證所述門窗墻面可以在所述折疊墻面的折疊作用下被動轉動,經過所述門窗軸的轉動連接,實現所述門窗墻面的轉動,使其同樣能夠實現自固定;所述底板和所述頂板的尺寸相同,形成了整個板房的上下邊界。
5、在自固定板房未使用之前,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是互相重合的,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之間通過所述轉動軸鉸接并相連,所述門窗軸的作用下,所述下墻面和所述底板此時處于平行且貼合的狀態,由于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之間通過所述轉動軸轉動連接,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的大小設置為二分之一的所述底板,所以所述下墻面和所述底板貼合的時候,所述上墻面同樣在所述轉動軸的作用下,所述上墻面與外界接觸的一面與所述下墻面貼合,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貼合,最終帶動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之間的距離縮短,整個活動板房形成扁平的結構,空間盡可能壓縮,運送更加便捷。
6、所述充氣機構由上氣囊、下氣囊和連接囊組成,它們在墻板的內部起到支撐和加壓的作用,所述上氣囊固定連接在所述上墻面內部,所述下氣囊則固定連接在所述下墻面內部,而所述連接囊則與所述上氣囊和所述下氣囊相連通,并圍繞所述轉動軸布置;所述上氣囊通過其固定連接在上墻面內,提供兩側和向上的支撐力和加壓作用,所述下氣囊則通過其固定連接在下墻面內,向下和兩側提供支撐力和加壓作用,所述連接囊連接所述上氣囊和所述下氣囊,形成一個氣體通道,使氣體能夠在所述上氣囊和所述下氣囊之間流動;為了增加所述充氣機構的表面積和加強支撐效果,所述充氣機構的表面通常設置有凹凸紋樣,所述充氣機構表面的凹凸紋樣呈人字排列,通過這些人字排列的凹凸紋樣可以增加所述充氣機構與所述墻板的接觸面積以及摩擦力,從而提高支撐和穩定性能;所述下氣囊的下端設有充氣口,所述充氣口直徑為所述墻板厚度的三分之二,設計為三分之二的大小可以使得氣體可以足量進入的同時與所述墻板進行加壓配合,實現所述墻板的自固定,且所述充氣口用于向所述下氣囊注入氣體,通過所述充氣口,氣體可以進入所述下氣囊,使其充實并提供必要的壓力,進而通過氣體壓力將墻板從折疊狀態加壓撐起。
7、氣體從所述充氣口充氣之前,所述上氣囊和所述下氣囊為松垮狀態,所述上墻面與外界接觸面和與活動板房內接觸面由于所述充氣機構的泄氣狀態貼合,所述下墻面同樣貼合,當氣體充入所述下墻面的時候,所述下氣囊膨脹使得所述下墻面頂起,由于所述連接囊的作用,所述上氣囊同樣膨脹使得所述上墻面頂起,活動板房整體被頂起。
8、為了防止收回折疊的過程中,所述折疊墻面折疊位置的方向發生錯誤,或者彎折不能合理減少面積,設置所述上軸和所述下軸轉動幅度設置在0-90°,使得所述上墻面僅可向活動板房內彎折,同樣的所述下墻面僅可向活動板房內部彎折,所述上墻面和所述下墻面形成0-180°的彎折角度,從而滿足折疊的需求。
9、在所述門窗軸附近的充氣口一端,設置有輔助固定機構,以增加所述門窗墻面的自固定穩定性,所述輔助固定機構由轉動輪和嚙合輪組成,所述轉動輪固定連接在所述下軸的兩端,所述嚙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門窗軸的兩端,使得所述轉動輪與所述轉動軸之間實現呈錐形嚙合,從而滿足所述折疊墻面彎折固定的同時帶動所述門窗墻面的自固定;所述轉動輪可以提供門窗的旋轉和運動支持,而所述嚙合輪則使所述轉動輪與所述門窗軸之間形成緊密的連接。
10、所述充氣機構的材料為聚氨酯材料氣囊,聚氨酯是一種輕質材料,相對于其他材料(如金屬)來說,具有較低的密度,這使得聚氨酯氣囊具有較輕的重量,減少了整個系統的負荷,且聚氨酯材料的氣囊具有良好的彈性特性,可以有效地吸收沖擊,當氣囊受到外力沖擊時,聚氨酯可以迅速變形,吸收能量,從而實現板房對外環境的適應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包括墻板(1)和防塵網(5);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為矩形板,所述墻板(1)內部固定連接充氣機構(2),所述充氣機構(2)用于通過氣體壓力對所述墻板(1)進行雙向推動從而實現加壓撐起;所述充氣機構(2)的內部設置有鎖緊機構(3),所述鎖緊機構(3)用于根據所述墻板(1)的狀態轉化氣體的壓強從而對所述墻板(1)進行鎖定以實現固定;所述墻板(1)下端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機構(4),所述輔助固定機構(4)用于協同所述墻板(1)對所述墻板(1)垂直側進行自鎖性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包括折疊墻面(11)、頂板(12)、門窗墻面(13)和底板(14);所述折疊墻面(11)為兩面相對且面積大于所述門窗墻面(13)的墻體;所述折疊墻面(11)分為上墻面(111)和下墻面(112),所述上墻面(111)與所述頂板(12)邊緣通過上軸(15)鉸接,所述下墻面(112)和所述底板(14)邊緣通過下軸(16)鉸接,所述下墻面(112)與所述上墻面(111)通過轉動軸(17)鉸接;所述折疊墻面(11)內設置有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軸(15)和所述下軸(16)轉動幅度設置在0-90°,所述上墻面(111)和所述下墻面(112)與外界形成的角度范圍在0-18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機構(2)包括上氣囊(21)、下氣囊(22)和連接囊(23);所述上氣囊(21)固定連接在所述上墻面(111)內,所述下氣囊(22)固定連接在所述下墻面(112)內,所述連接囊(23)連通所述上氣囊(21)和所述下氣囊(22)并圍繞所述轉動軸(17)布置;所述充氣機構(2)表面設置有凹凸紋樣,所述充氣機構(2)表面的凹凸紋樣呈人字排列,所述下氣囊(22)下端設置有充氣口(221),所述充氣口(221)直徑為所述墻板(1)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充氣機構(2)的材料為聚氨酯材料氣囊,所述充氣機構(2)可承載力不低于1.5t。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門窗軸(19)近所述充氣口(221)一端設置有輔助固定機構(4),所述輔助固定機構(4)包括轉動輪(41)和嚙合輪(42),所述轉動輪(41)固定連接在所述下軸(16)的兩端,所述嚙合輪(42)固定連接在所述門窗軸(19)的兩端,所述轉動輪(41)和所述轉動軸(17)呈錐形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墻面(11)內部設置有鎖緊機構(3),所述鎖緊機構(3)包括外滑塊(31)、內滑塊(32)、彈簧(33)和T型槽(34);所述T型槽(34)設置在所述下墻面(112)內,所述T型槽(34)包括長通道(341)和短通道(342),所述短通道(342)連通所述上墻面(111)和所述下墻面(112),所述長通道(341)位于所述下墻面(112)內,所述外滑塊(31)位于長通道(341)內且近所述短通道(342)端為切面,所述內滑塊(32)一端為切面且與所述外滑塊(31)切面端垂直放置在短通道(342)內,所述內滑塊(32)切面與所述外滑塊(31)切面貼合;所述下氣囊(22)近所述鎖緊機構(3)處設置有柱形凸起(222),所述柱形凸起(222)內固定連接所述彈簧(33),所述彈簧(33)為拉伸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凸起(222)延伸至所述T型槽(34)內且與所述外滑塊(31)固定連接,所述內滑塊(32)重力與所述內滑塊(32)和所述短通道(342)之間的摩擦力比值為2: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外表面設置有防塵網(5),所述防塵網(5)網眼大小設置在0.5—5mm范圍內,所述防塵網(5)的密度設置在100g/m2-200g/m2之間,厚度設置在0.5mm—1.5mm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包括墻板(1)和防塵網(5);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為矩形板,所述墻板(1)內部固定連接充氣機構(2),所述充氣機構(2)用于通過氣體壓力對所述墻板(1)進行雙向推動從而實現加壓撐起;所述充氣機構(2)的內部設置有鎖緊機構(3),所述鎖緊機構(3)用于根據所述墻板(1)的狀態轉化氣體的壓強從而對所述墻板(1)進行鎖定以實現固定;所述墻板(1)下端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機構(4),所述輔助固定機構(4)用于協同所述墻板(1)對所述墻板(1)垂直側進行自鎖性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包括折疊墻面(11)、頂板(12)、門窗墻面(13)和底板(14);所述折疊墻面(11)為兩面相對且面積大于所述門窗墻面(13)的墻體;所述折疊墻面(11)分為上墻面(111)和下墻面(112),所述上墻面(111)與所述頂板(12)邊緣通過上軸(15)鉸接,所述下墻面(112)和所述底板(14)邊緣通過下軸(16)鉸接,所述下墻面(112)與所述上墻面(111)通過轉動軸(17)鉸接;所述折疊墻面(11)內設置有活動腔(18);所述門窗墻面(13)為兩面相對的墻面,所述門窗墻面(13)下端通過門窗軸(19)與所述底板(14)轉動連接,所述底板(14)和所述頂板(12)大小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軸(15)和所述下軸(16)轉動幅度設置在0-90°,所述上墻面(111)和所述下墻面(112)與外界形成的角度范圍在0-18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固定活動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機構(2)包括上氣囊(21)、下氣囊(22)和連接囊(23);所述上氣囊(21)固定連接在所述上墻面(111)內,所述下氣囊(22)固定連接在所述下墻面(112)內,所述連接囊(23)連通所述上氣囊(21)和所述下氣囊(22)并圍繞所述轉動軸(17)布置;所述充氣機構(2)表面設置有凹凸紋樣,所述充氣機構(2)表面的凹凸紋樣呈人字排列,所述下氣囊(22)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