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垃圾滲濾液處理,尤其是涉及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1、受到我國居民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我國垃圾含水量,遠高于發達國家。我國城鎮垃圾滲濾液產生率為40%,農村垃圾滲濾液產生率50%。為了便于垃圾運輸,垃圾轉運站有時會采用壓縮設備將生活垃圾進行壓縮,水分就從垃圾中被擠壓出來了,產生了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為保持垃圾中轉站的清潔,必然要對中轉站地面進行適當的清洗,這部分洗刷水混合垃圾滲濾液也變成了較高濃度的污水。因此垃圾滲濾液處理通常會用物化法、生物法、膜處理工藝、高級氧化法等多種工藝組合,逐層凈化,進而達到我國要求的滲濾液排放標準。
2、現有技術中,傳統垃圾中轉站滲濾液主要處理方法為物化+沉淀+兩級ambr(anaerobicmembranebiologicalreactor,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缺點在于前期投資和后期運維成本較大,單一的厭氧處理好氧菌很難與滲濾液好氧反應;單一的使用mabr(membraneaerationbioreactor,曝氣膜生物反應器)也很難處理厭氧菌與滲濾液之間的厭氧反應;其次,物化段工藝多為隔段式設計,根據滲濾液的特點,分為脫色,中和,助凝,絮凝進行藥劑投加,為了滲濾液和藥劑的充分反應,需要大型攪拌機對污水和藥劑進行充分攪拌且對轉速有一定的要求,不僅增加了整個裝置的體積,在狹小的空間內無法使用,還在提高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1、技術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反應效果好、成本低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
2、技術方案:本技術所述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垃圾滲濾液混合器、厭氧膜生物反應器;所述垃圾滲濾液混合器為混合管廊,混合管廊上設有加藥口;混合管廊與厭氧膜生物反應器之間還設有曝氣膜生物反應器。
3、其中,所述加藥口包括從下至上間隔設置的第一加藥口、第二加藥口、第三加藥口以及第四加藥口。
4、其中,所述曝氣膜生物反應器的膜腔連接曝氣系統。
5、其中,所述曝氣系統設置于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的底部。
6、其中,所述曝氣膜生物反應器和厭氧膜生物反應器至少設有一組。
7、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使用混合管廊代替大型的混合液攪拌設備,在保證垃圾滲濾液和藥劑充分混合的同時,還減小了整個裝置的體積,節約了裝置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其次,通過一級曝氣膜生物反應器結合一級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的生化工藝代替兩級厭氧膜生物反應器可以大大降低能耗,節約設備投資成本,一級曝氣膜生物反應器還可以承受更大的負荷沖擊,減輕了對膜帶來的污染,大大縮短了水力停留時間,減少了設備體積,達到同樣的處理效果,曝氣量減少原先的50%,且無需頻繁進行藥劑清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垃圾滲濾液混合器、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滲濾液混合器為混合管廊(11),混合管廊(11)上設有加藥口;混合管廊(11)與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之間還設有曝氣膜生物反應器(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口包括從下至上間隔設置的第一加藥口(2)、第二加藥口(3)、第三加藥口(4)以及第四加藥口(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膜生物反應器(10)的膜腔(7)連接曝氣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系統設置于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的底部(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膜生物反應器(10)和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至少設有一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垃圾滲濾液混合器、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滲濾液混合器為混合管廊(11),混合管廊(11)上設有加藥口;混合管廊(11)與厭氧膜生物反應器(8)之間還設有曝氣膜生物反應器(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口包括從下至上間隔設置的第一加藥口(2)、第二加藥口(3)、第三加藥口(4)以及第四加藥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保昌,徐宗柳,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瑞潔特膜分離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