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拋丸機下料,具體為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
技術介紹
1、拋丸機是指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鑄造設備。拋丸機能同時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區在口頭上也稱打砂機、噴砂機。按彈丸材料的顆粒形狀分為圓形,棱角形和柱形三種基本形狀。拋丸清理所用的彈丸較好是圓形的,其次是柱形的;金屬表面為了噴漆作拋丸除銹及剝蝕預處理時,用硬度稍高的棱角形的;金屬表面噴丸強化及成形時,較好采用園形的。園形的有:白口鑄鐵丸、脫碳可鍛鑄鐵丸、可鍛鑄鐵丸、鑄鋼丸。棱角形的有:白口鑄鐵砂,鑄鋼砂。柱形的有:鋼絲切丸。
2、但是,現有技術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不足:傳統的拋丸機在使用時只能夠使用同一種彈丸,當需要使用不同形狀的彈丸對不同批次的金屬工件進行不同的處理時,需要將內部的彈丸取出后,再更換不同的彈丸,較為浪費時間,不方便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具有能夠快速更換不同彈丸的優點。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包括儲料筒、plc控制器、電機、主動齒輪、傳動齒、活動蓋、料管、分離器料斗、出料斗、外出料管、軸承一、y形分隔板、內出料管和電磁閥,所述儲料筒豎直設置,且儲料筒的頂部開口,所述儲料筒內部豎直設置有y形分隔板,且y形分隔板將儲料筒內部的空間三等分,所述儲料筒的底部設置有三個與儲料筒內部三等分空間一一對應的電磁閥,所述電
3、進一步的,所述活動蓋的下端內側通過軸承二與儲料筒的上端轉動連接,軸承二起到方便活動蓋沿著儲料筒轉動的作用。
4、進一步的,所述出料斗為半球形,半球形的出料斗方便彈丸進入到內部后,彈丸可以運動到出料斗內部的下方,方便彈丸的出料。
5、進一步的,所述料管為硬質管,所述活動蓋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支撐柱,且支撐柱的頂端與料管固定連接,硬質的料管可以避免料管纏繞在一起,支撐柱可以對料管進行支撐,增強料管的穩定性。
6、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輸入端連接,且該減速器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主動齒輪,減速器可以對電機輸出的動力進行減速,避免主動齒輪帶動活動蓋轉動過快。
7、進一步的,所述儲料筒的外部通過水平設置的電機支撐板與電機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plc控制器設置在電機支撐板的下表面,電機支撐板起到支撐電機和plc控制器的作用。
8、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經過實際應用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技術利用電磁閥與y形分隔板的配合,可以分別更換不同形狀的彈丸對不同批次的金屬工件進行不同的表面處理,同時利用電機、活動蓋、料管和分離器料斗之間的配合,能夠將當前所使用的彈丸能夠回到儲料筒中相對應的空間中存儲,無需人工更換彈丸,便可對不同批次的金屬進行不同的表面處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節約了人力物力。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筒(1)、PLC控制器(3)、電機(4)、主動齒輪(5)、傳動齒(6)、活動蓋(7)、料管(9)、分離器料斗(10)、出料斗(11)、外出料管(12)、軸承一(13)、Y形分隔板(15)、內出料管(16)和電磁閥(17),所述儲料筒(1)豎直設置,且儲料筒(1)的頂部開口,所述儲料筒(1)內部豎直設置有Y形分隔板(15),且Y形分隔板(15)將儲料筒(1)內部的空間三等分,所述儲料筒(1)的底部設置有三個與儲料筒(1)內部三等分空間一一對應的電磁閥(17),所述電磁閥(17)與儲料筒(1)內部連接相通,所述電磁閥(17)下端設置有內出料管(16),所述儲料筒(1)底部設置有出料斗(11),所述出料斗(11)下端設置有外出料管(12),且外出料管(12)與出料斗(11)內部連接相通,所述儲料筒(1)的外部豎直設置有電機(4),所述電機(4)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5),所述儲料筒(1)的外部設置有PLC控制器(3),所述儲料筒(1)的頂部開口處活動設置有活動蓋(7),所述活動蓋(7)外側一周等角度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傳動齒(6),且傳動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蓋(7)的下端內側通過軸承二(14)與儲料筒(1)的上端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11)為半球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9)為硬質管,所述活動蓋(7)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支撐柱(8),且支撐柱(8)的頂端與料管(9)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4)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輸入端連接,且該減速器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主動齒輪(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筒(1)的外部通過水平設置的電機支撐板(2)與電機(4)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PLC控制器(3)設置在電機支撐板(2)的下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拋丸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筒(1)、plc控制器(3)、電機(4)、主動齒輪(5)、傳動齒(6)、活動蓋(7)、料管(9)、分離器料斗(10)、出料斗(11)、外出料管(12)、軸承一(13)、y形分隔板(15)、內出料管(16)和電磁閥(17),所述儲料筒(1)豎直設置,且儲料筒(1)的頂部開口,所述儲料筒(1)內部豎直設置有y形分隔板(15),且y形分隔板(15)將儲料筒(1)內部的空間三等分,所述儲料筒(1)的底部設置有三個與儲料筒(1)內部三等分空間一一對應的電磁閥(17),所述電磁閥(17)與儲料筒(1)內部連接相通,所述電磁閥(17)下端設置有內出料管(16),所述儲料筒(1)底部設置有出料斗(11),所述出料斗(11)下端設置有外出料管(12),且外出料管(12)與出料斗(11)內部連接相通,所述儲料筒(1)的外部豎直設置有電機(4),所述電機(4)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5),所述儲料筒(1)的外部設置有plc控制器(3),所述儲料筒(1)的頂部開口處活動設置有活動蓋(7),所述活動蓋(7)外側一周等角度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傳動齒(6),且傳動齒(6)與主動齒輪(5)相互嚙合,所述活動蓋(7)上方設置有分離器料斗(10),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小團,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譽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