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傳動軸加工,具體說是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
技術介紹
1、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是一套傳動軸加工的設備和工具組合,這個系統通常包括以下主要組成部分:1)粗加工設備:主要包括車床或其他切削機械的加工,去除多余的材料,使其接近最終形狀;2)熱處理設備:在加工之后,傳動軸經過熱處理;主要包含淬火、回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工藝,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熱處理,以獲得所需的材料性能;3)精密加工設備:在熱處理之后,對傳動軸進行精密加工,例如銑床、鉆床、滾齒機等,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尺寸和幾何形狀;4)表面處理設備:包括鍍鉻、磨削、磨齒等工藝,改善傳動軸的表面質量和潤滑性能,以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壽命。
2、傳動軸在各設備之間的轉移輸送一般是通過輸送機來實現,傳動軸會由輸送機上的傳送帶帶動下運往各設備進行加工處理;輸送機屬于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的一部分;在進行熱處理后的傳動軸運輸至精密加工工位的過程中,分開放置運輸是一個常見的做法。這是為了避免傳動軸之間的相互碰撞和損壞。
3、現有的分開放置運輸方式是將多個傳動軸放置在一個多放置位的放置架的托板上;為了方便工人從放置架的上下兩個托板之間對傳動軸進行拿放,一般會在放置架的上下相鄰兩個托板之間預留較大的操作間隙,而在單次傳動軸運輸體量較大的情況下,放置架在多層托板上下堆疊下較高,較高且裝有傳動軸的放置架在輸送機上的傳送帶上造成劇烈的晃動,使得放置架上承載的傳動軸在放置位內部來回晃動造成損傷,甚至從放置位移出跌落。
4、鑒于此,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本專利技術通過多個上下活動的托板以及相鄰托板之間連接的復位彈簧配合,使得多個托板在裝載工件后會依次下移,降低放置架在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的重心,從而使得工件被傳送的更加穩定,同時托板上的工件會在上下兩個托板相互靠近后被限位,使得工件在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移動過程中不會從放置架上跌落。
2、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包括由輸送機輸送并依次連接的粗加工設備、熱處理設備、精密加工設備以及表面處理設備;所述輸送機用于輸送裝載工件的放置架;
3、所述放置架包括托板以及托板拐角上下貫穿且滑動連接的滑桿;所述托板為多個,且上下分布設置;所述滑桿靠下一端與最下方的托板固連;相鄰托板相互靠近一面通過復位彈簧連接;所述復位彈簧套設在對應的滑桿外壁;相鄰托板相互靠近一面且靠近復位彈簧的位置設置有供復位彈簧避讓的避讓槽;多個復位彈簧的彈力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復位彈簧的彈力等于上方空載托板的總重;多個所述托板在裝載工件的情況下下移堆疊放置。
4、優選的,相鄰托板相互靠近的一面設置有多個放置位;上方托板下表面的放置位與下方托板上表面的放置位一一對應;所述放置位為長條形,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放置位為截面為半圓柱形的槽;所述放置位用于裝載工件;上方托板上表面的放置位在裝載工件后下移,使得上方托板下表面的放置位與下方托板上表面的放置位蓋合。
5、優選的,所述放置位的弧形內壁傾斜對稱設置有兩個夾持槽;所述夾持槽為條形,沿著放置位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夾持槽內滑動連接著夾持條;所述夾持條與所述夾持槽槽底之間通過第二彈簧連接;所述夾持條的初始狀態下靠近放置位的開口設置。
6、優選的,所述放置位的弧形內壁最深處位置設置有條形的夾持囊;所述夾持條與對應的夾持槽滑動密封連接;所述夾持槽槽底與所述夾持囊內側通過第一氣孔連通;所述夾持條受壓會擠壓夾持槽內的氣體進入夾持囊內側。
7、優選的,所述托板上表面放置位內的兩個夾持條端面呈倒八字形設置;所述托板下表面放置位內的兩個夾持條端面呈正八字形設置。
8、優選的,所述托板上表面放置位內的其中一個夾持條端面設置有第一推囊;所述第一推囊沿著夾持條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托板下表面放置位內的其中一個夾持條端面設置有第二推囊;所述第一推囊與第二推囊內部與對應的夾持槽之間通過第二氣孔連通;所述第一推囊與第二推囊關于工件中心對稱;所述第一推囊與第二推囊在膨脹過程中能夠沿著工件的切向推動工件轉動。
9、優選的,所述托板遠離滑桿的拐角位置上下貫穿滑動連接著鎖定桿;所述鎖定桿靠下一端與最下方的托板轉動連接;最上方的所述托板上下貫穿設置有鎖槽;所述鎖槽與托板貫穿鎖定桿位置連通;所述鎖定桿外壁固連著鎖塊;所述鎖塊在滑桿轉動后與鎖槽位置對應;所述鎖塊能夠在最上方的托板下移后位于最上方托板上表面;最下方與最上方之間的托板貫穿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俯視投影下覆蓋鎖塊;所述鎖塊能夠穿過通孔。
10、優選的,所述鎖定桿靠下一端與最下方的托板通過扭簧轉動連接;所述鎖定桿上的鎖塊在扭簧作用下與鎖槽位置錯開。
11、優選的,最上方的所述托板下表面設置有圓柱槽;所述圓柱槽中心軸與鎖定桿中心軸重合;所述貫穿槽在俯視投影下覆蓋鎖槽;所述圓柱槽槽底隨著遠離鎖槽朝下傾斜。
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專利技術通過多個上下活動的托板以及相鄰托板之間連接的復位彈簧配合,使得多個托板在裝載工件后會依次下移,降低放置架在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的重心,從而使得工件被傳送的更加穩定,同時托板上的工件會在上下兩個托板相互靠近后被限位,使得工件在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移動過程中不會從放置架上跌落。
14、本專利技術中第二托板下移靠近第一托板繼續運動后,第二托板下表面放置位內的夾持囊以及第一托板上表面放置位內的夾持囊隨后膨脹,工件的上下兩個夾持囊膨脹后會填充工件的與放置位之間的間隙,對于一些不同直徑的同一根工件而言,工件被夾持條夾持的位置為工件較大的直徑,如此在兩個夾持囊膨脹填充工件較小直徑的外壁與放置位之間的間隙,使得工件較小直徑的外壁也能夠被夾持,進而提高工件在上下兩個放置位蓋合后被夾持的穩定性。
15、本專利技術通過鎖塊對最上方的托板鎖定,使得放置架上的多個托板能夠被鎖定,進一步提高多個托板裝置工件在輸送機上運輸的穩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包括由輸送機輸送并依次連接的粗加工設備、熱處理設備、精密加工設備以及表面處理設備;所述輸送機用于輸送裝載工件的放置架(12);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相鄰托板(1)相互靠近的一面設置有多個放置位(17);上方托板(1)下表面的放置位(17)與下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一一對應;所述放置位(17)為長條形,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放置位(17)用于裝載工件;上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在裝載工件后下移,使得上方托板(1)下表面的放置位(17)與下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蓋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位(17)的弧形內壁傾斜對稱設置有兩個夾持槽(13);所述夾持槽(13)為條形,沿著放置位(17)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夾持槽(13)內滑動連接著夾持條(4);所述夾持條(4)與所述夾持槽(13)槽底之間通過第二彈簧(41)連接;所述夾持條(4)的初始狀態下靠近放置位(17)的開口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上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兩個夾持條(4)端面呈倒八字形設置;所述托板(1)下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兩個夾持條(4)端面呈正八字形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上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其中一個夾持條(4)端面設置有第一推囊(42);所述第一推囊(42)沿著夾持條(4)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托板(1)下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其中一個夾持條(4)端面設置有第二推囊(43);所述第一推囊(42)與第二推囊(43)內部與對應的夾持槽(13)之間通過第二氣孔(44)連通;所述第一推囊(42)與第二推囊(43)關于工件中心對稱;所述第一推囊(42)與第二推囊(43)在膨脹過程中能夠沿著工件的切向推動工件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遠離滑桿(2)的拐角位置上下貫穿滑動連接著鎖定桿(6);所述鎖定桿(6)靠下一端與最下方的托板(1)轉動連接;最上方的所述托板(1)上下貫穿設置有鎖槽(14);所述鎖槽(14)與托板(1)貫穿鎖定桿(6)位置連通;所述鎖定桿(6)外壁固連著鎖塊(61);所述鎖塊(61)在滑桿(2)轉動后與鎖槽(14)位置對應;所述鎖塊(61)能夠在最上方的托板(1)下移后位于最上方托板(1)上表面;最下方與最上方之間的托板(1)貫穿設置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在俯視投影下覆蓋鎖塊(61);所述鎖塊(61)能夠穿過通孔(1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桿(6)靠下一端與最下方的托板(1)通過扭簧(62)轉動連接;所述鎖定桿(6)上的鎖塊(61)在扭簧(62)作用下與鎖槽(14)位置錯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所述托板(1)下表面設置有圓柱槽(16);所述圓柱槽(16)中心軸與鎖定桿(6)中心軸重合;所述貫穿槽在俯視投影下覆蓋鎖槽(14);所述圓柱槽(16)槽底隨著遠離鎖槽(14)朝下傾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包括由輸送機輸送并依次連接的粗加工設備、熱處理設備、精密加工設備以及表面處理設備;所述輸送機用于輸送裝載工件的放置架(12);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相鄰托板(1)相互靠近的一面設置有多個放置位(17);上方托板(1)下表面的放置位(17)與下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一一對應;所述放置位(17)為長條形,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放置位(17)用于裝載工件;上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在裝載工件后下移,使得上方托板(1)下表面的放置位(17)與下方托板(1)上表面的放置位(17)蓋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位(17)的弧形內壁傾斜對稱設置有兩個夾持槽(13);所述夾持槽(13)為條形,沿著放置位(17)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夾持槽(13)內滑動連接著夾持條(4);所述夾持條(4)與所述夾持槽(13)槽底之間通過第二彈簧(41)連接;所述夾持條(4)的初始狀態下靠近放置位(17)的開口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位(17)的弧形內壁最深處位置設置有條形的夾持囊(5);所述夾持條(4)與對應的夾持槽(13)滑動密封連接;所述夾持槽(13)槽底與所述夾持囊(5)內側通過第一氣孔(51)連通;所述夾持條(4)受壓會擠壓夾持槽(13)內的氣體進入夾持囊(5)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上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兩個夾持條(4)端面呈倒八字形設置;所述托板(1)下表面放置位(17)內的兩個夾持條(4)端面呈正八字形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傳動軸機械加工系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賢威,馬忠洗,劉權,潘艷,朱帥,
申請(專利權)人:蚌埠邦威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